搜索到3725篇“ 腰椎间盘摘除术“的相关文章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愈率与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如皋新姚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0例,腰椎椎板减压手术)与研究组(50例,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个月腰部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腰椎曲度、腰骨倾斜角及腰椎前凸角度均变大,且研究组均大于参照组;JOA评分、SF-36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O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腰椎椎板减压手术,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减轻活动障碍程度,缓解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
- 吴志强章春明陈小候缪晓金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如皋新姚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PELD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h炎症因子水平,术前、术后15d腰椎功能,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12~24h,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同时间点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24h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15 d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量表中体征、症状、活动能力及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过程中,应用PELD治疗的创伤较小,不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还能缓解术后疼痛,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改善其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吴志强章春明陈小候缪晓金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腰椎功能
- 九味羌活通络汤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九味羌活通络汤对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后发生肠道菌群失衡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值及双歧杆菌属/肠杆菌科(B/E)值、菌群失衡分级、胃肠功能、生活质量、肠黏膜屏障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疼痛及腰椎功能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双歧杆菌、类杆菌、小梭菌和乳杆菌数量及B/E值显著增加,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观察组在这些指标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失衡分级Ⅲ级患者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Ⅰ级+正常患者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Ⅰ级+正常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功能各项评分、VAS、ODI评分、D-乳酸、DAO、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和JOA评分在治疗后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P<0.05)。结论:九味羌活通络汤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有效降低炎症和疼痛反应,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关雨晴王福育李德魁陈江李遵旺秦佳齐杨嘉玉
- 关键词: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T淋巴细胞亚群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观察组实施UBED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疗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 羽天继岑文广杨启灿钟里军陆炜光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4例报道
- 2024年
- 因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引起术中、术后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腰椎微创手术并发症,国内目前仅见个案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4例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行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类脊髓高压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颈部突发且较为严重的疼痛、胸口憋闷感、耳鸣等,还可表现为极度烦躁、濒死感,逐渐出现患肢向健肢进展性麻木、腹胀、颅内压增高,或出现血压骤升、心率加快等体征。充分认识类脊髓高压综合征,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预防该并发症。
- 谭黄圣赖居易冯华龙蓝志明付远飞孙志涛王建何升华
- 腰腿痛宁胶囊改善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腰腿痛宁胶囊治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TED)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PTED术后残余症状提供临床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9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临床医院...
- 刘斌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新型高仿真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模拟培训系统的效度研究
- 冯磊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 2024年
-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分,平均8.1分。红细胞沉降率(ESR)17~114 mm/h,平均54.4 mm/h,C反应蛋白(CRP)8~151 mg/L,平均56.5 mg/L。MRI均提示术区椎间隙炎症信号改变。PELD术后2~17 d(平均9.5 d)确诊SSI。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例,敏感抗生素7例),其中8例联合手术,包括经皮内镜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4例,后路病灶清除2例,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2例。结果随访14~75个月(平均36.8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PELD术后SSI以发病急、再发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炎性指标升高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特点,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辅以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 陈荣彬潘艺之陈文创鲁尧张劲新吴钊钿李勇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部位感染
-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青年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康复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中青年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相关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复查的125例PELD中青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分析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15%(125/130)。PELD中青年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30.11±8.15)分,其中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为(10.67±3.45),条目均分(2.88±1.12)分;认知症状管理实践维度得分为(12.56±4.20)分,条目均分(3.09±0.69)分;与医生的沟通维度总评分为(6.88±2.80)分,条目均分(3.23±0.9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况、医疗付费方式、社会支持是PELD中青年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为PELD中青年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PELD中青年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下等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应多关注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月收入较低的患者,同时利用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 刘仕平连学辉肖红利金传述张莉
- 关键词:中青年康复质量
- 建立与验证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
- 陈益锋
相关作者
- 田世杰

- 作品数:5被引量:15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 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镜
- 杨煦

- 作品数:6被引量:166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 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镜
- 刘德隆

- 作品数:17被引量:2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 研究主题:颈脊髓损伤 腰椎 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 孙红振

- 作品数:176被引量:702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救治 关节成形术 脊髓损伤 严重多发伤 人工关节
- 杜全印

- 作品数:314被引量:959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救治 人工关节 脊髓损伤 股骨颈骨折 严重多发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