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篇“ 腧穴特异性“的相关文章
- 基于“体表-内脏”相关探讨针刺调节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膀胱功能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从“体表-内脏”相关角度探讨针刺调节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大鼠膀胱功能的腧穴特异性。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次髎组、三阴交组、委中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均使用0.5%乙酸溶液膀胱灌注建立OAB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干预,其余三组进行相应穴位的针刺干预,约30min,针刺后通过尿动力学检测,观察针刺前后各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的相应指标变化以及组间比较的差异。结果①干预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缩短(P<0.01),最大逼尿肌收缩压降低(P<0.01),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模型组与其他三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中/次髎组、三阴交组、委中组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延长(P<0.01),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升高(P<0.01),收缩后膀胱内压下降(P<0.01);中/次髎组与三阴交组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委中组基础膀胱压无明显差异(P>0.05)。③与委中组比较,中/次髎组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延长(P<0.01),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三阴交组膀胱收缩时间延长(P<0.01),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④与三阴交组比较,中/次髎组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膀胱同神经节段近端腧穴中/次髎、远端腧穴三阴交、近神经节段腧穴委中三穴均可调节OAB大鼠膀胱功能,其中膀胱同神经节段近端腧穴中/次髎更为显著,这可能与其位于膀胱同神经节段近端密切相关。
- 张荣蔡雨若郑宇皓杨硕莫倩
- 关键词:针刺穴位特异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功能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选穴规律研究及腧穴特异性观察
- 郑惠丹
- 腧穴特异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2023年
- 本研究从单穴fMRI研究、腧穴配伍效应机制研究、真假穴及真假刺fMRI研究、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研究、针刺后效应fMRI研究、针刺治病机制fMRI研究、针刺fMRI影响因素、灸法效应fMRI研究与动物实验fMRI研究9个方面对近20年关于腧穴特异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及实验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以为研究针刺中枢机制提供可视化的影像学依据,同时为临床取穴提供指导。通过归纳总结认识到fMRI技术存在自身优势的同时,尚有诸多不足,今后临床试验设计应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
- 王浩然王从安贾红玲
- 关键词:腧穴特异性
- 基于腧穴能量特征的原发性痛经腧穴特异性研究
- 目的:以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技术(Infraredthermographytechnology,IRT)、超微弱发光(Ultraweakphotonemission,UPE)技术观察患者的...
- 刘人铭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红外热成像技术腧穴特异性临床疗效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电针干预慢性结肠炎大鼠的腧穴特异性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穴对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效应差异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大肠俞组、足三里组、上巨虚组,每组各10只,采用免疫致敏法结合局部刺激制备慢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腧穴组于造模结束后行电针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50 Hz,电流强度2 mA,每日1次,20 min/d。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损伤情况;ELSA检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23、IL-17、IL-10水平;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较差,结肠黏膜受损严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IL-23、IL-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腧穴电针干预组大鼠病理切片显示,结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均明显改善,血清中IL-23、IL-17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肠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各腧穴组间相比,上巨虚组结肠黏膜各层恢复程度更接近正常组,疗效相对最好,上巨虚组与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组比较,其血清中IL-23、IL-17水平明显偏低(P<0.05),IL-10表达水平明显偏高(P<0.01);结肠组织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穴均可缓解慢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及炎症反应;其中,上巨虚对慢性结肠炎治疗的总体效应优于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 唐坤鹏吕嘉琪文坛张春青马梦娜任华山闫丽萍
- 关键词:电针慢性结肠炎腧穴特异性
- 电针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急性结肠炎症大鼠的腧穴特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电针不同腧穴对急性结肠炎症模型大鼠细胞焦亡通路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不同腧穴对急性结肠炎症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各电针干预组(分别为天枢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大肠俞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冰乙酸灌肠法造模。给予各电针干预组电针治疗3 d,每天1次,留针20 min。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NLRP3在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阳性表达;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Wse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结肠中NLRP3、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电针干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均下降(P<0.05);足三里组与天枢组、大肠俞组、上巨虚组相比,IL-1β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组NLRP3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电针干预组中Caspase-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急性结肠炎症模型大鼠,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来改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达到促进炎症修复的目的;电针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对急性结肠炎症大鼠均有所改善,电针足三里在降低NLRP3蛋白表达、抑制Caspase-1的表达及降低IL-1β的含量方面较其他电针干预组可能更为显著。
- 文坛张二帅张春青孙佳姿唐坤鹏闫丽萍杨万里
- 关键词:电针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艾灸治疗KOA大鼠的腧穴特异性功效研究
- 目的: 本研究以腧穴功效具有特异性为主线,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为对象,代谢组学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足底机械刺激痛阈(MWT),番红固绿染色,国际骨关节炎学会(OARSI)软骨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关节...
- 李明静
- 关键词:艾灸疗法足三里阳陵泉
- 基于朝医四象体质的经络腧穴特异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东医寿世保元》有言:"针穴亦有太少阴阳人应用之穴而必有升降缓速之妙。"[1]由于体质的差异导致经络腧穴功能活动的差异,所以辨识体质关联腧穴是传统医学"防未病、治已病"的前提。以体质为基础,将针刺效应、腧穴特异性、腧穴温度作为主线,解析四象体质与腧穴的内在关联,为朝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姜金龙金丽燕金春玉
- 关键词:朝医四象医学经络腧穴
- 基于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的改变探讨腧穴特异性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改变,研究病理状态下,不同腧穴的功能态属性,探讨腧穴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Sense美国)检测了5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54例正常人中极穴、巨阙穴、足三里、劳宫穴、曲泉穴红外热像图,并用分析软件得到相关温度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极穴、左右曲泉穴温度值较正常人相应腧穴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巨阙穴温度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双侧足三里、劳宫穴温度值与正常人相应同侧腧穴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巨阙穴、足三里、劳宫穴温度值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改变,而与其病症相关腧穴—中极穴、曲泉穴温度值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提示相同经络不同腧穴及不同经络上的腧穴对脏腑疾病的反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黄建华冯鑫鑫陈雷张奕马桂芝应荐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皮肤温度红外热像穴位特异性
- 基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的改变探讨腧穴特异性1
-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改变,研究病理状态下,不同腧穴的功能态属性,探讨腧穴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Sense美国)检测了...
- 黄健华冯鑫鑫陈雷张奕马桂芝应荐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皮肤温度红外热像穴位特异性
相关作者
- 程凯

- 作品数:306被引量:76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穴位 电针 腧穴 三阴交 三阴交穴
- 赖新生

- 作品数:408被引量:3,643H指数:3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血管性痴呆 针刺 电针 针法
- 常小荣

- 作品数:886被引量:5,445H指数:37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艾灸 针刺 针灸 隔药饼灸 灸法
- 严洁

- 作品数:364被引量:3,053H指数:3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电针 足阳明经穴 足阳明经 内关
- 张露芬

- 作品数:279被引量:2,106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电针 痛经 逆灸 痛经大鼠 关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