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篇“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相关文章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海绵状血管瘤是从血管内皮衍生而来,最常见于犬,常呈单个生长,有的呈多个生长,能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通常发生在犬的腿、腹侧、颈、脸和眼睑的皮肤或皮下[1],发生在内脏器官中少见,特别是发生在脾脏中的未见报道,
毛爱国张垚徐陶杜晓鹏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脾脏切除脾脏肿瘤结节型病例报告自发性破裂
一例脾脏海绵状血管瘤自发破裂大出血的抢救配合
脾动脉血管瘤在临床上属少见疾病。某院收治了一例脾动脉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的病人。麻醉科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抢救,经多科室协助,病人获救。本文介绍了治疗该例病人的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手术配合,强调了护士的配合作用。
张秀燕王炬
关键词:抢救治疗
文献传递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1 临床资料 病例,男,38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8+月,感左上腹部疼痛1+月入院.查体无特殊.体检时,彩超发现脾脏内异常回声区大小为4.5cm×4cm.入院时,彩超发现脾脏内异常回声为5.4cm×4.5cm,脾脏轻度肿大.CT示:脾中下极见一大小……
陈继学郑杰
关键词: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脾切除术发病机制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告
1995年
患者女性,23岁,主诉左上腹部痛月余,呼吸时加剧。左上腹扪及拳头大肿块,质软,表面光滑,B超探查左上腹部液性包块,直径10cm。CT扫描见左上腹巨大囊性包块,最大直径11cm,边缘光滑,均匀低密度,CT值18Hu,囊内无强化,囊壁强化,与周围脾组织无分界。胰腺和胃体部受压右移,左肾后下移。CT诊断为脾脏巨大囊性肿瘤(附图)。手术探查:肝、胰。
陈冠秋吴广球刘彪刘煦陈照元
关键词:脾脏海绵状血管瘤左上腹动态CT扫描错构瘤囊性肿瘤脾血管瘤
实时超声显像诊断脾脏海绵状血管瘤
1991年
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超声对脾脏血管瘤的诊断有了显著提高。本文报道我院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5例脾脏血管瘤并就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27~64岁;3例单发,2例为多发性血管瘤。其中1例伴瘤体破裂。
程瑞萍尹玉成王怀禄张希平井茹芳
关键词:实时超声显像声像图血管瘤强回声
罕见巨大脾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
2010年
患者,男,43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腹肿物8 d"入院。专科查体:腹平软,左上腹可及一肿块约20 cm×20 cm大,质中,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肝肋下未及,余查体无殊。辅助检查WBC 5.7×109/L,RBC 4.31×1012/L,Hb l32 g/L,PLT 89×10^9/L,总胆红素30μmol/L,直接胆红素10μmol/L.
王哲近朱恒梁阮小蛟蒋飞照郑晓风
关键词:脾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
飞行人员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2009年
作者报道了飞行员的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脾脏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较为少见,其行成基础主要是脾血管瘤组织胎生发育异常,脾血管瘤一般多无临床症,该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石英玲孙莉
戈谢病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叶新青徐少杰孙洪鸣
关键词:脾脏海绵状血管瘤文献复习戈谢病
一例脾脏海绵状血管瘤自发破裂大出血的抢救配合
脾动脉血管瘤在临床上属少见疾病。本院收治了一例脾动脉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的病人。现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简述,指出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张秀燕王炬
关键词:脾脏海绵状血管瘤护理配合
文献传递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戈谢病(Gaucher disease)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一例戈谢病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例为Ⅰ型,是戈谢病的常见类型。具有较典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论此病很少...
叶新青徐少杰孙洪明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戈谢病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叶新青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冷冻切片 术中冷冻切片 石蜡切片诊断 石蜡切片
张秀燕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患者手术 静脉输液 大出血 抢救配合
王炬
作品数:14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术前访视 肝移植 患者手术 静脉输液 麻醉护士
吴广球
作品数:37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创伤 院前急救 交通伤 抢救
冯立林
作品数:32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儿童 小儿 阑尾炎 亚甲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