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32篇“ 脂肪肝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2025年
脂肪肝综合征是蛋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当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发病多与蛋鸡饲料营养供给及饲养管理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脂肪肝综合征的具体病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科学合理地配制蛋鸡日粮、限制育成鸡的饲喂量、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适当添加功能性制剂,以及使用氯化胆碱和相关维生素的治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病情发展风险,为改善蛋鸡饲养管理和提升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高振涛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一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治疗及预防
2025年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产蛋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蛋鸡生产,造成养殖收益率降低。该文介绍一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并从饲料、喂养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探究预防措施,为减少发病率提供参考。
黄妹叶建良王彩华林巧彬陈美玲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24年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营养性代谢疾病,致病原因多样,如高脂肪、高蛋白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过少,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等均可引起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蛋鸡胸腹部脂肪堆积、鸡冠发黄、腹泻、产蛋品质下降,严重影响蛋鸡的养殖效益。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优质饲料,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同时,采用氯化胆碱、维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搭配环丙沙星药物,预防继发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养殖户损失。
孙静平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继发感染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被引量:2
2024年
脂肪肝综合征是蛋鸡养殖中比较多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因在于饲料当中的养分、能量过剩或者饲料投喂量过多,蛋鸡采食之后难以及时代谢,致使脂肪脏组织内大量沉积,便会引发脂肪肝综合征。笼养鸡群由于活动量不足,脂肪更易于沉积,是本病的高发群体,蛋鸡群的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一旦管理不到位,这一概率可升高至30%以上,给鸡场带来的损失往往超出预期,基于病因分析做好综合防治是关键所在。
寇连文董航郑欣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因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24年
脂肪肝综合征是在养鸡场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病因具有多种可能性,主要是营养物质的摄入不均衡或者摄入饲料等发霉变质等造成,鸡群发病时表现为胸腹部的脂肪沉积,产蛋量下降以及腹泻等,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改善饲养中的饲料的营养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本病的鸡群,需要通过应用氯化胆碱等药物来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并归纳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供广大养鸡场进行参考。
王思思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因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
2024年
在蛋鸡养殖中,产蛋高峰期对营养的需求较大,部分养殖户盲目增加能量饲料,易引发脂肪肝综合征。该文分析了此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明确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介绍了针对性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以及相关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确保养殖效益。
张同庆姜雨君张蕾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症发病原因病理变化
薯蓣皂苷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损伤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旨在探究薯蓣皂苷(dioscin, Dio)对高能低蛋白饲喂诱导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脂代谢紊乱和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以105只150日龄的蛋鸡作为试验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HELP(高能低蛋白饲料)组,低剂量组(添加100 mg/kg Dio),中剂量组(添加500 mg/kg Dio),高剂量组(添加1 000 mg/kg Dio),饲喂3个月后剖检观察,测定组织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和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转录水平。体外以棕榈酸钠(PA)诱导鸡癌(LMH)细胞代谢紊乱,CCK-8和吖啶橙/碘化丙啶检测细胞死亡,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产生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代谢、抗氧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Nrf2入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LP组蛋鸡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和出血,中剂量组明显缓解脂肪变性和出血,提高AMPKα和Nrf2转录水平,Dio缓解PA诱导的LMH细胞死亡,减少LMH细胞中脂滴沉积,并显著上调AMPK通路(P<0.05),同时减少ROS产生并增加Nrf2的表达及入核。综上,Dio能够缓解高能低蛋白饲喂诱导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脂代谢紊乱和氧化损伤,激活LMH细胞AMPK和Nrf2信号通路缓解PA诱导的LMH细胞脂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的发生,为其作为一种生理调节剂用于家禽脂肪肝及其相关的营养代谢症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邢玉箫黄本增崔子漪马海田
关键词:薯蓣皂苷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
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的板参散防治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板参散防治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试验使用高能低蛋白日粮饲喂蛋鸡造模,检测板参散对模型蛋鸡脏组织形态和脏抗氧化性的影响,然后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板参散防治脂肪肝综合征的靶点蛋白信息,并对其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饲喂板参散的药物组蛋鸡细胞内脂肪小滴蓄积减少,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细胞间隙清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筛选得到板参散中β-谷甾醇、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等89个活性成分,其主要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AKT1)、肿瘤抗原P53(TP53)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等94个潜在蛋白靶点,β-谷甾醇、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与关键靶点AKT1、TP53均具有良好的分子对接活性;核心靶点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的正调控和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大分子复合物、核质、受体复合物等细胞组分,酶结合和相同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说明板参散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防治脂肪肝
李朝年王惟帅闫婧姣范迎赛赵兴华赵志强王珏宫新城李杰峰
关键词:脂肪肝综合征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海口市部分地区猫脂肪肝综合征的调查与分析
猫已成为我国饲养数量最多的宠物,而猫脂肪肝综合征是猫脏疾病中常见病之一,所以猫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率在逐渐升高。由于猫在患病期间会对症状有所耐受,加上猫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症状不典型,宠主不易发现,延误治疗。为了了解猫脂肪肝综...
王绥平
关键词:脂肪肝综合征
甘露寡糖干预采食高脂饲粮罗曼蛋鸡的脂肪肝综合征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甘露寡糖(Mannose oligosaccharide,MOS)对罗曼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80只230日龄的罗曼蛋鸡,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为普通日粮组(CK组),高脂日粮组(HFD组),高脂日粮+0.1%(w)甘露寡糖组(0.1%MOS组),高脂日粮+0.5%(w)甘露寡糖组(0.5%MOS组)。试验第9周采集蛋鸡血清、脏、腹脂及肠道内容物,通过血清指标、脏中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及肠道微生物测序等,探讨甘露寡糖对蛋鸡脂肪肝发生的调控作用。【结果】高脂日粮显著提高了罗曼蛋鸡体质量、脏质量、脏指数、腹脂质量和腹脂指数,并诱发蛋鸡脂肪肝;甘露寡糖显著降低了高脂日粮引起的蛋鸡体质量、脏质量和腹脂质量增加;甘露寡糖显著抑制了高脂日粮引起的蛋鸡血清脂肪含量和脏中的脂肪沉积增加,抑制了脏中脂肪合成基因ACC、FAS和SCREBP-1c的mRNA表达水平,并缓解了蛋鸡脂肪肝;甘露寡糖显著提高了蛋鸡盲肠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结论】在高脂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改善蛋鸡肠道菌群,抑制脏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缓解高脂日粮引起的蛋鸡脂肪肝。饲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甘露寡糖对降低蛋鸡体质量、脏质量和腹脂质量的效果更好。
赵伟杰冯晓华梁競文莫颖芬朱灿俊束刚高萍王松波王丽娜江青艳
关键词:甘露寡糖罗曼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肠道菌群

相关作者

任成林
作品数:54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
研究主题:脂肪肝综合征 鸡病 胆红素 动物组织 石蜡切片
杨永红
作品数:40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笼养蛋鸡 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 依普黄酮 脂肪肝综合征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崔恒敏
作品数:313被引量:87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研究主题:雏鸡 高铜 雏鸭 高氟 铜中毒
马利芹
作品数:69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笼养蛋鸡 依普黄酮 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 肉鸡 脂肪肝综合征
刘春凌
作品数:56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脂肪肝综合征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肉鸡 笼养蛋鸡 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