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胸部物理疗法“的相关文章
-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的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气道分级护理干预效果
- 2024年
- 研究和分析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的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气道分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4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胸部物理疗法,观察组行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气道分级护理。对两组康复指标水平及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CO2、SaO2、PaO2)、肺表面活性蛋白指标(SP-A、SP-B、MMP-2)水平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康复指标水平更优(P<0.05)。经干预,观察组SaO2、PaO2水平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且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经治疗,观察组SP-A、SP-B、MMP-2水平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应用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气道分级护理,可进一步加快康复进程,改善动脉血气分析,降低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
- 张雪萍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胸部物理疗法
- 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早期活动对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早期活动干预对心胸外科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并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治疗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胸外科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进行胸部物理疗法及早期活动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d、3 d、7 d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与指脉氧饱和度(SpO_(2)),肺部感染、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情况。结果:术后1 d研究组患者RR与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RR较术后1 d明显降低,SpO_(2)较术后1 d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RR与SpO_(2)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RR与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早期活动开始时间、下床活动开始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等显著短于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早期活动干预可有效促进心胸外科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肺部相关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其术后恢复。
- 张劼郁俊韩洁
- 关键词:胸部物理疗法早期活动干预
- 基于气道分级管理策略的胸部物理疗法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对通气状态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气道分级管理策略的胸部物理疗法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对通气状态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干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气道分级管理策略的胸部物理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气道分级管理策略的胸部物理疗法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可有效改善通气状态及肺部感染情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楚冬梅刘肖亚
- 关键词:胸部物理疗法机械通气通气状态
- 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疗法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于医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接受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预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潮气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吸气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气道分级管理策略护理下的胸部物理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施加干预,可改善其呼吸功能与预后指标,降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傅银娣杨丽兰刘璐
-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 强化胸部物理疗法对氧气雾化吸入疗效影响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强化胸部物理疗法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呼吸科60例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和雾化吸入结束后各进行一次物理辅助治疗,对照组只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进行一次物理辅助治疗。记录两组病人雾化治疗后咳痰量、雾化前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肺部痰鸣音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 h咳痰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部痰鸣音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加入强化胸部物理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排痰和提高治疗效果。
- 孟庆丹
-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氧气雾化吸入有效咳嗽
- 胸部物理疗法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CPT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CPT组专职在此基础上给予CPT治疗,主要包括机械振动排痰结合体位引流、呼吸训练(ACBT技术)、呼吸肌训练(缩唇呼吸)、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气分析、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CPT组患者住院时间(14.3±4.2)d,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5.1±3.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5,P=0.363)。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P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PT组患者FEV1%、FEV1/FVC显著升高,PCO_2显著降低,且CPT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对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显著效果。
- 王钰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胸部物理疗法
- 胸部物理疗法联合口咽通气管吸痰在支气管扩张症无创通气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联合口咽通气管吸痰对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存在不同程度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27例,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护理上给予手法叩背、应用体外震动排痰机、体位引流等胸部物理疗法联合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结果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最终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达92.6%。结论对伴有呼吸衰竭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时,用胸部物理疗法配合口咽通气管吸痰能解决无创正压通气中患者无力咳痰的问题,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无创正压通气的顺利实施,改善患者预后。
- 曲杨梁君鞠贞会商林青李军鹏刘传平
- 关键词:物理疗法体位引流口咽通气管支气管扩张症
- 胸部物理疗法对肺癌术后患者痰液引流的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痰液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临床学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对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围术期实行胸部物理疗法,内容包括深呼吸、有效咳痰、胸部扣击、振动排痰、体位引流、机械吸引等。结果经胸部物理治疗后,40例患者术后其中发生肺部感染2例,其中肺不张2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2.5%,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结论通过胸部物理疗法可降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减低抗生素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 张月菊
-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肺癌
- 胸部物理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6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按照治疗前的肺功能测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基础治疗(吸氧、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选用胸部物理疗法(CPT);分别于治疗7 d后,14 d后对两组病例进行肺功能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肺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治疗7 d后,实验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T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各项肺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巩固了治疗疗效。
- 李玉红王新魏红英辜艳
- 关键词:胸部物理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指标
- 胸部物理疗法在小儿肺炎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3年
- 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率为(0.06~0.27)次/人年,肺炎死亡率为184/10万~1223/10万人口[1]。这主要与小儿呼吸道的生理特点有关,即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较成人短且相对狭窄,黏膜柔嫩,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差,黏液腺分泌不足致气道干燥,纤毛运动较弱致清除能力差,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2,3]。胸部物理疗法是采用规范的护理程序、
- 孙娟
- 关键词:胸部物理疗法小儿肺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气道狭窄儿童时期儿童肺炎
相关作者
- 王小衡

- 作品数:45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孩子 宝宝 小儿 老年人
- 李玉红

- 作品数:33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功能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过滤器
- 鞠贞会

- 作品数:67被引量:296H指数:9
- 供职机构:荣成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扩张症 无创通气 护理 胃食管反流 吸痰
- 曲杨

-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荣成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扩张症 胸部物理疗法 无创通气 口咽通气管 吸痰
- 商林青

-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荣成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胸部物理疗法 无创通气 支气管扩张症 主动脉夹层分离 首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