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6 篇“ 胸椎管 “的相关文章
胸椎 管 狭窄症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围术期的处理策略2025年 胸椎 手术操作复杂,容易出现多种手术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单纯黄韧带骨化或后纵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大多在20%~30%,不同术式、不同入路脑脊液漏发生率差异较大[1]。胸椎 黄韧带骨化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8.6%~70.8%[2~4]。 徐子煊 袁磊 陈广辉 孙垂国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 脑脊液漏 黄韧带骨化 不同术式 胸椎管狭窄症 不同入路 胸椎 管 狭窄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胸椎 管 狭窄症是由一种或多种病理性的致病因素导致胸段椎管 有效横截面积减少,相应层面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致病因素包括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胸椎 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椎小关节增生等。患者多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在人群中其发病率相比于颈椎管 狭窄、腰椎管 狭窄低,但若诊治不及时,预后往往不良,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负担。传统的治疗方式以胸椎 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术为主,但存在后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期长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腰椎疾病方面的发展,学者们也不断探索微创技术在胸椎 管 狭窄症方面的应用及可行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较早期的显微内镜下减压技术,到显微镜辅助下减压,再到经皮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胸椎 疾病方面的初步探索应用,以及脊柱导航辅助技术及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均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胸椎 管 狭窄症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康复。尤其是近3年来,经皮内镜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胸椎 管 狭窄症的治疗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显示出一些优势。本文就该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杨帆 安晓龙 周程沛 朱凯龙 钱济先 钱澍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 微创手术 显微内镜 胸椎 管 狭窄症的外科诊治进展2024年 胸椎 管 狭窄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致病原因多样,包括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椎小关节增生等。当患者出现症状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治疗症状性胸椎 管 狭窄症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手术治疗方面不断涌现新术式及新技术。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杨帆 赵景玮 任星光 朱凯龙 衡伟 钱济先 周程沛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 黄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流行病学 经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入路切除胸椎 管 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探讨经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入路切除胸椎 管 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15例胸椎 管 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切除肿瘤。记录每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站立位胸椎 后凸角以及术后胸背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均行CT检查了解成形椎板愈合情况,同时末次随访通过MRI了解后方韧带愈合情况。15例患者肿瘤均顺利完整切除,手术时间(91±15)min,出血量(117±56)ml。其中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加压包扎后均顺利愈合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3 d胸背切口疼痛VAS评分为(3.0±1.3)分,术后3个月为(1.3±0.9)分(P<0.001);术前JOA评分为(11.9±2.4)分,术后3个月为(14.0±1.6)分,末次随访为(16.1±0.7)分,术后均优于术前(均P<0.001);术前Cobb角为10.1°±5.3°,末次随访时为10.4°±6.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20)。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CT显示椎板门轴侧(带肌蒂侧)均见部分骨痂形成甚至完全愈合,末次随访时CT显示椎板门轴侧均完全愈合,开门侧见不同程度硬化或愈合表现,椎板均未出现坏死、明显移位和继发性椎管 狭窄。可见通过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手术入路切除胸椎 管 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疗效确切。 仲盛惟 李田米 别永晨 寇建强 柳翔云 孙元亮 郑修军关键词:胸椎 胸椎管内肿瘤 带肌蒂 椎板成形 胸椎 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脊膜骨化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胸椎 管 狭窄症是由于退行性、先天性、内分泌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胸椎 管 横断面减小而产生的胸髓压迫综合征[1]。胸椎 黄韧带骨化引起胸椎 管 狭窄压迫脊髓,导致患者躯干、肢体出现神经脊髓症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胸椎 管 狭窄症的常见原因。临床上骨化的黄韧带与硬脊膜常发生粘连,极大地增加了术中硬脊膜破裂、脊髓神经损伤的风险。 祁玉辉 孔鹏 汲长蛟 樊春阳 张建新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症 胸椎 管 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对影响胸椎 管 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胸椎 管 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金泉宇关键词:手术疗效 预后因素 胸椎 管 狭窄症合并椎管 内痛风石1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胸椎 管 狭窄症合并痛风石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分析1例胸椎 管 狭窄症合并痛风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胸椎 管 狭窄后路减压T10~T11节段黄韧带增生肥厚并部分钙化,呈黄白色石灰状沉积物,胸髓受压严重,显微镜下可见痛风结节。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疗效满意。结论胸椎 管 狭窄症合并痛风石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性,可结合患者自身疾病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郭山强 陶君 孙双喜 苘乾峰 郭琦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 痛风石 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胸椎 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胸椎 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 管 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 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内人群发病率为3.8%~63.9%[3~5]。主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胸部束带感、下肢麻木、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步态异常、下肢痉挛性瘫痪等。若病人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建议早期行减压手术治疗[2,6]。开放性手术是目前治疗TOLF的主流,但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成熟,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是治疗TOLF的一个发展方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科在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TOLF 6例,取得明显的疗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宁本翔 林建 王婷婷 朱彤 陶高见关键词:内镜治疗 脊髓压迫症状 黄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 步态异常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 管 狭窄症2例报道 被引量:1 2023年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y,UBE)作为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方式,目前已普遍应用于腰椎管 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但在治疗胸椎 管 狭窄症方面应用相对较少见[1]。胸椎 管 狭窄症(thoracicspinalstenosis,TSS)是韧带骨化、小关节增生内聚等各种先天或退行性变因素导致胸椎 管 内有效容积减少,压迫脊髓或/和脊神经根进而引起一系列胸髓压迫综合征。胸椎 管 狭窄症致残率高,保守治疗通常疗效不佳,早期行减压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毕节人民医院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胸椎 管 狭窄症2例,现报告如下。 谢承成 王丛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 脊柱疾病 腰椎管狭窄症 脊神经根 退行性变 减压手术 社区照顾模式开启残障人士“无碍”生生活 2023年 背景,“我实在不想给别人添麻烦。”面对邻里伸出的援助之手,58岁的单身女性阿芬(化名)连忙摆手,拒绝了大家的帮助。阿芬在16岁时就出现走路无力的病症,之后6年内做了3次大手术。她曾是工厂工人,直到近十来年病情加重导致无法工作。2018年,阿芬被诊断出胸椎 管 狭窄、腰椎管 狭窄、胸椎 血管 瘤等疾病,需要长期坐轮椅。 张慧琴 郑雪祥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胸椎管狭窄 残障人士 单身女性 照顾模式 病情加重
相关作者
陈仲强 作品数:473 被引量:4,027 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胸椎 脊柱 手术治疗 矢状位 胸椎黄韧带骨化 刘晓光 作品数:402 被引量:2,128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 脊柱肿瘤 颈椎 胸椎 胸椎管狭窄症 孙垂国 作品数:167 被引量:958 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胸椎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后路 王沛 作品数:213 被引量:1,572 H指数:2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腰椎 手术治疗 雪旺细胞 减压术 郝定均 作品数:1,074 被引量:3,820 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腰椎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