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篇“ 肺内分流量“的相关文章
- 术中两种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肺内分流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比较术中30%FiO 2与60%FiO 2对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后肺内分流量(Qs/Q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在全麻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将患者分为30%FiO 2组和60%FiO 2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行机械通气,分别吸入30%和60%浓度的氧气。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麻醉时长、手术时长,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术中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出血量、尿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5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估计动静脉混合指数(EVA)和氧合指数(PaO 2/FiO 2)。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呕吐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14例患者,30%FiO 2组56例、60%FiO 2组58例。两组间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吸烟史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麻醉时长、手术时长,以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出血量、尿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术前EVA和PaO 2/FiO 2,以及术毕PaO 2/FiO 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FiO 2组术毕EVA显著低于60%FiO 2组(P<0.001)。两组间患者PPC发生率、术后GCS评分和术后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60%FiO 2相比,术中30%FiO 2可显著降低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术后Qs/Qt。
- 张细学王兰郎非非李若溪周悦吴加珺郑杨静顾卫东刘松彬
- 关键词:吸入氧浓度肺内分流氧合指数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通气以及肺内分流量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通气以及肺内分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研究组(n=40),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研究组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在不同麻醉方式下两组患者双肺通气、单肺通气以及肺内分流量、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气腹压力。结果研究组TLV 15min、Qs/Qt低于对照组,OLV 10min、OLV 20min、OLV 30min、OLV 40mi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气腹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降低双肺通气、肺内分流量,麻醉效果较好。
- 吴升浩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腹腔镜肺通气肺内分流量
- 超声引导下不同节段胸椎旁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循环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节段的胸椎旁阻滞(TPVB)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量( Qs/Qt)、动脉氧分压( PaO2)、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是否有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左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或贲门癌...
- 张译文
- 关键词:胸椎旁阻滞超声引导单肺通气肺内分流量
- 不同压力持续气道正压对单肺通气时患者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量及内源性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单肺通气时患者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量(Qs/Qt)及内源性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五组,全程采取双肺通气(TLV组)、在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放于大气(OLV-0组)、在非通气侧肺连接CPAP系统,分别给予CPAP 3cm H2O(OLV-3组),6cm H2O(OLV-6组)和9cm H2O(OLV-9组)。于平卧位开胸前(T0)、侧卧位单肺通气后(TLV组于开胸后15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150min(T6)及手术结束时(T7),分别采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内源性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观察术中肺萎陷质量。结果 与TLV组比较,T1~T6时OLV-0组和T4~T6时OLV-3组Qs/Qt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0时比较,T2~T6时OLV-0组和T4~T6时OLV-3组Qs/Qt明显升高、而Pa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LV组比较,T1~T6时OLV-0组四种酶及OLV-3组GR、CAT、GST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T5、T6时OLV-3组GPX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T0时比较,T1~T6时OLV-0、OLV-3组CAT、GR、GST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T4~T6时OLV-0组和T6时OLV-3组GPX活性明显下降(P〈0.05),在单肺通气期间OLV-6、OLV-9组四种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V-0、OLV-3及OLV-6组术侧肺萎陷质量Ⅰ级例数明显多于OLV-9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6cm H2O的CPAP和9cm H2O的CPAP可明显提高患者氧分压,减少Qs/Qt,增加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且6cm H2O的CPAP更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 范薇孙勇张钧郑颖刘奕
-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单肺通气氧合作用肺内分流量
- 不同间隔时间肺复张对单肺通气炎性因子、氧合指数及肺内分流量的影响
- 目的:通过比较术中不同间隔时间肺复张对单肺通气炎性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开胸手术患者在单肺通气期间进行肺复张的合理间隔时间,以指导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 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行开胸手术患者...
- 李义
- 关键词:麻醉管理肺复张炎性因子氧合指数肺内分流量单肺通气
- 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单肺通气时氧合指数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与α2受体的结合能力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催眠和镇痛等作用且不影响呼吸,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和围手术期。单肺通气是许多胸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单肺通气时,非通气肺有血流而无通气即出现从右到左的肺内分流,导致动脉PaO2显著下降,有5%-10%的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1],目前已知有许多因素可影响 PaO2,包括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手术体位、双腔管位置以及通气策略。单肺通气期间出现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HPV效应减弱引起肺内分流量过大[2]。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时的氧合指数的影响尚不明确,由于吸入麻醉药会减弱HPV效应,笔者通过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的氧合指数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卢星祝胜美夏燕飞黄浩金鑫
- 关键词:单肺通气期间全凭静脉麻醉氧合指数Α2受体激动剂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内分流量
- 七氟烷吸入麻醉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七氟烷是一种血气分配系数较低的吸人麻醉药,苏醒迅速平稳,临床应用广泛。但吸人麻醉药可能改变肺内血流分布,导致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和肺内分流量增加。且老年患者肺部术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肺部总顺应性降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1]。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肺内功能余气量,可纠正不同区域气体分布不均的情况,改善肺通气/血流比值。本研究探讨PEEP在老年患者七氟烷吸人麻醉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姚广付蔡靓羽徐永成
- 关键词:呼气末正压通气老年患者吸入麻醉七氟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内分流量
- ARDS肺内分流增加的机制被引量:2
- 2009年
- 肺内分流是指肺动脉未经氧合的血液流入肺静脉的总量。正常情况下,由于小静脉血可直接流入左心房,同时支气管静脉血可直接进入肺静脉,且血液和气体在肺部的分布不均,血液流经无通气的肺泡时可造成一定量的解剖和生理分流,其总量约占肺循环血量的3%-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肺内分流量可增加至30%-50%,
- 胡伟航刘长文徐秋萍
- 关键词:肺内分流量ARDS循环血量肺静脉静脉血
- 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以心输出量和肺换气功能为指标研究低潮气量通气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常规(传统)潮气量组(组Ⅰ)、低潮气量常规频率组(组Ⅱ)和低潮气量高频率组(组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放置飘浮导管监测心输出量(CO)和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在体外循环前(T2),常规潮气量组的心输出量(CO)低于低潮气量高频率组(P<0.05)。组II,体外循环后60min与比麻醉后体外循环前比,氧和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量(QS/QT)显著增加(P<0.05)。组II与组I和组III相比,在体外循环后60min(T4),氧和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内分流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并能保持良好通气。低潮气量常规频率通气不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换气功能损害。低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和常规潮气量通气能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引起的早期肺换气功能损害。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下?
- 蔡宏伟任飞张海萍田玉科
- 关键词:低潮气量机械通气瓣膜置换病人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内分流量低潮气量通气
- 肺内分流量对部分CO_2重复吸入法测定心输出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部分CO2重复吸入法测定危重病患者心输出量的准确性及肺内分流量对其影响。方法26例机械通气患者接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监测仪),利用部分CO2重复吸入法测定心脏指数(CINICO),同时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以热稀释法测定心脏指数(CITD)。公式法与NICO监测仪同时计算肺内分流量并进行比较。公式法计算的肺内分流量≤15%的患者为低分流组,>15%为高分流组。结果低分流组(n=16)NICO监测仪计算的肺内分流量与公式法测定的肺内分流量无显著差异;CINICO与CITD相关性良好(r=0·91,P<0·01),CINICO为(2·24±0·42)L/(min·m2),CITD为(2·25±0·40)L/(min·m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高分流组(n=10)NICO监测仪计算的肺内分流量明显低于公式法计算的肺内分流量(P<0·01);CINICO与CITD亦显著相关(r=0·81,P<0·01),但CINICO明显低于CITD(P<0·01),两者分别为(2·56±0·64)L/(min·m2)和(2·87±0·64)L/(min·m2)。结论CINICO与CITD相关性良好,肺内分流量是影响CINICO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 刘玲邱海波杨毅郭凤梅
- 关键词:心输出量肺内分流量肺动脉漂浮导管危重病患者心脏指数
相关作者
- 张传汉

- 作品数:200被引量:1,02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CDH1 脑缺血 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 麻醉 单肺通气
- 张咸伟

- 作品数:121被引量:1,0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术后镇痛 芬太尼 镇痛 曲马多 舒芬太尼
- 王鹏

- 作品数:39被引量:18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精神分裂症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 勃起功能障碍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
- 汤红

- 作品数:3被引量:2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肺血流动力学 肺内分流量 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
- 汤应雄

- 作品数:76被引量:31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肺癌 外科手术 手术 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