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2篇“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相关文章
- 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P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复杂PHF患者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60~83(70.7±7.9)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0例。42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25例为FA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17例为HA组。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大结节不愈合、肩关节僵硬、假体松动、关节脱位、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术后12个月,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恢复情况,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NEER分型、受伤机制、患肢侧别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FA组手术时间(119.2±13.8)min长于HA组的(105.9±12.8)min,术中出血量(232.6±46.3)mL少于HA组的(297.7±5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4.16,P值均<0.05);而住院时间FA组(9.9±2.8)d、HA组(10.1±2.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FA组为(11.9±1.0)个月,HA组为(12.5±1.1)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各有1例切口感染,予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12.7±1.4)个月。随访期间FA组1例、HA组2例患者发生肩关节僵硬,予保守治疗。FA组和HA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2/25)和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FA
- 麦麦提依不巴吉·阿不都卡迪尔原天祎周治衡刘洪江吕青崔泳
- 关键词:锁定钢板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
-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4),分别接受半肩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6 m后以Constant-Murley评分、欧洲5维健康量表等评价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与治疗所用时间均显著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45),且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术疗效相近,但半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更适合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 户小伟
- 关键词: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
- 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 2020年
- 目的以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11月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2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成治疗组(n=12)与对比组(n=10),为对比组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为治疗组实施半肩关节置换术。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272.34±21.15)mL较对比组(289.34±19.46)mL少,手术时间治疗组(86.55±5.64)min)较对比组(98.67±5.49)min短(t=4.194、3.698,P<0.05)。对比两组术后肌力、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疼痛等Constant-Murley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6例(50.00%)、良5例(41.67%)、可1例(8.33%)、差0例(0.00%)、优良率达91.67%,对比组:优4例(40.00%)、良3例(30.00%)、2例(20.00%)、差1例(10.00%)、优良率达70.00%,治疗组恢复优良率明显较对比组高(χ^2=6.149,P<0.05)。对比组肱骨头坏死1例(10.00%)、结节损伤2例(20.00%)、切口感染3例(30.00%)及术后僵硬2例(20.00%)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0例(0.00%)、1例(8.33%)、1例(8.33%)、0例,各项指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1、4.227、3.915、3.522,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并可显著减少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 余雪峰黄正学赵家联杨新波张春杰段恒都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运用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两种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66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接受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Nee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84.8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Nee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3例钢板与肩峰撞击综合征,3例螺钉穿入肩关节,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大结节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运用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两种方式治疗疗效相似,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文标余斌梁显球黎浩晖伍志健邓征智
- 关键词: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 PHILOS与PHILOS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比较
-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对于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患者,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对于Ⅲ、Ⅳ型骨折,根据Neer分类,现更倾向于外科干预与现代锁定压迫板术。由于老年患者骨含量和力量的下降...
- Kishor Thapa
- 关键词:抗骨质疏松药物
- 保守治疗、钢板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120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0例,女70例,平均年龄(76.2±3.6)岁。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58例,四部分骨折62例。34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44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术,42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分别于术后3个月、12个月比较3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保守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和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和置换组,而VA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术后12个月保守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和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与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差距缩小;术后3个月置换组肩关节活动度和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优于内固定组,术后12个月内固定组肩关节活动度和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接近置换组患者。结论3种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均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疗效优于保守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早期疗效最优。
- 安雪军安雪军徐宝山王小健许海委许海委
- 关键词:肩关节保守治疗
- 预复位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预复位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经X线片诊断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老年患者22例,分为预复位组11例,切开复位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预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直接切开复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预复位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直接切开复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前先给予预先闭合复位,利用软组织牵张作用,初步恢复骨折断端对位对线,与传统直接切开复位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孟险峰曹鑫崔华安张寿天刘海涛
- 关键词: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骨折
-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半肩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8例(内固定组)与半肩关节置换组22例(置换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角度,采用ASES、UCLA、SST、VAS评价2种术式的肩关节功能,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置换组与内固定组的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角度分别为(108.37±12.16)°、(96.58±9.09)°、(33.42±3.89)°、(57.21±6.69)°与(95.24±10.32)°、(85.54±8.47)°、(28.35±3.77)°、(48.79±3.53)°,置换组患者各功能活动角度明显高于内固定组;ASES、UCLA、SST、VAS优于内固定组;置换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田鹏袁成松周兵华陈万唐康来陈雍华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置换术切开复位假体置入
-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奇偶数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经皮穿刺内固定术(对照组56例)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56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7.5%、6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针对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 夏凯牛素玲
- 关键词: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 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中解剖复位达到标准36例,愈合率为90.0%(36/40);功能复位达到标准4例,愈合率为10.0%(4/40),总愈合率为100.0%。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螺钉脱出、创口感染、钢板断裂、内固失效等严重并发症。40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中,优28例,良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0.0%(36/40)。结论临床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复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 董健
- 关键词: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相关作者
- 张忠杰

- 作品数:99被引量:279H指数:8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疗效分析 内固定 微创治疗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 朱亚平

- 作品数:39被引量:2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闭合性跟腱断裂 LCP钢板治疗 老年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骨折
- 彭辉煌

- 作品数:52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腓动脉穿支 穿支皮瓣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LCP钢板治疗 足踝部
- 冯彦华

- 作品数:22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疗效比较 肱骨近端骨折 非手术治疗 META分析 肩锁关节脱位
- 葛建华

- 作品数:106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骨折 内固定 四肢 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