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篇“ 肠腔狭窄“的相关文章
- 超声对克罗恩病合并肠瘘及肠腔狭窄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合并肠痿及肠腔狭窄中采取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选取96例疑似克罗恩病合并肠痿及肠腔狭窄的患者,均采取超声检查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肠道成像(CTE),以内镜检查或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与CTE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经金标准检查可见50例患者发生克罗恩病合并肠痿,记为阳性,其余经金标准检查可见46例为阴性;超声检出阳性48例,阴性48例;CTE检出阳性49例,阴性47例;经金标准检出克罗恩病合并肠腔狭窄41例,记为阳性,其余55例为阴性;超声检出阳性40例,阴性56例;CTE检出阳性41例,阴性55例。超声与CTE检查诊断克罗恩病合并肠瘘及克罗恩病合并肠腔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CTE检查空肠、回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等不同病变部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在克罗恩病合并肠瘘与肠腔狭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帮助临床检出疾病类型,可清晰显示患者病变部位的改变情况,具有与CTE等技术相当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更广。
- 李民
- 关键词:超声克罗恩病肠腔狭窄
- 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克罗恩病合并肠瘘及肠腔狭窄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观察经腹肠道超声诊断克罗恩病(CD)合并肠瘘及肠腔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7例CD患者,观察其肠道超声及CT小肠造影(CTE)表现,分析二者诊断CD合并肠瘘的一致性;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及CTE诊断CD合并肠瘘和肠腔狭窄的效能。结果337例中,超声及CTE同时诊断CD合并肠瘘48例,诊断一致性极高(Kappa=0.848,P<0.01)。34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7例存在肠瘘;超声诊断CD合并肠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2.59%、71.43%及88.24%,CT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30%、71.43%及91.1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 P>0.05)。27例CD合并肠瘘患者中,18例同时合并肠腔狭窄;超声诊断CD合并肠瘘和肠腔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89%、77.78%及85.19%,CT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为88.8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 P>0.05)。结论经腹肠道超声诊断CD合并肠瘘和肠腔狭窄效能较高,可媲美CTE。
- 颜丽华骆小冬刘志张妍琰覃辉陈烁淳李颖嘉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瘘超声检查
- 影像学在克罗恩病并发肠腔狭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肠腔狭窄是常见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并发症,15%的CD患者在首诊10年内可发展为肠腔狭窄。CD并发肠腔狭窄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炎症型、纤维型及混合型,炎症型为主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而纤维型为主的患者则只能通过介入或手术治疗,故采用影像学手段全面评估狭窄肠段的数目、部位、形态,并区分肠壁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于临床决策十分重要。近年来,多项影像学新技术在鉴别狭窄肠壁炎症及纤维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CD并发肠腔狭窄的诊疗。本文综述主要影像学手段包括内镜、CT、MRI、经腹超声等对肠腔狭窄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庄楠李文波朱庆莉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腔狭窄影像学
- 炎症性肠病合并肠腔狭窄的内镜治疗被引量:8
- 2018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性疾病,根据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可将其主要分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炎症性肠病以患病率、致残率和癌变风险高,治愈率和发病年龄低为特征,其常见并发症包括肠瘘、腹腔脓肿和肠腔狭窄等,其中肠腔狭窄常见于克罗恩病患者.报道显示,病程超过10年的克罗恩病患者中合并肠腔狭窄的比例超过30%[1],且狭窄最常位于回盲部及手术吻合口 [2].按发生机制来分,良性狭窄可以分为炎性、纤维性及混合性狭窄3种类型.炎性狭窄是由于肠壁充血水肿和肠壁增厚所导致,应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多可缓解;而纤维性狭窄是慢性炎症反应长期反复刺激导致肠壁纤维化形成[3],由于缺乏确切的抗肠壁纤维化药物,合并肠腔纤维性狭窄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既往因高手术率而致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4].近年来,内镜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合并肠腔狭窄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主要的内镜治疗手段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EBD),内镜下小针刀狭窄切开(endoscopic stricturotomy with needleknife,NKSt)以及支架置入等.手术及内镜治疗炎症性肠病相关肠腔狭窄各有千秋,两者的优劣性总结见表1[5].
- 吴现瑞郑晓彬沈博
- 关键词:肠病肠壁内镜肠腔
- 双能量CT定量参数鉴别克罗恩病肠腔狭窄性质的初探
- [目的]1、探讨CTE常规CT征象判断CD肠腔狭窄性质的能力。2、探讨双能量CT增强动、静脉期CT值、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等定量参数对CD肠腔狭窄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在昆...
- 李淑娟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腔狭窄纤维化
- 双能量CT定量参数鉴别克罗恩病肠腔狭窄性质可行性初探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技术以及常规形态学判断肠道克罗恩病(CD)肠腔狭窄性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经临床病理活检证实的肠道CD患者34例,共68段病变肠段,依据病理评分标准将肠段分为炎性肠段30段,纤维性肠段23段。对不同性质肠段CT小肠造影(CTE)征象评分,评价其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不同性质肠段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NIC及K鉴别肠段性质的能力。结果 CTE炎症性、纤维性评分和病理炎症性评分(r=0.510,P=0.014)、病理纤维性评分(r=0.439,P=0.025)正相关。动脉期炎性肠段及纤维性肠段NIC及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二者NIC及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期NIC及K值判断纤维性肠段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6、0.729,最佳阈值、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NIC 0.12mg/ml、88.0%、52.2%;K 2.21、66.7%、77.3%。结论双能量CT成像动脉期NIC及K值测量对肠道CD肠腔狭窄性质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 李淑娟杨鹏飞韩丹张夏沈莎莎常雯赵卫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腔狭窄纤维化
- 克罗恩病并肠腔狭窄的内镜治疗被引量:4
- 2014年
- 随着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病情的进展,在肠壁纤维化等机制作用下,肠腔狭窄的发生与发展最终导致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ation,EBD)及内镜下支架植入等内镜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该文总结了近年来CD并肠腔狭窄内镜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并对各地区(国家)指南及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缪应雷张峰睿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腔狭窄内镜治疗
- 微波治疗直肠癌并肠腔狭窄患者的临床观察
- 1997年
- 应用微波治疗未行手术的中晚期直肠癌并肠腔狭窄患者6例,平均治疗2.4次。通过观察,治疗后狭窄部位管腔有不同程度的增宽,大便梗阻症状解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
- 权渝周全蓉
- 关键词:微波治疗肠腔狭窄直肠肿瘤
- 双能量CT定量参数鉴别克罗恩病肠腔狭窄性质可行性初探
- 李淑娟韩丹
-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肠腔狭窄1例
- 方媛刘欣
相关作者
- 李淑娟

- 作品数:12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双能量 高血压 经济负担 烟草暴露 吸烟
- 韩丹

- 作品数:457被引量:1,862H指数:1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CT X线计算机 CT表现 管电压
- 郑萍

- 作品数:83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病 疗效观察
- 靳祖涛

- 作品数:41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超低位直肠癌 内括约肌切除 直肠癌手术
- 王维

- 作品数:247被引量:90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异种移植 磁共振成像 胰岛 糖尿病 肝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