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3篇“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相关文章
- 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索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葫芦灸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采用沙棘干乳剂治疗,葫芦灸联合组采用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腹痛满意度自评情况,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葫芦灸联合组总体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单药组的74.0%(P<0.05);葫芦灸联合组腹痛程度、腹痛次数、持续时间、有无压痛及尼莫地平证候总评分均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腹痛满意度自评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降低,且葫芦灸联合组下降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随访2个月后,葫芦灸联合组复发率(2.0%)低于单药组(14.0%)(P<0.05)。结论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腹痛程度,且复发率较低。
- 李改红赵文鸽吕伟刚
-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
- 隔物灸、耳针揿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隔物灸、耳针揿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会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组均开展常规抗炎、解痉止痛治疗,参照组在常规西医用药基础上单纯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30例),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姜隔物灸足三里、耳针揿针治疗(30例)。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肠系淋巴结长径与短径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腹痛频率及发热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后肠系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长径/短径均小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后腹痛、腹胀、嗳气、痛有定处、恶心呕吐及痛处拒按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应用隔物灸+耳针揿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疗法,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明显缩短淋巴结长、短径,显著改善中医证候,具有确切疗效。
- 宋素珍兰金圣王志文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隔物灸四磨汤口服液临床疗效
- 自拟肠痉缓解方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功能性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自拟肠痉缓解方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功能性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例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前往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儿科...
- 包薇
-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腹痛脾胃虚寒证疗效观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采用高频彩超诊断的临床分析
- 2022年
- 分析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病情诊断中,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收录时间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将该时段内本院接诊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作为医学调研样本,所有化病理诊断阶段均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技术,评价该技术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症的应用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病理诊断中,51例患儿检出右下腹中肿大淋巴结,20例患儿于脐周淋巴结肿大、29例患儿于腹腔肠管探及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与生理疼痛点部位表现一致。100例患儿中,80例患儿肿大淋巴结呈散在分布,8例为珠样分布,12例为堆积不典型蜂窝状超声征象分析中,淋巴结呈卵圆形,边缘光滑、纵横比大于2,肾型结构可辨、皮髓质分界清晰,中心髓质高回声、周围皮质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检查中,肿大淋巴结血流信号较之正常淋巴结丰富,大部分淋巴结门部动脉频谱呈低速低阻型。阻力指数处于0-4-0.7之间。讨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病情诊断中,以超声技术为基础开展高频彩超诊断,能够更加明确地完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成像,同时基于彩色高频检查,可充分反馈小儿肠系膜部位血流信号与血流阻力指数等相关数据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病情诊断标准,更加有效的明确病理,表现为后续医疗干预措施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
- 卞海萍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高频彩超
- 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中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检查运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诊断当中的实际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的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的数据以及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0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准确度。对两组儿童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儿童超声检查的主要表现。结果:病理检查的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准确度为100%,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组儿童与患病组儿童的超声检查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诊断的实际意义较大,存在较小的误诊率。
- 钱木草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超声检查病理检查感染性疾病
- 第550例 反复发热—皮疹—腹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被引量:1
- 2021年
- 报道1例青年男性患者,病程11年,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腹痛及颜面颈部、胸背部大片红色斑丘疹,多次检查发现小肠及结肠多发浅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经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及综合分析,证实该患者存在NOD2基因c.1540T>C(p.Y514H)杂合变异,最终明确诊断为YAO综合征。该病为临床罕见疾病,诊断难度大,诊断周期往往较长,及时更新对罕见新发疾病的认识、总览患者临床特点并联合新技术手段,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
- 王一雯赵玉荣廖思敏安玉杨春花朱剑邓小虎
- 关键词:NOD2基因
- 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研究
- 2021年
- 研究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5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作为研究组,并将同期健康体检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了解两组小儿淋巴结特点,以及小儿影像学特征,预后分析。 结果:研究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短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50例患儿治疗后出现8例淋巴结明显缩小,35例淋巴结恢复正常,7例无变化。超声图像中淋巴结边缘清晰,中心区域回声高于四周,回声一般为椭圆形,回声较低位可观察到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采取超声诊断,可及时发现小儿病变,结合淋巴结情况了解患者病变情况,图像情况明显,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杨绿芳
- 关键词:超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延胡索150~200份,白芍200~300份,枳实150~200份,鸡内金150~200份,莱菔子150~240份,甘...
- 张英华董方言陈人萍刘卫刘建璇
- 文献传递
- 从“脾主困”浅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体会被引量:5
- 2021年
- 该文论述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脾主困"思想,浅析明·万全在"脾主困"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并结合两位医家的观点分享临床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致小儿腹痛的体会。
- 袁俊辉吴泽湘
- 关键词:脾常不足小儿腹痛七味白术散
- 基于“温中散寒”法艾灸敷贴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虚寒凝型)临床研究
-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小儿功能性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虚寒凝型)的临床表现,探讨基于“温中散寒”理论采用艾灸敷贴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虚寒凝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外治法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研究内容...
- 刘宇琦
-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腹痛外治法温中散寒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吕桂香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超声 疗效观察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超声检查
- 刘亮

- 作品数:43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高频超声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 李慎义

- 作品数:34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前列腺癌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 陈红天

- 作品数:74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 超声心动描记术 彩色多普勒 超声造影
- 郭芳

- 作品数:21被引量:90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乙状结肠系膜 室管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 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