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35篇“ 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相关文章
- 鼠李糖乳杆菌对BALB/c小鼠肠相关淋巴组织中B细胞发育的影响
- 乳酸菌是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可以拮抗病原微生物,维持肠道屏障功能。B细胞是机体黏膜免疫的重要细胞之一,是肠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cytes tissue,GALT)的重要组成细胞。给...
- 陈毅秋
-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免疫球蛋白
- 山羊肠神经系统与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发育及交感神经对肠黏膜免疫的调节机制研究
- 本试验利用常规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DiI逆行追踪、透射电镜和神经损毁试验等技术,对15日龄和2、4、6、12月龄山羊肠神经系统(ENS)和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形态发育和分布进行了比...
- 刘云芳
- 关键词:肠神经系统肠相关淋巴组织交感神经黏膜免疫山羊
- 文献传递
-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脾与肠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免疫应答动态观察
- 目的观察弓形虫与 Vero 细胞共培养提取的排泄-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s ESA)鼻内免疫 BALB/c 小鼠诱导脾及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 刘娟娟殷国荣吴静孟晓丽陈洁
- 关键词:弓形虫鼻内免疫肠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免疫
- 文献传递
-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脾与肠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免疫效应及动态变化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弓形虫与Vero细胞共培养提取的排泄-分泌抗原(ESA)鼻内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脾及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细胞免疫效应及动态变化。方法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ESA(20μg/只)为抗原,对照组用未接种弓形虫的细胞培养上清液(20μl/只),鼻内免疫2次,间隔2周。末次滴鼻后第1、2、3、4、5、6、7周处死小鼠,分离脾、派伊尔结(PP)及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并计数。结果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第3周达高峰,第1、2、3周明显高于对照组;PP淋巴细胞明显增生,第3周达高峰,第1、2、3、4、5周显著高于对照组;IEL第2周增生达高峰,第1~3周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弓形虫ESA鼻内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不同黏膜部位及系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 刘娟娟殷国荣张建红孟晓丽陈洁
- 关键词: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细胞免疫应答
- 猕猴肠黏膜胃肠多肽与肠相关淋巴组织在发育中的演变
- 研究背景和目的:肠黏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其生理或病理生理的知识在近10年增长极快,但研究的视角基本上集中在成年动物。生理条件下,发育过程中肠相关淋巴组织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规律尚未见系统研究。肠道因产生...
- 郭梅梅
- 关键词:淋巴组织淋巴细胞表型肠黏膜免疫
- 家兔肠相关淋巴组织圆小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揭示不同年龄家兔肠相关淋巴组织圆小囊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肠道黏膜免疫的关系。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 2月龄、1年龄、2年龄兔圆小囊黏膜和黏膜下淋巴组织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与一般肠道淋巴组织比较 ,圆小囊的淋巴组织内细胞排列紧密 ,无间隙或间隙很小 ;细胞成份复杂多样 ,尤其在其淋巴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还有多量上皮性网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覆盖于淋巴组织表面的圆顶上皮中含有丰富的膜上皮细胞 (microfoldcell.M细胞 ) ,并常见肠道细菌附着于M细胞表面或被裹入其细胞内。结论 :兔圆小囊与其他肠相关淋巴组织 (PP)的结构有明显不同。
- 佘锐萍刘海虹贾君政宋俊霞刘玉如
- 关键词:圆小囊超微结构M细胞家兔
- 烧伤后肠相关淋巴组织调控因子基因表达与IgA浆细胞变化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烧伤后局部肠相关淋巴组织IL - 4、IL - 6与IgA浆细胞变化的关系。 方法 12 5只SPF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给菌组 (B)及给菌后烧伤组 (C) ;B、C组动物经口给入白色念珠菌 ,C组在给菌后 14d致以 2 0 %TBSAⅢ°烧伤 ,伤后 1、2、3d活杀取材。进行白色念珠菌粘附肠粘膜计数 ;计数肠固有层IgA浆细胞 ;观察IL - 4、IL - 6表达。 结果 1.伤后潘氏结中IL - 4表达下降、而肠固有层IL - 6水平高于伤前。 2 .伤后IgA浆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白色念珠菌粘附明显增加。 结论 烧伤后潘氏结中IL - 4表达减少造成IgA型浆细胞减少 。
- 白晓东肖光夏田学功
- 关键词:烧伤肠相关淋巴组织基因表达白介素-4白介素-6
- 二甲肼诱导Wistar鼠大肠癌与肠相关淋巴组织起源
- 1994年
- 本文研究了二甲肼(DMH)诱发Wistar鼠大肠癌的组织发生,150只鼠每周皮下注射DMH20mg/kg,共20周,50只鼠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24周时76只动物中有67只形成了130个肿瘤,另9只肉眼无肿瘤。130个肿瘤有76个(58%)起源于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30个(23%)源于平坦粘膜,22个(17%)不能确定其来源,仅2例源于腺瘤,而且各种类型的肿瘤均可来源于GALT,并且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所见残留淋巴滤泡的机率就越小,肉眼无病损的结肠标本组织学上可见滤泡旁或滤泡中不典型增生的腺体。我们推测DMH诱导大肠癌发生的第一步可能是GALT旁腺体不典型增生,随后该腺体移向滤泡中或滤泡增生包绕腺体,然后腺体向深层浸润并破坏滤泡,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
-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汪朱文吴清明
- 关键词:大肠癌发生学肠相关淋巴组织二甲肼WISTAR鼠
- 单色光对肉鸡肠相关淋巴组织发育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
- 李剑
- 关键词:单色光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褪黑激素肉鸡
- 参芪口服液及其与ND疫苗联用对雏鸡血清IgA与IFN-γ含量及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影响
- 尹宝华
相关作者
- 殷国荣

- 作品数:224被引量:58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弓形虫 刚地弓形虫 鼻内免疫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免疫小鼠
- 孟晓丽

- 作品数:95被引量:2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 鼻内免疫 STAG 免疫小鼠
- 冯小刚

-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鸡嗉囊 嗉囊 淋巴组织 发育 组织学
- 栾维民

- 作品数:122被引量:299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发育 T淋巴细胞 辽宁绒山羊 不同日龄 B淋巴细胞
- 佘锐萍

- 作品数:414被引量:1,38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抗菌肽 病理学观察 组织病理学 HEV 戊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