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肠嗜铬样细胞“的相关文章
细胞前列腺素E受体的表达和分布
2007年
目的明确细胞(ECL细胞)上前列腺素E(PGE)受体的表达类型和定位分布。方法分离纯化大鼠ECL细胞,观察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及4种PGE受体亚型(EP1、EP2、EP3、EP4)特异激动剂(分别为ONO-DI-004、ONO-AE_1-259、ONO-AE-248、ONO-AE_1-329)对ECL细胞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ECL细胞上4种PGE受体亚型。结果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以及ONO-AE-248(1×10^(-10)~1×10^(-7)mol/L)均能明显抑制ECL细胞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P值均<0.01),而ONO-DI-004、ONO-AE_1-259、ONO-AE_1-329在相同浓度下对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P值均>0.05)。RT-PCR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证明ECL细胞上同时有EP1和EP3的表达,前者的分布以胞核为主,而后者则主要分布于胞膜和胞质。结论ECL细胞同时表达EP1和EP3,两者的细胞内定位不同。EP3介导PGE对ECL细胞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的抑制作用。
何美蓉林劲秋宋于刚
关键词:肠嗜铬样细胞前列腺素E受体组胺
细胞前列腺素E受体表达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明确细胞(ECL细胞)上前列腺素E受体的表达类型。方法分离纯化大鼠ECL细胞,观察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及4型前列腺素E受体(EP1,EP2,EP3,EP4)特异激动剂对ECL细胞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的影响,以初步判断ECL细胞上前列腺素E受体的亚型。采用RT—PCR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ECL细胞上该前列腺素E受体亚型,以验证ECL细胞上是否确有该受体亚型存在。结果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以及EP3特异激动剂ONO—AE-248(10^-10~10^-7moL/L)均能明显抑制ECL细胞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而EP1,EP2及EP4特异激动刑在相同浓度下对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RT—PCR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一步证明ECL细胞上确有EP3的表达。结论ECL细胞上有EP3表达,该受体介导前列腺素E对ECL细胞胃泌素诱导的组胺分泌的抑制作用。
何美蓉林劲秋张绍荣宋于刚
关键词:肠嗜铬样细胞前列腺素E受体组胺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细胞的变化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的关系.方法:通过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ECL细胞形态、组氨酸脱羧酶(HDC)mRNA和组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内HDC阳性细胞率和胞质平均灰度值在制模术后第1日即开始降低,术后第6日达到最低,随后开始回升,术后第12日基本正常.胃黏膜内HDC mRNA表达在制模术后第1日开始降低,第3日最明显,第6日开始恢复,第9日后接近正常.制模术后胃黏膜内组胺含量也出现下调,以术后第6日为最低.结论:ECL细胞可通过减弱其合成组胺的功能。
何美蓉张绍荣宋于刚陈学清
关键词:胃溃疡肠嗜铬样细胞组胺
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组胺是壁细胞分泌胃酸最重要的刺激因子。胃内组胺主要来自 (ECL)细胞 ,因此ECL细胞在胃酸分泌调控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现就ECL细胞的分布、形态特征、组胺的合成分泌过程、组胺分泌的调控、ECL细胞增殖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何美蓉宋于刚
关键词:组胺壁细胞ECL胃内细胞研究
胃内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及功能测定
2000年
目的 体内研究已提示胃内 (ECL)细胞在调节胃酸分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以往由于缺乏分离、培养ECL细胞的方法 ,对它的生理调节、病理变化的研究受到了限制。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的消化 ,淘析法和颗粒梯度离心分离纯化ECL细胞。结果 经电镜 ,组胺含量测定 ,纯化率达 90 %~ 95 %。经锥虫蓝染色细胞成活率大于 95 %。分离纯化后的ECL细胞短期培养 2 4h后 ,胃泌素对ECL细胞的作用 ,经酶标免疫测定组胺分泌的EC50 为 3× 10 -10 mol/L。经BrdU掺入试验测定DNA增生的EC50 为 2× 10 -11mol/L。胃泌素受体拮抗剂L3652 66抑制胃泌素释放组胺的作用 (IC50 10 -8mol/L)。结论 ECL细胞在培养系统中生长良好 。
缪锟孙亮Tang LHModlin IM
关键词:肠嗜铬样细胞
幽门螺杆菌脂多糖对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 通过幽门螺杆菌(Hp) 的脂多糖抗原对体外大鼠细胞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Hp 改变胃酸分泌和黏膜增生的病理机制。方法 通过链球蛋白酶消化、淘析法和梯度离心分离出纯化率95% 、成活率> 90 % 的大鼠胃的细胞。短期培养后通过酶标免疫法,BrdU掺入试验分别测定细胞基础和刺激后的组胺分泌及DNA 增生。结果 脂多糖抗原刺激基础组胺的分泌(EC504 ×10-11 mol/L) ,同时显著增强胃泌素刺激组胺分泌的作用(EC50 10-10 mol/L)。生长抑素(10-12 mol/L)能完全抑制这些作用而胃泌素拮抗剂L365260 则无明显抑制作用。脂多糖抗原不能刺激细胞的DNA合成,但明显增强胃泌素对其DNA的合成(EC50 10-10 mol/L)。大杆菌的脂多糖抗原(10- 12 ~10 -6 mol/L) 对细胞的组胺分泌和DNA合成均无明显作用。结论 在体外,Hp 直接影响细胞的增生和分泌。高度提示脂多糖抗原同细胞的互相作用参于了Hp 感染引起的酸分泌异常和胃黏膜的病理改变。
缪锟孙亮LauraH.TangIrvinM.Modlin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脂多糖类肠嗜铬细胞
奥美拉唑近期治疗对细胞增生程度及类型的影响
1999年
(ECL)细胞是胃体粘膜内的主要内分泌细胞,与胃内酸度和血浆胃泌素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银染色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和不同疗程的奥美拉唑治疗后胃粘膜内ECL细胞密度及增生类型的变化,并探讨了其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54例十二指球部...
刘俊侯晓华张锦坤钱世玲
关键词:奥美拉唑肠嗜铬样细胞增生
抑酸治疗中胃黏膜内细胞的定量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探讨抑酸药物对(ECL)细胞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我们通过3组分别口服不同抑酸药物的十二指球部溃疡患者,定量地观察了抑酸治疗前后胃黏膜腺体内ECL细胞密度和空腹胃液pH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来源:124例十二指球部溃...
刘俊侯晓华张锦坤钱世玲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抑酸治疗胃粘膜肠嗜铬样细胞
激素与其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功能测定
1998年
体内的研究已经提示为的ECL细胞在调节胃酸分泌中起重要作用,但以往由于缺乏分离、培养ECL细胞的方法,因此对ECL细胞的生理调节、病理变化的研究受到了限制。本研究采用链霉蛋白酶的消化。
缪锟孙亮L.H.TangI.M.Modlin
关键词:肠嗜铬样细胞胃肠激素胃泌素链霉蛋白酶胃酸分泌免疫测定
1型胃细胞神经内分泌瘤2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总结1型胃细胞神经内分泌瘤(ECL-NE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1型胃ECL-NET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1型胃ECL-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型胃ECL-NET患者20例中,女性12例,男性8例;患者确诊时年龄为(52±12)岁。50%以上患者的肿瘤为多发、肿瘤长径<1 cm、分级为G1级、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发病部位位于胃体。19例患者中17例血清胃泌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抗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率为100%(20/20),抗内因子抗体(IFA)阳性率为15%(3/20)。结论1型胃ECL-NET多见于女性,好发部位为胃底和胃体,胃泌素、PCA及IFA等血清学标志物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疾病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因维生素B_(12)吸收障碍常导致其低于正常水平,同时也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吴超霞丁鹏张素珍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关作者

宋于刚
作品数:260被引量:1,02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生长抑素 脾虚证 胃泌素 大肠癌 胃肠激素
何美蓉
作品数:59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胃肠激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胃排空障碍 环氧合酶 胃溃疡
缪锟
作品数:20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肠嗜铬样细胞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洛赛克治疗
张锦坤
作品数:105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消化性溃疡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RAS基因
侯晓华
作品数:778被引量:6,667H指数:3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胃肠病 胃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