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9篇“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相关文章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癌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恢复指标、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状态焦虑量表(SAI)]、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之癌量表(QLICP-LI)]、免疫功能(CD3^(+)、CD4^(+)、CD8^(+))、应激反应[C 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结果:观察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离床活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UIS、SAI评分均降低,QLICP-L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MUIS、S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LICP-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D3^(+)、CD4^(+)均升高,CD8^(+)均降低,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CRP、Cor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癌患者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可减轻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
孙佳欢谢明晖
关键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肉瘤样内胆管细胞癌1例
2024年
该文报道了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收治1例肉瘤样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首次治疗后,经评估肿瘤进展,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目前患者仍在定期随访中。对于肉瘤样内胆管细胞癌治疗而言,定期随访和多学科治疗仍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张锦雄周瑶冯星辉耿冰冰陆骊工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肉瘤样肝动脉化疗栓塞病例报告
微波消融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细胞癌疗效的研究
谢金航
随机生存森林模型预测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2024年
目的采用随机生存森林算法分析影响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可切除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一线治疗为TACE的HCC患者636例,并按照7∶3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445)和验证集(n=191)。根据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指标及随访生存数据,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并评估2种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肿瘤负荷、年龄、基线G-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基线甲胎蛋白水平和白蛋白-胆红素分级是影响TACE治疗不能切除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的训练集1年、3年、5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82、0.796和0.791,验证集为0.750、0.766和0.766。随机生存森林模型训练集1年、3年和5年AUC为0.896、0.894和0.875,验证集为0.743、0.763和0.770。随机生存森林模型能将患者区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两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曲线显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的净获益优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结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是预测TACE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可靠工具。
杜琪殷欣任正刚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细胞癌预后模型
癌患者以参芪化瘀方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价值研讨
2024年
主要就癌患者应用参芪化瘀方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实施分析讨论。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1.01-2023年0.1治疗癌病人60名,分为参考组和探究组,随机数字表法确认组别以及所纳入患者具体例数,每组30名。参考组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探究组患者在行参考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参芪化瘀方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数据,涉及治疗效果项目数据、中医证候积分项目数据、功能指标项目数据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项目数据。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与参考组进行比较,探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组间实施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研究,治疗后,探究组各项证候积分相比参考组证候积分更低,P<0.05。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实施治疗后,相比参考组,探究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指标水平更低,P<0.05。2组患者之间的呕吐、腹泻、脱发、血小板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针对癌患者的治疗,参芪化瘀方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并且可以缓解症状,功能指标得到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学师张利超张强
关键词: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双艾”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双艾”(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癌的临床疗效,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单一组(60例,TACE治疗)和联合组(60例,TACE治疗+“双艾”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至需调整治疗方案或不良反应难以耐受为止,治疗2个月后进行复查,并随访1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肿瘤标志物、血液、功能指标,以及随访期间总生存期(OS)。结果与单一组比,联合组患者疗效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中甲胎蛋白(AFP)≥400μg/L的例数减少,且联合组少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均下降;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上升,但联合组的上升幅度均小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月后单一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联合组患者ALT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随访期间联合组的平均OS长于单一组(均P<0.05);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单一组患者AFP≥400μg/L的例数及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艾”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癌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延长总生存期,减轻对功能的损伤,安全性良好。
许海明胡永奎梁平钟腾猛陆炳站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中晚期肝癌
仑伐替尼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晚期癌运用仑伐替尼联合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晚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巴塞罗那(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外转移、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AF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的中位OS并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影响患者OS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6个月后,106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CR)、37例部分缓解(PR)、40例疾病稳定(SD)、29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34.90%,疾病控制率(DCR)为72.64%,随访截止至2024年6月1日,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14.82±3.71)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BCLC分期、Child-Pug分级、有无外转移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门静脉癌栓、不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OS作为因变量,将门静脉癌栓、NLR作为自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癌栓(HR:5.092,95%CI:2.533~14.971)、NLR(HR:4.172,95%CI:1.302~13.921)均是影响晚期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晚期癌患者的疗效较好。门静脉癌栓、NLR是影响晚期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周延平杜峰王帅
关键词:肝癌晚期肝动脉化疗栓塞预后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细胞癌的近远期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细胞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胞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功能、血清AFP水平、生存期、安全性等。结果治疗治疗组患者CR+PR比例高于对照组为90.00%(27/30)比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P=0.028);治疗6周后ALT为(40.92±6.09)U/L,低于对照组的(46.33±8.13)U/L;治疗9周后血清AFP水平对照组为(153.25±42.23)μg/L,高于治疗组的(74.61±18.29)μg/L;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2.41±2.88)个月,总生存期为(34.18±5.77)个月,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4.17±3.14)个月,总生存期为(21.68±5.36)个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动脉化疗栓塞细胞癌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
钱叶强高路余春来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
原发性癌术后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
2024年
研究术后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癌患者的生存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我们选取在2021年10月一直到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入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癌手术切除患者,按照等量随机划分的需求,将其分为两组,即术后行TACE组(20例)和未术后行TACE组(20例),然后根据后续的记录,评估患者的效果。结果 在整个研究随访阶段,结果显示术后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组有8例患者出现死亡事故,12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时间为(14.2±3.6)个月,复发率指数占比为60%;而未术后行TACE组有14例患者死亡,16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时间为(10.3±2.9)个月,复发率为80%(P<0.05)。在后续的一个多因素分析环节中,也进一步表明了术后行TACE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癌术后行TACE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也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韩坤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肿瘤复发
黄芪多糖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细胞癌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黄芪多糖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细胞癌的疗效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研究分析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联合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
李春
关键词:TACE治疗黄芪多糖肝细胞癌M2型巨噬细胞

相关作者

夏景林
作品数:105被引量:779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肝肿瘤 肝癌 肝细胞 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胡鸿涛
作品数:120被引量:4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CT引导 微波治疗 化疗栓塞 肝动脉化疗栓塞
龚高全
作品数:90被引量:59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肝癌 门静脉 恶性梗阻性黄疸
饶荣生
作品数:74被引量:32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临床疗效 肝癌
李小军
作品数:24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切除术 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