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6 篇“ 肛门畸形 “的相关文章
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在新生儿肛门 畸形 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4年 旨在对新生儿肛门 异常形态手术之后,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以家庭照顾者的需求为核心导向的持续性护理措施的成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肛门 畸形 手术的众多新生儿中随机地精选出70名。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每一个组均有35名患者。对照组将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而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延续性护理。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细心护理和关照之后,我们进行了比较。详细评估并对比这两类护理者在护理领域所掌握的知识深度、技能水平以及他们所承受的焦虑程度。此外,还将关注和分析这些护理者所照顾的新生儿患者,在出院后六个月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频率以及再次住院需要性的统计数据,并且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无显著差异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结果 在经历了为期两个月的系统性护理培训之后,我们注意到实验组中的家庭照护者在关于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评估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表现出了更加优越的成绩。数据比对的成果展示了一种显著的、明显不同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结论 在对新生儿进行肛门 畸形 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以家庭照护者的特定需求为核心导向的持续性护理模式显示出了相当优越的效果,它能够显著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效降低因相关问题需要二次入院治疗的可能性。 高姝娜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童趣化诱导结合正向暗示对小儿直肠肛门 畸形 术后排便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及肛门 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童趣化诱导结合正向暗示对小儿直肠肛门 畸形 术后排便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及肛门 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直肠肛门 畸形 术后大便失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童趣化诱导结合正向暗示。比较两组患儿的排便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Rintala肛门 功能评分、肛管直肠压力(肛管平均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Version,PedsQL 4.0)得分及患儿家属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得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排便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Rintala肛门 功能评分、肛管平均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edsQL 4.0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ZBI得分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童趣化诱导结合正向暗示可有效提高小儿直肠肛门 畸形 术后排便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肛门 功能恢复,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缓其照顾者负担。 谢婧 王芳芳 卞秀欣关键词:依从性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00例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长,出院前调查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患儿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长,也可促进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贺成玲 徐晓丽 颜小娟关键词: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加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一种小儿直肠肛门 畸形 术后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直肠肛门 畸形 术后体位垫,包括体位垫上体、操作开孔和上支板,所述体位垫上体的内壁设置有内槽,且内槽的内侧设置有底垫,所述操作开孔安装于底垫的右侧,且操作开孔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带体,所述连接带体的右侧连... 张良慧 高林 孟红艳文献传递 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在新生儿肛门 畸形 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在新生儿肛门 畸形 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肛门 畸形 术的90例新生儿及家庭照护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4例新生儿及家庭照护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常规护理+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的46例新生儿及家庭照护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家庭照护者对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者护理知识、护理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肛门 畸形 术采用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 孙瑞丽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再入院率 1例先天性结直肠肛门 发育缺陷性疾病——肛门 畸形 合并巨结肠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2021年 先天性肛门 直肠畸形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肛门 、直肠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位居新生儿消化道畸形 之首,其发病率为1/5000~1/1500,但同时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却十分少见,有学者曾报道其发病率为1/250000~1/75000^([1-3])。HSCR是由于某一肠段的肠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该神经所支配肠段的蠕动收缩功能丧失,病变肠段近端结肠由于肠内容无法排出而被动继发性扩大,故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HSCR发病率为1/5000~1/2000,仅次于肛门 直肠畸形 ,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第二位^([4]),男女比例为(3~4):1,且其有遗传倾向^([5])。 刘访 苏丹 张恒 鲜振宇 任东林关键词:肠肌间神经丛 巨结肠 近端结肠 病例报告 直肠肛门 畸形 腹腔镜下肛门 成形术术后患儿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3 2020年 总结138例新生儿直肠肛门 畸形 行腹腔镜下肛门 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中及术后给予综合保温措施,避免术后低体温发生;加强肛门 切口护理,妥善固定各类导管,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肛门 局部形态及皮肤黏膜,保持肛门 局部清洁干燥,预防直肠回缩、直肠黏膜外翻、肛周狭窄和大便失禁,促进切口愈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变化,重点关注腹部体征,合理选择抗生素,预防腹腔感染;同时嘱出院后规律护肛。经治疗和护理,本组患儿生命体征正常,病情稳定,于术后7~12 d出院,1例大便失禁的患儿于术后1年恢复排便功能,并继续扩肛治疗。 赵杭燕 陈朔晖 黄寿奖关键词:患儿 直肠肛门畸形 腹腔镜 肛门成形术 并发症 腹腔镜辅助与后矢状入路肛门 直肠成形术治疗合并泌尿系统瘘的男性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辅助和后矢状入路两种术式治疗合并泌尿系统瘘的男性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ARM)中的并发症及疗效,并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了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1例合并泌尿系统瘘的ARM的男性病例。其中腹腔镜辅助肛门 成形术治疗21例(以下简称LAARP组),后矢状入路肛门 成形术治疗30例(以下简称PSARP组)。合并直肠膀胱瘘13例,合并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25例,合并直肠尿道球部瘘13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在二期肛门 成形术期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 直肠功能评价。结果两组病例资料在随访时间、疾病种类分布、骶骨比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ARP组在二期手术期间的术中出血量更少(14.77±6.02 mL vs. 20.33±5.56 mL)、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0.24±2.21天vs. 14.13±2.43天)、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更高(33.3%vs. 6.67%)、合并直肠膀胱瘘的手术时间(2.37±0.35 h vs. 2.76±0.26 h)和合并尿道前列腺部瘘的手术时间(2.10±0.26 h vs.2.53±0.31 h)更短、合并尿道球部瘘的手术时间(3.30±0.46 h vs. 2.34±0.39 h)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5),在肛门 直肠功能评价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男性合并泌尿道瘘的先天性肛门 直肠畸形 是一种创伤更小、安全可靠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合并直肠膀胱瘘和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的病例,但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较高,在是否适合治疗合并直肠尿道球部瘘的病例方面存在争议。 吴德超 刘磊关键词:儿童 腹腔镜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腹腔镜下肛门 直肠成形术治疗小儿高位直肠肛门 畸形 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肛门 直肠成形术治疗小儿高位直肠肛门 畸形 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位直肠肛门 畸形 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后矢状入路肛门 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肛门 直肠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肛门 功能评分优良率(Kelly肛门 功能评分法)、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直肠肛管测压(最大肛管静息压、静息非对称指数和肛管高压带长度)结果。结果:观察组肛门 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最大肛管静息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静息非对称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肛门 直肠成形术治疗小儿高位直肠肛门 畸形 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肛门 功能,且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赵庆元腹腔镜辅助与后矢状入路肛门 直肠成形术治疗男性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和后矢状入路三期肛门 直肠成形术,在治疗合并泌尿道瘘的男性先天性直肠肛门 畸形 中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深圳市儿童医院从2012年1月年至2015年12月年收治的51例合并泌尿系统瘘的... 吴德超关键词: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腹腔镜技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陈小岚 作品数:70 被引量:156 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并发症 肛瘘 会阴切除术 肛管直肠癌 手术 李正 作品数:73 被引量:288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肛门直肠畸形 儿童 无肛畸形 汤绍涛 作品数:284 被引量:926 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道闭锁 先天性巨结肠症 腹腔镜辅助 先天性巨结肠 李龙 作品数:734 被引量:2,854 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小儿 儿童 胆道闭锁 治疗小儿 詹江华 作品数:284 被引量:770 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肝移植 小儿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