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3篇“ 罗大佑“的相关文章
罗大创作的流行歌曲分析 ——以个人音乐会选曲为例
罗大的流行歌曲创作集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品数量多达上百首,歌词凝练深刻,旋律悦耳动人,风靡海峡两岸。他在创作中先锋性的加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刻画,歌词中饱含人文关怀的同时又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华语乐坛掀起了一阵...
孟一静
关键词:罗大佑流行音乐音乐形态演唱分析
流行音乐代际叙事:罗大、周杰伦、后周杰伦世代研究
我国流行音乐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大众为“同一首歌”沉醉与狂欢的盛景到近年来展现出的创作与欣赏群体的趣缘圈层分化、派别林立之景的转变。这种转变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至今的流行音乐整体景观样貌的缓慢发展和演变过...
韩旭
关键词:文化研究周杰伦罗大佑
罗大与鲍勃·迪伦歌词创作比较研究
2021年
同为声名显赫的唱作人,鲍勃·迪伦和罗大文艺创作的音乐性毋庸置疑,但其歌诗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与研究。从二者词作所表现出相同的民间立场和诗性特质以及不同的哲学蕴含出发,解读他们在歌词创作中对底层身份的认同、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和对通俗化口语的使用,结合其歌词本身的诗性特质与文化内涵的诗意表达,可以窥见当代美国人接受和预测“变”的积极态度,也能觉察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思想中“不变之变”哲理的深刻把握,有助于重新感受东西方歌诗传统与现代发展的契合与歧异。
吴群涛杨月妮
关键词:罗大佑鲍勃·迪伦民间立场歌诗哲学思想
罗大歌词中的辞格运用探究
2020年
罗大创作的上百首歌曲,不仅深受七零后至九零后的喜爱,很多零零后也很喜欢,影响非常广泛.罗大填写的歌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不仅善于运用比喻、比拟、移就等修辞格,还常常将这些辞格综合运用,以增强其歌词的表达效果.本文以罗大所填歌曲的歌词为研究对象,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歌词中修辞格的运用.
卢恩兰
关键词:罗大佑歌词辞格
罗大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研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罗大歌曲为代表的校园民谣独树一帜,形成大众的共享文化基础、传播模式、独特的表演、常态的社会对话、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他的作品超出了一般流行歌曲通俗流畅的概念,甚至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罗大是中国流...
何韦
关键词:罗大佑
文献传递
罗大歌词艺术研究
罗大是当代华语流行音乐乐坛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华语流行歌曲独具特色,故被称为“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纵观罗大的音乐生涯,他被赋予这样的称号不无道理。流行音乐在娱乐大众之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对社...
易明镜
关键词:流行音乐歌词创作
罗大情歌的日常生活话语研究
有华语乐坛“流行音乐教父”之称的罗大,是台湾乃至整个华人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情歌讲述爱情却又不拘于爱情,书写日常生活却又超越日常本身,内涵复杂。本论文尝试从日常生活话语的角度对罗大的情歌进行整体把握,旨在研究...
罗晗丹
关键词:罗大佑审美特点
被时代遗忘的罗大
2017年
两个月前,罗大默默开通了微博,为新专辑《家川》的发行创建交流平台。一个月前,在全亚洲发片记者会上.他用起了视频直播,还在现场玩呆萌自拍.搭配着大猫耳朵和红领结。
eleven
关键词:罗大佑遗忘视频直播专辑
被时代遗忘的罗大
2017年
有些重量级,我们不需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挂念,甚至没读过的人一定多于读过的,但它们就在那里,没有人可以绕过它们,更没有人可以轻视它们。
eleven
关键词:罗大佑遗忘重量级
浅议罗大时期校园民谣“传播的仪式观”
2017年
"传播的仪式观"是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经典理论,他将传播看成一种仪式,包含文化、传播、仪式、对话、社会五个层次的相互作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罗大歌曲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异军突起,形成群体性的共享文化基础、传播模式、独特的表演范式、常态的社会对话,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与"传播的仪式观"精神契合。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论述罗大时期校园民谣的传播仪式观。
周野
关键词:流行音乐

相关作者

任丽华
作品数:11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分析 中国流行音乐 校园歌曲 歌剧艺术 莫扎特
吴亚明
作品数:3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人民日报社
研究主题:台湾民众 台湾人 台湾经济 环保 变黄
郑廷鑫
作品数:22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
研究主题:二道桥 寻常 中国人 罗大佑 年轻人
李皖
作品数:2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研究主题:中国歌曲 现代歌曲 散文 罗大佑 文学作品
杨竞南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传唱 选秀活动 罗大佑 网络歌曲 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