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7篇“ 缝线固定“的相关文章
- 手术缝线固定器
- 一种手术缝线固定器,适用于设置于套管的开口,并适用于固定自所述套管的开口穿出的至少一手术缝线。所述手术缝线固定器沿固定器轴线延伸且具有插入段及固定段。所述插入段适用于插入所述套管的开口且朝向所述套管逐渐变细。所述固定段具...
- 崔士立陆鹏举
- 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tibial spine avulsion fracture,TSA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8~14岁,平均9岁;左侧5例,右侧6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2例。定期复查随访观察患儿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情况及并发症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评价患肢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随访时间5~28个月,平均(17.7±8.8)个月,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并发症。所有患者X线检查均显示骨折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1周。无再移位、畸形愈合、不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2例(屈曲约0°~110°)。所有患儿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阴性,X线未见骨骺损伤,无疼痛及僵硬等并发症,能完成日常生活自理及体育活动。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32(25,37)分提高到100(98,100)分(Z=2.937,P=0.003),IKDC评分从术前30(22,35)分提高到100(95,100)分(Z=2.943,P=0.003)。结论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TSAF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损伤小、复位好、固定牢固可靠、利于早期康复、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是治疗该骨折的有效方法。
- 张浩凯朱丹江王强宋宝健冯伟文玉伟
- 关键词:关节镜缝线胫骨骨折
- 一种皮内缝合缝线固定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皮内缝合缝线固定装置,其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皮内缝合缝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壳和第二夹壳;第一夹壳和第二夹壳通过卡接件卡接;下槽设于第一夹壳的顶壁上;第一橡胶块固定连接于下槽的槽壁内;上槽设于第二夹壳的底...
- 李吉良贺小英晋国营
- 微创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技术的要点
- 2024年
-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广泛开展,IOL脱位已成为眼科常见病。对于IOL脱位的病例,微创、简便且可靠地固定脱位的IOL是IOL固定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就微创IOL固定术的发展进行梳理,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的心得和体会,对微创无巩膜瓣IOL缝线固定技术进行介绍。
- 金海鹰娄炜章尧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脱位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巩膜缝线固定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巩膜缝线固定置换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手术治疗中远期IOL脱位的手术前后比较,评价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22年3月—2024年3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中远期IOL脱位患者19例(23眼),行巩膜缝线固定置换后房型IOL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角膜内皮计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1个月~1年的随访,患者术后的UCVA、BCVA均较术前提高(P<0.05),IOP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巩膜缝线固定置换后房型IOL手术对中远期IOL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赵慧玲葛娴许哲徐雯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脱位巩膜缝线固定
- 改良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的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 张宝月
- 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与栓桩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与栓桩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8月至2024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根据固定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钢丝内固定)和观察组(33例,栓桩缝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估表(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前,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3/33)与对照组(15.62%,5/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钢丝内固定治疗,关节镜下栓桩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仅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
- 王跃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手术钢丝内固定
- 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常规缝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负重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均增加,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较对照组[19.57%(9/4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高山洪白明亮周豪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 缝线固定器及缝合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缝线固定器和缝合器。其中,该缝线固定器包括主杆体,主杆体具有缝线固定端;引线夹,所述引线夹转动设于所述缝线固定端,所述引线夹形成走线通道,所述引线夹还设有与所述走线通道连通的勾线孔;以及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
- 何志远
- 镜下改良双“8”字缝线固定II型胫骨棘撕脱骨折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双“8”字双隧道治疗Meyers-MckeeverⅡ型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5月应用关节镜下改良双“8”字双隧道线袢固定Meyers-MckeeverⅡ型胫骨髁间嵴骨折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18.5±6.9)个月,随着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VAS评分显著降低[(6.8±0.8),(2.3±0.5),(0.9±07), P<0.001],Lyshol评分[(51.9±4.2),(81.3±1.4),(91.2±2.0), P<0.001]、IKDC评分[(53.4±2.9),(79.7±2.8),(89.5±2.4), P<0.001]、ROM [(67.6±1.1)°,(102.2±3.8)°,(124.1±1.0)°, P<0.001]均显著增加,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骨折复位全部为优,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2±0.8)周。[结论]关节镜下改良双“8”字双隧道治疗Meyers-MckeeverⅡ型胫骨髁间嵴骨折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手术疗效满意。
- 董伟谷源林颜军尧丛晓明王晓明
- 关键词:关节镜骨折固定术胫骨髁间嵴骨折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刘宁

- 作品数:143被引量:3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后交叉韧带
- 刘玉强

- 作品数:47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撕脱骨折 踝关节 胫骨 缝线固定治疗
- 陈崇民

- 作品数:100被引量:25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沈阳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 林振德

- 作品数:177被引量:1,125H指数:17
-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体 植入术
- 吕勇

- 作品数:115被引量:4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近视 白内障 角膜塑形镜 形觉剥夺性近视 眼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