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篇“ 绿岩型“的相关文章
桂西百定辉绿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被引量:1
2023年
百定金矿位于广西田东县北部,为与辉绿岩类关系密切的微细粒浸染金矿床,在桂西地区亦被称为辉绿岩金矿床。针对本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前期研究较少,通过研究百定金矿区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以及找矿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褶皱与断裂构造的组合控矿,矿区处于“背斜加一刀”的有利成矿构造空间;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主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矿区找矿潜力较大,并提出3个找矿靶区。研究成果为下一步金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周普红周辉李斌夏路路韦柳成
关键词: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加拿大魁北克省Abitibi绿岩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以Joe Mann金矿为例
Abitibi绿岩带位于太古代Superior克拉通南部,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太古代绿岩地体,也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变质岩地体之一,发育众多金属矿床。本文主要内容是对Abitibi绿岩带东北部Chibougamau地...
王罗建
关键词:绿岩型金矿
“蛇绿岩”锰矿——一种新类锰矿床
1.我国锰矿床类划分在我国锰矿床的勘查和研究中,由于不同研究者工作目的和对矿床成因认识的不同,先后出现了多种锰矿床分类方案。20世纪50年代,一些矿床学家首次提出我国锰矿床可以分成沉积和风化2类。至20世纪80年代...
晁文迪陈贺起张振福张志华舒旭王蕾
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与蛇绿岩铬铁矿床成因机制探讨
<正>1研究现状蛇绿岩铬铁矿床是世界上两大类原生铬铁矿床之一,是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铬的主要来源,其成因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科学问题。早期"岩浆熔离学说"认为含铬矿浆与硅酸盐岩浆不混熔发生熔离形成[1-2],没有涉及成矿...
史仁灯杨经绥黄启帅龚小晗
文献传递
绿岩铬铁矿床形成条件的热力学限定 ——以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为例
铬铁矿作为生产不锈钢产品的重要原料,影响着国民生产和经济。我国已探明的铬铁矿储量仅占世界的千分之一,铬铁矿的找矿工作日益紧迫。想要顺利的找到铬铁矿首先要了解铬铁矿的成矿原理,铬铁矿最早被归结为岩浆矿床,其中蛇绿岩铬铁...
崔婕
关键词:方辉橄榄岩热力学计算
文献传递
田林县八渡地区辉绿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探究
2019年
近些年来桂西发现多处辉绿岩金矿。矿床的产出在空间上与基性岩有密切关系,金矿体赋存于基性岩体内或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八渡地区地处特提斯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成矿有利。根据该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已知矿床(体)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地区还具找该类矿床的良好找矿潜力。
马坚高马水满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潜力
绿岩铬铁矿床包壳纯橄榄岩中的流体过程印记:来自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罗布莎和泽当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和橄榄石晶体化学证据被引量:7
2019年
岩浆矿床一般认为是岩浆分异的产物,因为这类矿床通常缺乏强烈的近矿围岩蚀变。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被认为是一种典的岩浆矿床,流行的成因模包括岩浆通道模和熔体-岩石反应模。深部晶体群的大量发现,表明铬铁矿成矿系统不是一种理想系统,而是至少由两类子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动力系统。因此,流行模不再适用,必须构建能够整合新证据的成因模。这类矿床的典地质特征是具有从方辉橄榄岩围岩经包壳纯橄榄岩到铬铁矿石的分带,且包壳纯橄榄岩与铬铁矿之间为渐变接触关系,包壳纯橄榄岩与方辉橄榄岩之间既可以为渐变接触关系,也可以为截然接触关系或侵入接触关系。因此,阐明纯橄榄岩的成因是理解豆荚状铬铁矿形成机制的关键。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罗布莎和泽当两个代表性超镁铁质杂岩体的新观察揭示:(1)包壳纯橄榄岩的出露宽度变化于厘米级到百米级,但岩石具有均匀的细粒结构,流行模难以解释;(2)包壳纯橄榄岩可以划分为至少两种构造类:块状纯橄榄岩和片理化纯橄榄岩,暗示了纯橄榄岩形成过程的多阶段特点;(3)包壳纯橄榄岩主要由变晶橄榄石组成,仅含有少量由熔体或流体析出的橄榄石晶体;(4)与方辉橄榄岩相比,包壳纯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高MgO、Cr2O3、CaO和低MnO、Al2O3的特点,展示了矛盾的晶体化学特征;(5)邻近铬铁矿体的纯橄榄岩中常见反豆状结构,类似于多相稀释流体流体制中紊流产生的中尺度结构。上述看似矛盾的证据表明包壳纯橄榄岩的形成过程有大量深部流体的参与,因而流体过程可以作为构建一个新的整合模的基础。据此,文中提出一个熔体-流体流模,其基本机制是溶解-沉淀反应Opx+Fluid→Ol±Sp±Cpx±Pl±SiO2(fluid),而基本前提则是深部还原流体的持续供给和熔体-流体流的快速上升�
罗照华江秀敏刘晓李重吴宗昌井文超
关键词:豆荚状铬铁矿橄榄石
Ophiolite-Hosted Diamond: A New Window for Probing Carbon Cycling in the Deep Mantle被引量:13
2019年
As reported in our prior work, we have recovered microdiamonds and other unusual minerals, including pseudomorph stishovite, moissanite, qingsongite, native elements, metallic alloys, and some crustal minerals (i.e., zircon, quartz, amphibole, and rutile) from ophiolitic peridotites and chromitites. These ophiolite-hosted microdiamonds display different features than kimberlitic, metamorphic, and meteoritic diamonds in terms of isotopic values and mineral inclusion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light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implies that the material source of ophiolite-hosted diamonds is surface-derived organic matter. Coesite inclusions coexisting with kyanite rimming an FeTi alloy from the Luobusa ophiolite show a polycrystalline nature and a prismatic habit, indicating their origin as a replacement of stishovite. The occurrence in kyanite and coesite with inclusions of qingsongite, a cubic boron nitride mineral, and a high-pressure polymorph of rutile (TiO2 II) point to formation pressures of 10–15 GPa at temperatures^1300℃, consistent with depths greater than 380 km, near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MTZ). Minerals such as moissanite, native elements, and metallic alloys in chromite grains indicate a highly reduced environment for ophiolitic peridotites and chromitites.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diamonds in ophiolitic peridotites and chromitites suggests that the oceanic mantle may be a more significant carbon reservoi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ese ophiolite-hosted diamonds have proved that surface carbon can be subducted into the deep mantle, and have provided us with a new window for probing deep carbon cycling.
Dongyang LianJingsui Yang
关键词:DIAMONDCOESITESTISHOVITEMANTLE
安徽栏杆地区辉绿岩原生金刚石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8
2018年
安徽栏杆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南缘,该区新元古代地层中发育含原生金刚石的辉绿岩.不同于山东蒙阴和辽宁瓦房店金刚石容矿岩石为金伯利岩,栏杆地区金刚石容矿岩石为基性岩,这在我国尚属首例.对栏杆地区金刚石展开了形态学、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研究,并对金刚石容矿岩石进行了岩相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栏杆地区金刚石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金刚石光泽,高硬度,晶形良好,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粒径0.1~0.5mm,集中在0.2~0.35mm,在1332cm^(-1)出现典金刚石拉曼谱峰.金刚石红外光谱中出现1130cm^(-1)谱峰,未出现1282cm^(-1)和1175cm^(-1)谱峰,为Ib金刚石.岩相学结果表明金刚石容矿岩石为辉绿岩.斜锆石SIMS Pb-Pb定年结果表明辉绿岩形成年龄为912~914Ma,代表了区域上一期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作用事件,该期事件形成了栏杆地区原生金刚石.栏杆地区橄榄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熔岩中捕获了含金刚石的辉绿岩角砾,导致岩石中含有极少量的金刚石.
朱仁智倪培马玉广盛中烈丁俊英王国光管申进
关键词:原生金刚石矿物特征辉绿岩
新疆北部蛇绿岩铬铁矿中“淡色微粒包块”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18年
新疆北部是我国蛇绿岩铬铁矿的重要产区,发育有萨尔托海、鲸鱼、唐巴勒、萨雷诺海、洪古勒楞,以及清水等中、小矿床多处。文章在对上述矿区及相邻蛇绿岩带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地区地幔岩中发育有镁铁-超镁铁质"淡色微粒包块"(PMM)。对其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表明,包块的主要岩性为镁铁-超镁铁岩,具体岩石类有玻基(橄榄)玄武质岩类、辉长辉绿质岩类,以及辉石岩等超镁铁岩,并普遍发育以透辉石-钙铝榴石-绿泥石-蛇纹石化等为组合的异剥钙榴岩化蚀变。初步认为,PMM可能为早期洋壳的碎块被地幔高度部分熔融产生的超基性岩浆捕虏并发生反应所致。该发现与研究对于认识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和地幔的岩浆作用过程,以及对于豆荚状铬铁矿的找矿预测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王玉往解洪晶郭博然石煜周国超
关键词:豆荚状铬铁矿蛇绿岩新疆北部

相关作者

杨经绥
作品数:451被引量:5,505H指数:5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铬铁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榴辉岩
牛耀龄
作品数:45被引量:52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橄榄岩 岩浆作用 铬铁矿 绿岩型
郭原生
作品数:34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白银厂矿田 超基性岩 早古生代 地质意义
张仲明
作品数:40被引量:35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绿岩 金刚石 铬铁矿 地幔橄榄岩 地幔
徐向珍
作品数:76被引量:59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幔橄榄岩 蛇绿岩 铬铁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