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1篇“ 结肠吻合术“的相关文章
开腹探查+回盲部切除+小肠结肠吻合术
2024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由于病程发展中常伴随穿孔、梗阻、肠瘘和脓肿等并发症,手干预仍然是最佳的治疗选择。本视频详细展现了对一例患病8年、既往曾行肠穿孔手和造口还纳的31岁男性患者施行开腹探查+回盲部切除+小肠结肠吻合术的手全过程:原切口进入腹腔;分离粘连肠管;修补受累肠管内瘘口;完全游离吻合口;离断吻合口远端肠管;从右侧结肠旁沟向左侧游离盲肠;离断小肠;将小肠与结肠行端端吻合;关闭系膜裂孔;留置引流管,关闭腹腔。
丁召李翊徐天天
关键词:克罗恩病
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切口吻合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对比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切口吻合术在右半结肠癌(right-sided colon cancer,RCC)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3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吻合术,n=52)和对照组(腹腔镜+辅助切口吻合术,n=51)。比较两组手相关情况(手时间、吻合时间、辅助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疼痛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肿瘤清除相关指标(miR-192、miR-23a),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肠梗阻、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渗血、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手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吻合时间长于对照组,辅助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均P<0.05)。前,两组血清NGF、PGE2、NPY、Gln、DAO、DL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第7天,两组血清NGF、PGE2、NPY、DAO、DLA水平均高于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Gln水平均低于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前,两组血清miR-192、miR-23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第7天,两组血清miR-192表达水平均高于前,miR-23a水平均低于前(均P<0.05);但两组血清miR-192、miR-23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第1、第3、第7天,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后第1个月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切口吻合术相比,全腹腔镜右半结肠
何智勇齐晟曾东张建成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胆囊结肠吻合术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背景: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胆汁酸分泌或排泄障碍而形成严重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发展为终末期肝病。胆汁分流可有效阻断肝肠循环,改善胆汁淤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胆囊结肠Y型吻合胆汁分流...
李倩青
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治疗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体外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n=30)通过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50)通过体外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时间(123.9±34.6)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8.96±0.31)个、住院时间(11.98±0.29)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1.283、1.122,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肠结肠吻合时间(13.65±0.21)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3±0.06)d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9、51.091,P<0.05),中出血量(83.16±1.20)mL、后疼痛评分(4.65±0.12)分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29、62.252,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疼痛明显缓解、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回肠结肠吻合,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安全性高。
段军杨军邓少华罗娟
关键词:安全性
通腑汤对结肠吻合术后大鼠小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中NO含量、iNOS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是胃肠动力出现障碍的一种以非机械性梗阻为特征、胃肠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肠动力紊乱综合征。胃肠神经功能平衡失调是其机制之一,胃肠电活动减弱,平滑肌细胞收缩受到抑制,胃肠平滑肌处于舒张的相对静止状态,进而产生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排便困难等,可进一步发展为早期后肠梗阻[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的气体信号分子。N0作为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神经递质,在维持胃肠道正常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NO浓度的大小影响胃肠功能,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关系紧密,因此胃肠组织NO的含量可能是PGD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该研究方向成为关注热点。临床上对PGD多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采用改善胃肠道微循环、维持胃肠道生态平衡等治疗,虽然针对性强,但措施单一、治疗局限[2]。
张平姚成礼谭琰姚贵宾
关键词:通腑汤结肠组织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和结肠吻合术治疗直肠癌被引量:2
2019年
腹腔镜结肠吻合术经肛门标本提取并不需要剖腹手,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手方式。但是目前经肛门标本提取引起的肿瘤溢出和大便失禁的风险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对直肠癌腹腔镜结肠吻合术经肛门与经腹标本提取的肿瘤和功能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肛门直肠标本提取对患者的影响。2012年至2017年期间,本院有2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切除缝合吻合术。122例患者的直肠标本经肛门提取,98例患者经腹腔提取。研究圆周切除边缘、直肠系膜内分级、局部复发、生存期和功能结果。死亡率为0.45%,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7%。阳性切除边缘率为9.09%,直肠系膜完全切除79.09%,亚完全切除11.81%,不完全切除9.09%。随访51个月后,局部复发率为4.55%,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18%和70.00%。评分为6 (范围0~20)。经肛门与经腹提取组的死亡率、发病率、周缘切除边缘、直肠系膜分级、局部复发率(4.10%vs 5.10%, p=0.98)、无疾病存活率(71.82%vs 68.18%, p=0.63)无差异,得分也相似(6 vs 6, p=0.92)。经肛门直肠标本提取不影响腹腔镜手治疗低位直肠癌后的肿瘤学和功能结果,并且有可能达到保护腹壁的效果。
黄贵和易应松鲍刚陆咏江
关键词:结肠吻合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
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ileorectal anastomosis,IRA)和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ileosigmoidal anastomosis,IS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采取的手方式分为IRA组和ISA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后住院时间、止泻剂应用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后随访3、6、12及24个月时对2组患者的日排便次数、Wexner便秘评分、肛门失禁评分、胃肠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腹痛频率评分和腹胀频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1) IRA组23例,ISA组22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便秘时间、胃肠传输试验阳性滞留的结肠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组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和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IRA组比较,ISA组的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止泻剂使用率相对较低(P<0.05)。(3)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后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均较前明显改善,在后第3、6、12个月时IRA组的日排便次数均明显多于ISA组(P<0.05),至后第24个月时2组基本接近正常;Wexner便秘评分、肛门失禁评分、胃肠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腹痛频率评分及腹胀频率评分在后不同时相时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后ISA和全结肠切除后IR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均安全及有效,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选择,在严格把握指征的前提下,ISA优势更明显。
张晓微马振南孙威江洋深礼巍贾翼杨萱徐志强马帅宋财立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除术
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伊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2例STC患者,根据手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观察组予以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统计两组手后情况(中出血量、手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功能(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生活质量(GIQLI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时长、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9%(5/41),低于对照组36.58%(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可降低STC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宋长伟
关键词:结肠次全切除慢传输型便秘
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是全球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最常见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报告,我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40万例,年死亡率上升至16.83/10万。其5年总生存率为65%,10年总生存率为58%,手切除原发肿瘤灶仍是...
方健
关键词: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分析
针刺对结肠吻合术后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表达和结肠组织一氧化碳及血红素氧合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结肠吻合术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s)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表达和结肠组织一氧化碳(CO)及血红素氧合酶(HO)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胃肠动力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结肠吻合术造模,每组分后3、5、10d3个时段,共9个亚组,每亚组10只。针刺组于后次日予针刺干预,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留针15min,1次/d。记录后首次排便时间,计算各时段小肠推进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c-kit表达,用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CO含量,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HO-1、HO-2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肠推进率下降(P<0.05);c-kit表达水平减少(P<0.05);后3、5d结肠组织CO含量和HO-1活性升高(P<0.05),后恢复正常;后3d结肠组织HO-2活性升高(P<0.05),而后5、10d HO-2活性降至低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后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c-kit表达水平增加(P<0.05);后3、5d结肠组织CO含量和HO-1活性降低(P<0.05);后3d结肠组织HO-2活性降低(P<0.05),而后10dHO-2活性升高(P<0.05)。与后3d比较,模型组及针刺组后5d亚组小肠推进率升高,c-kit表达水平增加,结肠组织CO含量和HO-1、HO-2活性均降低(均P<0.05);与后5d比较,模型组后10d亚组小肠推进率升高,c-kit表达水平增加,结肠组织CO含量和HO-1活性均降低(均P<0.05)。结论:针刺能降低结肠组织CO含量和HO-1、HO-2活性,升高c-kit表达水平,促进后ICCs修复,进而改善后胃肠动力。
邓晶晶袁青汪满霞杨益宗
关键词:针刺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

相关作者

邓晶晶
作品数:28被引量:266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胃肠动力 肝硬化 腹部术后 电针
黄炯强
作品数:108被引量:4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胃癌 老年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胡明
作品数:44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 缓释氟尿嘧啶 腹腔植入 老年
秦有
作品数:84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疲劳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 术后疲劳综合征 疗效
袁青
作品数:92被引量:831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靳三针 针刺 针灸疗法 儿童自闭症 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