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2篇“ 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文章
- 经济周期波动对信用评级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债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 2024年
- 文章基于中国债券市场背景,使用2008—2021年的非金融企业主体评级数据、2012—2021年的商业银行主体评级数据,实证考察了经济周期波动对评级机构信用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行为存在顺周期性,即在经济繁荣时期评级机构倾向于高估企业主体评级水平,在经济衰退时期评级机构倾向于低估企业主体评级水平。当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提高时,信用评级机构的顺周期评级行为更为明显。
- 刘东坡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顺周期
- 经济周期波动与菲利普斯曲线形态变异:兼论经济回升的路径选择
- 2024年
- 厘清菲利普斯曲线形态变异的本质机理对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确保宏观调控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全面识别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形态特征,并就如何采取合意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经济回升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第一,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单边异动以及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转变是导致“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出现形态变异的核心原因;第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表现为:在经济周期上升或是平稳运行阶段,斜率较为陡峭,而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则呈现出扁平化趋向;第三,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回升路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以价格型货币政策搭配财政政策的渐进调控方式不失为一种引导经济平稳复苏的有益尝试。面对当下产出端与通胀端的双重紧缩压力,适度地矫正“产出—通胀”权衡关系,塑造陡峭的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引导经济沿着安全的路径回升,同时也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古典经济危机重现。
- 刘达禹徐斌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菲利普斯曲线宏观调控
- 减税激励、经济周期波动与企业创新风险
- 2023年
- 基于减税降费这一积极财政政策,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减税激励对企业创新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税激励显著降低了企业创新风险,探究经济周期波动对减税激励与企业创新风险的调节作用,发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弱化减税激励对企业创新风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其影响机制发现,减税激励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治理效率三大路径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这对企业充分利用减税激励政策进行创新决策,降低创新研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马红王梦迪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
- 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国家稳定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某些情境下,基础设施的超期发展会对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波动。本文探讨了导致基础设施超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投资决策的失误及过于乐观的市场预期,分析了超期发展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重点突出了其所引起的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危机风险、衰退压力的增加及长期债务的威胁,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 刘林海
- 关键词:基础设施经济周期波动
- 后危机时代经济周期波动国际联动的网络结构
- 2023年
- 采用2009—2019年71个经济体的季度数据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确定经济周期波动国际联动的网络结构,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出入度、中心性、PageRank得分、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波动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经济周期波动国际传递是相当普遍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周期波动国际联动网络中,欧洲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其他大洲;处于经济周期波动国际联动网络的核心区域的经济体以欧洲和南美洲居多,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国家较多处于经济周期波动国际联动网络的边缘区域;经济周期国际联动网络主要包括以欧盟重要成员国为主体的群组、以中小规模经济体为主体的群组、大规模经济体与中小规模经济体混合构成的群组等三类凝聚子群。在经济周期波动存在广泛、复杂联系的环境中,政府经贸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面临的外部国际条件以及经贸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对外影响。
- 李杰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社会网络分析
- 媒体信息、预期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基于中文财经类报刊数据被引量:5
- 2023年
- 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对公众预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进而可能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使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将中文财经类报刊文本数据转化为新闻主题关注度,并依据新闻主题关注度构建新闻指数作为公众预期的测度,然后结合消费、产出等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利用结构VAR模型考察预期冲击和噪声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闻指数对消费、产出等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明显的领先关系;从新闻指数中识别的预期冲击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永久性的影响,而噪声冲击的影响会逐渐衰减,最终回到冲击前的水平。本文的研究验证了预期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性,并为文本数据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 郑挺国靳炜方匡南方匡南
-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媒体报道文本分析
- 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的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研究
- 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正式结束长期的高增长阶段,进入缓慢稳健增长的换挡期,呈现出“新常态”发展局面。把握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现状和特征,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是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全面监测和预测宏观经济变动,...
- 满琪芳
- 关键词:经济周期动态因子模型
- 刘树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瞭望者
- 刘树成自述
-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 本书使用DSGE框架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经济波动问题中几个相关的主题。使用DSGE框架可以做到在吸纳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得到的重要成果应用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政策实践...
- 陈师作
- 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周期波动被引量:20
- 2022年
- 传统主流宏观经济模型未能有效重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金融资源错配现象,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深入研究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导致部门间信贷资源错配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风险转移视角,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和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贷款人可获信息影响,不同规模企业的风险转移行为扭曲了要素相对价格,造成部门间资本边际产出分歧和信贷市场资源分配扭曲。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对大企业的隐性担保会强化中小企业从事高风险活动的动机,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而政府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能缓解信贷市场摩擦和资源错配。在风险冲击情况下,政府的直接消费措施对经济复苏作用短暂,而资金补贴措施则具有长期效果;但这两种财政措施均无法改善企业决策行为,仅是从资本品层面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风险转移和企业异质性的结合会放大货币、财政和风险冲击下的福利损失;不考虑资源错配的深层原因而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则会冲击劳动力市场,导致失业率上升。本研究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完善新发展格局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杜群阳周方兴战明华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经济周期波动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关作者
- 刘金全

- 作品数:431被引量:4,415H指数:3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TV
- 刘树成

- 作品数:165被引量:1,43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宏观调控 经济波动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
- 高铁梅

- 作品数:119被引量:4,256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 崔巍

- 作品数:154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分析模型 马克思学派 扬弃 经济危机
- 巴曙松

- 作品数:1,674被引量:9,93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 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