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篇“ 经方合用“的相关文章
《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实施《伤寒论》方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以入院顺序单双号分组,有一般组、探究组,均有100例,一般组为常规治疗,探究组为《伤寒论》方合治疗,研究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实施,观察病理状态,评估症状积分,统计恢复时间,比较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对两项病理状态指标实施评估,其分值在探究组、一般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两项病理状态指标实施评估,其分值在探究组低于一般组,P<0.05。治疗前对反酸嗳气以及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实施评估,其分值在探究组、一般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反酸嗳气以及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实施评估,其分值在探究组低于一般组,P<0.05。胃炎相关症状恢复时间均有差异,探究组短于一般组,P<0.05。有效率统计后在探究组达到了98.00%,该内容在一般组仅有89.00%,即探究组高于一般组,P<0.05。不良反应在探究组有3.00%的发生率,在一般组却达到了14.00%的发生率,即探究组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 《伤寒论》方合有效率高,相比常规治疗不良反应少,能快速消除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症状,改善病理状态。
王文聪
关键词:《伤寒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方
《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分析
2024年
本文重点研究《伤寒论》方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的实际疗效。方法 从2021年至2022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病患中随机择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与人数是100例,借助计算机系统对病患进行分组,分入观察组的50例病患接受《伤寒论》方治疗;分入对照组的50例病患接受西药治疗,评析内容:(1)治疗效果评估值;(2)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3)中医证候积分;(4)副作统计值。结果 (1)观察组中药方案的疗效统计值是98.0%,较对照组西药方案的疗效统计值80.0%呈更高显示(P<0.05)。(2)对胃黏膜组织病理指标进行检查,观察组结果显示多项指标调理情况均比对照组多项指标调理情况更好(P<0.05)。(3)过评估分析,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更理想,在多方面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副作统计值是4.0%,低于对照组副作统计值,其结果为20.0%,二者对比明显(P<0.05)。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过《伤寒论》方治疗后胃黏膜炎症吸收速度较快,临床表现和体征均明显好转,整体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药物副作发生较少,这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已得到认可,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张连强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伤寒论西药治疗安全性
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久咳验案赏析
2023年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常于脏躁等精神类疾病。文章详述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和咳嗽两则医案,其中口吃案以每逢紧张、生气或工作压力大时便见口吃为主要表现,伴身热、口苦、咽痛、口干、容易紧张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细,属于肝气郁滞,郁久化热之证,故四逆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兼泻肝火;干咳案以讲话或进食时干咳为主要表现,伴精神疲倦、怕冷、打喷嚏、咽痒、纳差腹胀、时有紧张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尺脉沉弱,属于阳虚外感夹饮,兼肝郁脾虚之证,故运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甘麦大枣汤温阳解表,化饮止咳,柔肝缓急,兼补脾气。结合文献分析,明确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功效为养心血、补脾气和缓肝急,凡此三者异常所致疾病,均可单或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谨守病机、合方治病思想对活方、发展方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齐世强张瑞许国博徐卫方
关键词:经方甘麦大枣汤口吃干咳
李平方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肾炎的
2021年
目的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增加了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肾炎(HBV-GN)的发病率。该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现代医学虽在抗病毒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辅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都遇到一定的瓶颈。文章旨在总结李平教授方合治疗乙肝相关肾病验,为临证提供思路。方法根据HBV-GN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结合李平教授的有效临床验,归纳其应方合治疗HBV-GN的思路和治疗手段。结果李平教授认为治疗原则为补肾健脾疏肝,利水渗湿,活血通络。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辨证,常合肾气丸、小柴胡汤、五苓散、当归芍药散、麻黄附子细辛汤、茵陈蒿汤等方,同时注重降蛋白尿和抗病毒中药的使。结论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肾炎具有良好的应前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方合能有效缓解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肾炎的病情进展。
王颖王颖
关键词:经方合用蛋白尿
方合治疗系统性硬化症验案举隅
2021年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皮肤广泛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典型的皮肤损害分为肿胀期、硬化期和萎缩期,甚则导致内脏器官的纤维化。现代临床治疗主要以血管活性剂、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对症治疗为主,并没有特异性的疗效,控制病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主要从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机出发,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体现出独特优势。笔者主要从系统性硬化症痰瘀痹阻的病机出发,结合临床所见,强调化痰祛瘀,祛寒贯穿始终,寒去则痹去,痰瘀去则硬肿自除,标本兼治,随症加减,以期为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郝明月周晓莉乔平平王超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肺间质病变痹证
《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2021年
分析《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对近一年我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研究,分为两组并采不同的治疗方案,治对比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且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当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时,通过《伤寒论》方合进行治疗能够真正达到治疗的效果,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应与推广。
朱玉坤
关键词:伤寒论慢性浅表性胃炎
《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伤寒论》方四逆散、旋覆代赭汤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其中研究组给予《伤寒论》中的方合治疗,对照组采常规西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出血、胃脘痛、嗳气、腹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胃出血、胃脘痛、嗳气、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胃出血、胃脘痛、嗳气、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伤寒论》中的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陈海珊
关键词:《伤寒论》四逆散旋覆代赭汤慢性浅表性胃炎
《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验及效果分析
2021年
分析《伤寒论》方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验及效果。方法:纳入病例均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纳入病例数计62例,随机分组研究n=31。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伤寒论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4.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胃脘痛、腹胀、嗳气、呃逆、泛酸等中医症状积分评价,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低于对照组22.6%,差异显著(P<0.05)。结论:伤寒论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临床效果理想,而且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
张爱民
关键词:伤寒论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咽喉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却常被医师们所忽视。西医在治疗方法上比较单一,且疗效并不理想。目前中医对LPRD的诊断、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及治疗体系。通过既往的临床研究...
李娜
关键词:咽喉反流性疾病半夏厚朴汤甘桔汤质子泵抑制剂
文献传递
方合治疗顽固性头痛验案1则被引量:1
2020年
麻黄细辛附子汤可治疗阳虚阴盛之头痛,其中麻黄破凝结之阴寒;细辛走窜络,通达内外;附片补火助阳,与麻黄相配伍,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本验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活络效灵丹、牵正散治疗顽固性头痛一例。方合可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克服单方治疗的局限性。
杨之泠王凯文刘玉袁逸帆龚亚斌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活络效灵丹牵正散经方

相关作者

王付
作品数:477被引量:1,042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经方 伤寒杂病论 妙方 辨治 《伤寒杂病论》
杜延军
作品数:9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真武汤 肿瘤 癌性疼痛 硫酸吗啡缓释片
彭万年
作品数:59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彭万年教授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经方 《伤寒论》
郑治国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经方合用 经方
宋金岭
作品数:16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结节 经方 中医 体质 腹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