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篇“ 终端滤器“的相关文章
输液器终端滤器新法空气排气效果探讨
2011年
目的探索输液前快速有效排除终端滤器内空气的方法,解决临床护理操作输液中排气最常见的问题。方法随机将210例输液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5例,输液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排气,实验组采用新法:折叠莫菲氏滴管下端后拧紧头皮针,平放输液器终端滤器再排气;对照组用常规法(按教科书程序)进行,分别记录排气效果,排气时间和药液消耗量,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排气优劣。结果实验组排气成功率为98%(103/105),对照组为76%(80/105);实验组平均排气时间为(7.13±2.98)s,对照组为(18.46±8.00)s;实验组药液消耗量损耗量平均为(0.30±0.12)ml,对照组为(1.1±0.6)ml。结论实验组的新法排气成功率高,排气时间短,药液消耗量少,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实用价值。
苏德华王惠萍李晓燕
关键词:输注
两种方法排除输液终端滤器内空气的对比观察
2008年
目的探索输液前快速有效地排除终端滤器内空气的方法,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方法210例输液,分为两组,每组105例,输液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排气。新组法:折叠莫菲式滴管下端后拧紧头皮针,平放输液器终端滤器再排气。旧组法:常规方法(按教科书规定)进行,分别记录排气效果、排气时间和药液损耗量,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新组法排气成功率为98%(103/105),旧组法排气为76%(80/105);新组法平均排气时间为(7.13±2.98)秒,旧组法为(18.46±8.00)秒;新组法药液损耗量平均为(0.30±0.12)mL,旧组法为(1.1±0.6)mL。结论新组法排气成功率高、排气时间短、药液损耗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何永萍
两种方法排除输液终端滤器内空气的对比观察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护理工作。输液前按常规方法(简称旧法)排气时,在终端滤器内常有不同量的残留空气。本文介绍了一种既能排除输液管内空气,又能排尽终端滤器内空气的方法(简称新法),并将新法与旧法进行比...
何永萍
关键词:输液终端滤器输液管
文献传递
一次性输液器终端滤器滤除输液中微粒效果的考察
2006年
目的:考察3个医院使用的终端滤器除微粒的效果。方法: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GS 500mL中,经输液器终端滤器过滤,弃去初滤液约50mL,取续滤液80mL;除去滤器,弃去初溶液约50mL,取续溶液80mL做对照,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微粒检测项下测定过滤液与未过滤液微粒数,并计算滤除率。结果:不同厂家的输液器终端滤器对6种微粒的滤除率,经PEMS软件包处理,≥3μm、≥20μm、≥25μm的微粒,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5μm、≥10μm、≥15μm的微粒,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同厂不同批号输液器终端滤器,对微粒的滤除率有2个厂6个批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个厂家的输液器终端滤器对≥20μm和≥25μm2种微粒的滤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可达80%以上。
王小群麦毅忠刘舜莉谢树斌刘金城苏恰玉
关键词:终端滤器一次性输液器微粒
缓慢开关调节器对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吴小燕李秀莲李春联杨美娣
关键词:输液调节器终端滤器
两种方法排除输液终端滤器内空气的对比观察
2005年
目的探索输液前快速有效地排除终端滤器内空气的方法。方法将210例次输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次,输液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排气。新法组:折叠莫菲管下端后拧紧头皮针,平放输液器终端滤器再排气。旧法组:常规方法(按教科书规定)进行,分别记录排气效果、排气时间和药液损耗量。结果新法组排气成功率为98%(103/105),旧法组排气成功率为76%(80/105);新法组平均排气时间为(7·13±2·98)s,旧法组为(18·46±8·00)s;新法组药液损耗量平均为(0·3±0·2)ml,旧法组为(1·1±0·6)ml。两组以上各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新法组排气成功率高、排气时间短、药液损耗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陈慧
关键词:输注泵
多功能终端滤器排气时间及效果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功能过滤装置输液器的排气时间与效果。 [方法 ]在过滤器侧上方设计一倾斜带帽状开关的侧管 ,管径大小可与注射器乳头、输液三通管或肝素帽相衔接 ,观察排气时间。 [结果 ]排气时间对照组为 60 .5 0s± 2 0 .40s,实验组为 2 1.3 0s± 8.5 0s。 [结论 ]多功能过滤装置输液器既能过滤药液微粒 ,又易于排除滤器内的气体 ,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郑碧霞谢小华胡利君李立新赵毅吴清平
关键词:输液器过滤器排气时间
输液器多功能终端滤器截流微粒的实验观察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改进临床使用的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使其终端滤器一管多用,减少静脉用药不溶性微粒污染。方法 在过滤器侧上方,设计一倾斜带帽状开关的侧管,管径的大小与注射器乳头或输液三通管相衔接,既能过滤静脉输液药液微粒,又能过滤静脉推注药液的微粒。结果 经过滤过的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的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减少,直径≥10 μm微粒数分别为2.786±1.805、1.267±0.249,与经普通输液器滤过的药液微粒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次性多功能过滤器可有效截留静脉滴注联合静脉推注药液不溶性微粒,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李立新谢小华郑碧霞钱文璟陶金成赵毅吴清平
关键词:输液器过滤器不溶性微粒
输液器终端滤器对微粒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2年
本实验旨在了解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的现状,为加强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1 仪器和材料 1.1仪器 ZWF-4 D注射微粒分析仪(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1.2材料 生理盐水(本院自制,批号0203071);注射用青霉素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N0110412);一次性注……
祝秀年樊静维祝萍赵梅英
关键词:注射用青霉素钠不溶性微粒
一次性输液器终端滤器对输液中微粒影响的考察被引量:35
1998年
目的:考察一次性输液器终端滤器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使用不溶性微粒分析仪针对不同厂家各种输液器以有终端滤器和无终端滤器对各粒径微粒进行测定。结果:终端滤器对25,10,5μm粒径的微粒均有滤过作用,对2μm粒子也有滤过作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输液器质量不同,有的输液器终端滤器几乎不起作用。结论:要加强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管理。
刘伟包丽丽
关键词:一次性输液器不溶性微粒

相关作者

安俊霖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输液器 滴管 插头 回血 终端滤器
吴清平
作品数:53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住院病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谢小华
作品数:194被引量:1,103H指数:1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护理 影响因素 急诊
吴玉芬
作品数:65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输液器 PICC 静脉输液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
王秀荣
作品数:123被引量:1,473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