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细胞因子活性“的相关文章
核黄素光化学法抑制全血细胞因子活性的研究
2022年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对核黄素灭活的血液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探讨光化学法与细胞因子活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苏州市中心血站血液样本,在核黄素-紫外光灭活后,采用qPCR方法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细胞因子灭活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IL1B、IFNGR1、IL6、TNF、IL10的基因表达都有所降低,其中IL1B、IL6、TNF、IL10在经过核黄素灭活后含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黄素在UV的照射下,激发核黄素电子转移,使核苷酸发生氧化并形成共价化合物,从而导致核酸链的断裂,最终使得血液中细胞因子表达发生变化,证明血液灭活的有效性。
周群刚徐军
关键词:核黄素细胞因子灭活
一种细胞因子活性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因子活性稳定剂,具体重量配比包括以下,二钠色甘酸2‑4份、依可多因1‑1.8份、壳聚糖4‑7份、二乙胺四乙酸钾盐3.5‑6份、氨基葡萄糖盐酸盐3‑8份、维生素C0.3‑1份、生理盐缓冲液2‑6份、尿囊...
夏智敏李志远范元志
文献传递
作为细胞因子活性调节剂的硫酸化的透明质酸
本发明涉及作为细胞因子活性调节剂的硫酸化的透明质酸。本发明的目的涉及硫酸化的透明质酸(HAS)作为细胞因子活性(促炎和抗炎)调节剂的新且惊奇的用途,从而HAS用于制备新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与促炎和抗炎性质的细胞因子的激活...
D·盖尔索A·M·赞纳拉托
文献传递
基于作为细胞因子活性的活化剂或抑制剂的硫酸化透明质酸的新的用于局部应用的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涉及硫酸化透明质酸(HAS)作为细胞因子活性(促炎和抗炎)调节剂的新的和出人意料的用途以及因此涉及HAS在制备用于局部应用来预防和治疗与具有促炎和抗炎性质的细胞因子的活化和/或缺乏相关的病理学情况的新药剂的用...
M·戴斯特G·盖恩纳里
文献传递
γC细胞因子活性的稳定调节剂
本文中公开了用以抑制γc‑细胞因子活性的基于共有γc‑亚基结合位点的稳定的肽拮抗剂。此类肽拮抗剂能够抑制多个γc‑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活性。γc‑家族细胞因子与重要的人类疾病如白血病、自身免疫疾病、胶原疾病、糖尿病、皮肤...
尼古拉斯·多尔莱斯·Q·阿尔-马萨维纳兹利·阿兹米
文献传递
气虚发热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因素分析及益气扶正法对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活性表达和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气虚发热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益气扶正法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细胞因子活性表达和临床效果,为防治此类患者术后感染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气虚发热患者762例,发生术后感染110例,对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术后感染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取常规术后治疗,研究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扶正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的白介素细胞(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活性表达及临床疗效。结果:气虚发热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类型、基础疾病。治疗后,研究组IL-6、IL-8、IL-10、TNF-α、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3.46%,研究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率为5.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8,P <0.05)。结论:气虚发热型患者在手术后较容易发生感染,其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自身气虚发热存在必然联系,采取益气扶正法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朱素华
关键词:气虚发热术后感染细胞因子临床疗效
增力再生丸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EPO、SCF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
2019年
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增力再生丸的具体效果和对EPO、SCF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司坦唑醇(康力龙)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下给予患者增力再生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PO、SCF分泌水平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PO、SCF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EPO、SCF分泌水平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增力再生丸能显著改善EPO、SCF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整体疗效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推广使用。
姜焰凌罗金勇李翔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EPOSCF
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对骨折初期血管内皮生长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对骨折初期骨折处血管内皮生长细胞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制备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模型,分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组、0. 9%氯化钠注射液组各40只,分别灌服三七活血胶囊15ml/(kg·d)及等剂量0. 9%氯化钠注射液,于不同时间点获取骨痂组织,采取RT-PCR方法对VEGF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VEGF在给药第3天时表达开始增强,第5、7天表达处于峰值;第5、7、14、21天三七活血接骨胶囊组VEGF mRNA表达较0. 9%氯化钠注射液组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可促进骨折初期VEGF的表达。
张秀杰
关键词:骨折初期VEGF
调节γC-细胞因子活性
实施方案涉及γc‑家族细胞因子的肽拮抗剂,所述γc‑家族细胞因子与重要的人类疾病(诸如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胶原病、糖尿病、皮肤病、退行性神经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因此,γc‑细胞因子活性的抑制剂是有...
纳兹利·阿兹米
文献传递
调节γ-C-细胞因子活性的组合物及方法
多种实施方案涉及γc‑家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5(IL‑15)以及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肽拮抗...
Y·塔加亚N·阿齐米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杨柳
作品数:241被引量:660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骨质疏松 雌激素 聚合酶链反应 NOTCH信号通路
苏明权
作品数:386被引量:1,007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前列腺癌 基因表达 PCR
郝晓柯
作品数:666被引量:2,22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前列腺癌 抗菌药物 前列腺肿瘤 基因表达
马越云
作品数:234被引量:470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利奈唑胺
肖凤静
作品数:21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粪便隐血 转铁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