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1篇“ 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相关文章
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再生
2024年
目的:构建一种稳定高效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向软骨中胚层方向分的培养方法,初步探究hiPSCs来源的软骨用于关节软骨再生的可能。方法:通过模拟体内发育过程和三维(three dimensions,3D)悬浮培养体系,逐步诱导hiPSCs向软骨中胚层和成熟的软骨组织;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学技术检测整个培养过程中多能干性、中胚层及软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动态变;最后利用裸鼠皮下模型研究hiPSCs软骨软骨表型的稳定性及成瘤性。结果:通过模拟体内发育过程,成功逐步诱导hiPSCs向软骨中胚层方向分,最终分为成熟的软骨组织。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稳定高效诱导hiPSCs向软骨中胚层方向分的培养体系,为探究hiPSCs介导的软骨组织发育和再生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李阳阳张茂林邹多宏张志愿
关键词:中胚层
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化软骨颗粒移植物的套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化软骨颗粒移植物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件包括:(a)包装盒(1);以及位于所述包装盒内的以下部件:(b)软骨颗粒注射器;(c)培养管;(d)培养皿;(e)移植物预塑形模具;(f)...
周广东霍莹莹吴晓娣于瑶
聚氨酯材料复合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聚氨酯材料作为一种非降解高分子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力学特性,但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软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聚氨酯材料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酶消法提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扩增至第3代时与聚氨酯材料复合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复合培养与单纯培养的细胞增殖活性;复合培养2,4周后,倒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与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染色观察Ⅱ型胶原表达。结果与结论:(1)MTT检测显示,复合培养6,8,10 d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单纯培养的细胞(P<0.05)。(2)倒置显微镜显示,2周后细胞基本长满材料表面,部分细胞融入材料内部;4周后材料表面长满细胞,成团细胞填塞材料孔隙。(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在聚氨酯材料内部稳定贴壁生长;扫描电镜显示,软骨细胞成团贴附于聚氨酯材料表面。(4)免疫组染色显示,支架中的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5)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成为理想的组织工程软骨材料。
韩志王志苗嘎西斯甲卢庆玲郭涛
关键词:聚氨酯软骨细胞生物相容性
一种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胶原膜夹持器
一种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胶原膜夹持器,包括本体、第一夹持臂组和第二夹持臂组和驱动第一夹持臂组与第二夹持臂组闭合的控制机构,所述两个夹持臂组位于所述本体前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滑动组件与所述连杆组...
朱伟民王大平熊建义陆伟邓志钦崔家鸣陈康彭亮权陈洁琳杨雷
文献传递
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5
2020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发现,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体内能修复缺损的软骨组织,但对于该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还未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丝素蛋白-壳聚糖按1∶1比例混合制备三维支架材料,提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构建修复体,再将修复体移植到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修复软骨组织。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对照组植入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干预,空白组未植入修复体。结果与结论:①实验成功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及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软骨缺损的修复体,将修复体植入兔体内能成功修复缺损的软骨组织;②建模后2,4,8,12周,3组血常规、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结果提示无明显的全身感染征象,3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一般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建模后12周,相比其他两组,实验组软骨缺损已修复,支架材料已吸收,修复组织周围未见炎性细胞,修复组织已正常组织整合良好;④结果证实,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佘荣峰张一陈龙王远政张彬黄琪翔
关键词:丝素蛋白壳聚糖生物相容性软骨缺损
组织工程化软骨皮下异位骨及预防
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外科治疗领域的棘手问题。组织工程技术是解决软骨缺损难题的有效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是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面...
张永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缓释材料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手术的缺损创面镜下修整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骨移植微创手术的修整器,其包括外套筒、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内置于外套筒内,所述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绕其轴线一周均匀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下端设置有切削刀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
崔家鸣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手术器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手术器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关节镜下胶原膜的缝合时的夹取固定问题。本发明包括镊子,两个镊子头为弧形的弯头,设置在上端的镊子头上设有沿该镊子头的表面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贯穿该镊子...
朱伟民彭亮权王大平陆伟崔家鸣陈康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包括三维支架材料和分散在所述三维支架材料中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述三维支架材料由I型胶原蛋白和II型胶原蛋白制备。该组织工程...
陈洁琳王大平刘威熊建义刘启颂黄江鸿贾兆锋朱伟民陈磊段莉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差,其损伤后的有效治疗成为临床难题。软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支架及生物活性因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体内软骨生长的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各因子间相互影响构成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然而,外源性因子半衰期短,易降解,很难达到修复损伤软骨需要的浓度。转基因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外源性生物活性因子在局部持续并高效的表达,促进了损伤软骨修复。该文就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洋洋彭效祥赵荣兰
关键词:关节软骨

相关作者

周广东
作品数:213被引量:56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软骨 软骨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软骨 体外构建
曹谊林
作品数:647被引量:3,22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软骨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 种子细胞 软骨 体外构建
朱伟民
作品数:346被引量:831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人工骨 羟基磷灰石
王大平
作品数:746被引量:1,993H指数:1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骨关节炎 软骨 软骨细胞
吴玉家
作品数:32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化软骨 内支撑 高密度聚乙烯 聚羟基乙酸 组织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