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4 篇“ 纤维蛋白原受体 “的相关文章
血清中P选择素和纤维蛋白 原 受体 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的评判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和纤维蛋白 原 受体 (PAC-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59例研究对象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同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84人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CD62P、PAC-1水平,研究组在溶栓治疗90 d后,采用改良版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病人预后,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CD62P、PAC-1水平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D62P、PAC-1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D62P、PAC-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病人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 (CRP)、CD62P、PAC-1水平及脑疝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入院时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62P、PAC-1水平入院时GCS评分、脑疝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均是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62P、PAC-1水平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2,0.518,P<0.05)。结论:CD62P、PAC-1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发生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林红胜 刘艳春 魏雪娣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P选择素 纤维蛋白原受体 溶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历夜间低血氧后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复合物纤维蛋白 原 受体 1表达特征与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经历夜间低血氧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与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 (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 原 受体 (PAC-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亚临床... 蓝剑 黄慧 魏永莉 谢延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活化 文献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历夜间低血氧后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复合物纤维蛋白 原 受体 1表达特征与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经历夜间低血氧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与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 (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 原 受体 (PAC-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病例组)确诊的OSAHS患者,依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成轻度组(43例)、中度组(41例)、重度组(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在一夜睡眠监测后静息仰卧位采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62p及PAC-1的表达水平。结果 OSAHS患者的CD62p及PAC-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2p及PAC-1在中度至重度组的表达水平与轻度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2p及PAC-1水平分别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05、0.305和0.417,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min Sa 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 Sa O2)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2、-0.311、-0.264和-0.373,P<0.05,P<0.01)。结论 OSAH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功能改变可先于血管病变发生,通过评估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利于预测血管病变的发展趋势。 蓝剑 黄慧 魏永莉 谢延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活化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后CD62P和血小板活化糖蛋白 GPⅡb/Ⅲa纤维蛋白 原 受体 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前后不同时段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6和24h,外周血中可溶性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活化糖蛋白 GPⅡb/Ⅲa纤维蛋白 原 受体 (PAC.1)的含量。结果65例患者术后即刻CD62P[40.63(25.14—51.01)%]和PAC-1[36.59(20.37—48.41)%]含量显著高于术前水平[14.79(9.85~26.66)%,13.99(11.42~30.13)%](P〈0.05);CD62P和PAC·1术后2h[8.64(4.48—15.67)%,12.64(6.45—18.83)%]、4h[7.91(4.56—12.94)%,12.81(6.89~18.66)%]、6h[6.53(4.12—9.27)%,9.43(5.27~15.65)%]、24h[6.28(4.36~9.63)%,10.38(4.63—18.11)%]结果显著下降,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支架植入术后2h内对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加强了血小板的活化,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侯敏 于靖 张连祥 刘晨梅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血小板活化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小板活化糖蛋白 GPⅡb/Ⅲa纤维蛋白 原 受体 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可溶性P-选择素(CD62P)、血小板活化糖蛋白 GPⅡb/Ⅲa纤维蛋白 原 受体 (PAC-1)的影响,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以及用药1周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变化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1周后,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分别为9.84%±3.65%、8.48%±4.12%,较用药前(分别为12.62%±5.36%、19.15%±7.2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AC-1的下降幅度更大。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抑制冠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从而促进粥样斑块稳定,且可能早期即可阻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侯敏 刘晨梅 孙富强 于靖 张连祥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 原 受体 、P-选择素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 原 受体 (FIBR)、P-选择素(CD62P)表达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脑梗死患者62例(A组),脑梗死高危患者56例(B组),健康体检者40例(C组),A组在发病第3~5天药物治疗前,B、C组于清晨空腹采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周围血中FIBR、CD62P的表达;A组患者再进行颈部超声检测,观察血管有无斑块形成。结果:经检测,A、B组FIBR和CD62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P<0.01),且A组更高于B组(P<0.05)。A组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FIBR、CD62P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结论:血小板膜蛋白 FIBR、CD62P有望成为预测高危患者发生脑梗死和指导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的敏感指标。 郑邈 郑凯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CD62P 检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与纤维蛋白 原 受体 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全血标本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与纤维蛋白 原 受体 (FIB-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例及腔隙性梗死组(例于发病后43)47)1~3d内CD62P与FIB-R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增高。脑血栓形成组FIB-R表达增加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至病程第日7FIB-R表达增高仍有显著性差异。两患者组中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与否未见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脑血栓形成与腔隙性梗死急性期均存在血小板活化;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表面表达CD62P及FIB-R无影响。 张学勤 王阳 秦朝晖 朱静 王薇 丁宁关键词: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纤维蛋白原受体 新型重组纤维蛋白 原 受体 拮抗剂的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构建两个预期能够成为纤维蛋白 原 受体 拮抗剂的重组融合蛋白 。方法:人工合成北美水蛭素Decorsin的基因序列,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两个重组蛋白 ,分别是AnnV D39:AnnexinV加上Decorsin全序列和AnnV- D2 7:AnnexinV加上Decorsin的羧基端2 7个氨基酸序列。在AnnV D39的AnnexinV和Decorsin序列之间加入了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连接肽GGGGSGGGGS。利用质粒pET -2 8(a +)作为载体,将上述融合蛋白 在大肠杆菌E coliBL2 1(DE3)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高效表达,纯化后,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结果:基因表达的产物在变性条件下用DEAE -Cellulose5 2和SepharoseCL -4B层析纯化。随后进行的血小板聚集分析表明,An nV D39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而AnnV D2 7没有显示相似活性。结论:AnnV- D39作为一种新的纤维蛋白 原 受体 抑制剂显示了良好的活性,而Annv- D2 7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饰。 姚佳 杨坤 杨建波 华子春 杨洁关键词:融合蛋白 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新型导向性纤维蛋白 原 受体 拮抗剂的基因工程——膜连蛋白 V与Decorsin及变体融合蛋白 的性质研究 本文利用基因工程分别构建了重组蛋白 ANNVD39和ANNVD27,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了它们的高效表达。在重组蛋白 ANNVD39中,人为在两个蛋白 之间加入一段连接肽序列:GGGSGGGS,以避免由于空间结构造成De... 杨坤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基因工程 文献传递 新型导向性纤维蛋白 原 受体 拮抗剂的设计及基因表达 纤维蛋白 原 受体 拮抗剂是当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利用同源模建方法构建纤维蛋白 原 受体 的结构,并在序列比对和分子模建的基础上,推测并确定纤维蛋白 原 及其受体 相互作用的结构域.构建同时具有活化血小板导向性和纤维蛋白 原 受... 杨洁 杨坤 王小梅 冷瑶 王福祥 姚佳 杨建波关键词:纤维蛋白 拮抗剂 分子模建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费鲜明 作品数:82 被引量:357 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分离率 血小板聚集 高凝状态 肺癌患者 肺癌 吴建国 作品数:57 被引量:185 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血小板聚集 CD7 细胞遗传学 阳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 周永列 作品数:416 被引量:1,305 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四嗪二甲酰胺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体外作用 白血病细胞株 张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抗血小板 蔬菜 花生四烯酸代谢 医院营销 P-选择素 于靖 作品数:2 被引量:10 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血小板活化 纤维蛋白原受体 CD62P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支架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