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篇“ 红刺玫“的相关文章
刺玫挥发物成分及抑菌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GC-MS系统,分析了刺玫花、叶的自然挥发性物质组成。鉴定出叶片挥发物成分10种,主要成分乙酸顺式-3-己烯酯(41.84%)、1R-α-蒎烯(27.11%)、罗勒烯(6.21%),占挥发物总质量分数的75.16%;花瓣挥发物成分25种,主要成分D-香茅醇(41.9%)、苯乙醇(15.62%)、1R-α-蒎烯(13.4%),占挥发物总质量分数的70.92%。利用β-蒎烯、罗勒烯、D-香茅醇、3-蒈烯4种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发现4种挥发物质对供试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罗勒烯与D-香茅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12.5 mg·L^(-1);β-蒎烯与D-香茅醇对枯草芽孢杆菌、D-香茅醇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MIC均为50 mg·L^(-1)。β-蒎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弱,MIC为800 mg·L^(-1)。
郭阿君李丽敏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质谱红刺玫挥发物抑菌
A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 through Callus Induction被引量:1
2014年
An efficie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is a preparation for 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 to diversify its flower color through ge-netic engineering. We firstly optimized the explant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n callus induction, hormone concentrations and dark period of culture time on bud differentia-tions in particular, with sterilized seedlings to establish the regeneration system of R. multiflora. It showed that callus induction frequency reached 100% after the ex-plants being cultured in dark for 21 d when MS was chosen to be the initial culture medium. The bud differentiation rate was 48% after cal i being cultured under dark for 8 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TDZ (1.5 mg/L) and NAA (0.05 mg/L). The cal i was used as the explants that were infected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harboring a DFR-RNAi construct.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reached as high as 50%.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ly efficient rose gene transformation system out-lined in this report is prerequisite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in rose flower colors.
张冬梅姜灵敏罗玉兰覃仁娟
祁连山野生刺玫引种驯化繁殖及其园林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对祁连山野生刺玫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进行观察,并对其繁殖技术及开发利用进行分析总结,为野生刺玫的引种驯化及其在城市园林推广开发应用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张秀玲安学军郭泽勇吴生斌文琛刚
关键词:引种驯化播种育苗繁殖技术园林应用
肃南高寒干旱区域野生刺玫引种驯化繁殖培育保护技术
2013年
对肃南高寒干旱区域野生刺玫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繁殖技术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野生刺玫的引种驯化及其在城市园林推广开发应用和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张秀玲安学军郭泽勇吴生斌文琛刚
关键词:繁殖技术园林应用
刺玫愈伤组织诱导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1
2012年
刺玫(Rosa multiflora Thunb.var.cathayensis)为蔷薇科蔷薇属野蔷薇的一个变种,半常绿灌木,花色粉刺玫以花期长、耐受高温和高湿气候等特性成为园林绿化的新宠[1]。但刺玫的单瓣花和花色单一的缺陷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改良刺玫花色引起园艺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姜灵敏徐有明张冬梅罗玉兰
关键词:红刺玫愈伤组织
刺玫花茶及生产方法
一种刺玫花茶,采用我国北方丘陵山区天然野生的刺玫花为原料,经采摘、去杂、烘焙、烘干等工艺制成。本发明的刺玫花茶,采用天然野生的刺玫花为原料制成,没有任何污染,属于天然的有机食品。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刺玫花茶外观形似...
高骁勇
文献传递
控制刺玫花色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序列及其克隆方法
控制刺玫花色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序列及其克隆方法,属于基因的克隆技术及其序列分析技术领域,是涉及刺玫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方法及其编码蛋白质应用技术。其要点是该基因在刺玫花内存在至少两个,均具有一个完整...
张冬梅姜灵敏罗玉兰马伟
文献传递
刺玫离体培养及试管内开花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刺玫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高约2 cm的无菌苗在培养基MS+BA 0.6 mg/L+NAA 0.1 mg/L(单位下同)上增殖的不定芽比较多,诱导率为100%,增殖系数达到5.7。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0.4 NAA时,生根率及平均根数分别为93.3%和4.3条,移栽成活率为83%。并对刺玫试管内开花的现象进行了初次报道。
吕秀立张冬梅罗玉兰
关键词:红刺玫离体培养试管内开花
长白山区刺玫花构件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0年
[目的]进行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刺玫花生物量与花构件生物量之间以及花构件组分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均不相同,说明在不同时间刺玫花构件生物量随着花生物量的增加在增长速度上均存在着差异;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随着花被生物量的增加在增长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均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宋金枝杨允菲
关键词:红刺玫生物量表型可塑性
长白山区刺玫花构件生物量与其花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进行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刺玫花径大小与花生物量、花被生物量、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都不同;都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宋金枝杨允菲
关键词:红刺玫生物量表型可塑性

相关作者

罗玉兰
作品数:54被引量:30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红刺玫 SSR分子标记 染色体 离体培养 ISSR
张冬梅
作品数:65被引量:417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红刺玫 油松 种子园 油松种子园 父本分析
宋金枝
作品数:56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通化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量 异速生长 表型可塑性 无性系 种群
姜灵敏
作品数:6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研究主题:红刺玫 耐热 隶属函数法 主成分分析 田间筛选
吕秀立
作品数:69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大叶 岩白菜 变异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