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69篇“ 穿刺治疗“的相关文章
一种经动静脉穿刺治疗穿刺点的压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动静脉穿刺治疗穿刺点的压迫装置,包括加压横梁,加压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加压支板,加压横梁的中段位置设置有压迫头,加压支板悬伸直患者的后背位置,压迫头与穿刺点进行挤压抵靠,压迫头与加压支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李艳红潘爱红汤丽吴旭峰徐佩丽殷红梅付敏敏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2024年
对比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重点选择乳腺肿瘤患者作为对象,患者数量为66例,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研究组(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经随机方法分组为各33例,实现组间指标(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和换药次数、并发症)比较。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数值更高;术后恢复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瘢痕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和换药次数方面的比较,研究组各个情况均得到改善;研究组的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改善,各数值比较的意义显著,为P<0.05。结论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疗效良好,临床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使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有利于术后恢复。
彭怡
关键词:乳腺脓肿超声穿刺治疗传统手术
CT及超声双定位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治疗
2024年
探讨分析将超声及ct双定位引导经皮肝脓肿穿刺治疗应用于肝脓肿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该时段将我院治疗登记有效的70名肝脓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实验组内患者则接受ct及超声双定位引导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情恢复时间,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与单独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相比,CT及超声双定位引导的经皮肝脓肿穿刺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提示,CT和超声的双重定位引导技术在提高治疗精准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改善更多肝脓肿患者的治疗预后。此项研究不仅为肝脓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辅助治疗其他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杨彬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CT超声
脑脊液引出对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在接受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中,脑脊液经引流管引出对血肿清除的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接受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治疗过程中是否伴有脑脊液引出作为分组依据,比较伴有脑脊液引出组(A组)和不伴有脑脊液引出组(B组)的血肿清除效果、并发症及短期预后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B组拔管前血肿残留体积更少(P<0.001),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在院时间更短(P=0.002,P=0.003),而两组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短期预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颅内感染率明显升高(P=0.027),A组在院期间甘露醇使用量更少(P=0.038)。结论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伴有脑脊液引出时血肿清除效果更好,并可以减少颅内感染风险和平均住院日。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皇甫罗锴毛锦龙饶维邹明明曹卫东张剑宁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血肿穿刺引流术尿激酶
一种用于卵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带激光定位灯的穿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卵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带激光定位灯的穿刺针,包括针管和针座,所述针管的顶端通过连接块与针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拆装结构,连接块的顶端与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针座的顶端上刻画有辅助操作者穿...
何亮亮 赵文星杨立强
接受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4年
探讨分析接受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实验开展的年月区间:2023年1月-2024年1月;研究科室:神经外科;疾病种类:急性脑出血;患者纳入数目:92例患者;分组方法:按照预后质量分组;分组名字:研究组(预后良好)、参照组(预后不佳)。对所有患者进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治疗。比较两组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预后不良多因素分析。结果 整理急性脑出血预后情况的可能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所有的影响因素当中,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否已经形成脑疝、出血量、有无硬膜外血肿等是影响预后质量的单因素,(P<0.05)。针对两个组别进行多因素分析,昏迷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有脑疝形成、出血量超过50mL、有硬膜外血肿是影响急性脑出血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对接受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发现,GCS评分、NIHSS评分、脑疝、出血量以及硬膜外血肿等均是影响预后质量的危险因素。
李占魁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预后
一步法穿刺与两步法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一步法穿刺和两步法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68例,依据穿刺引流方式分为研究组(35例,一步法穿刺方式治疗)和对照组(33例,两步法穿刺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炎性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脓腔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性相关指标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穿刺法与两步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一步法穿刺时间较短,两步穿刺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王慧敏王海丽钱皓月
关键词:肝脓肿
1例经桡动脉穿刺治疗93岁椎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4年
目的总结1例高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桡动脉穿刺治疗的93岁椎动脉狭窄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治疗高龄患者椎动脉狭窄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桡动脉穿刺治疗高龄患者脑血管疾病能提高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王莉黄岩汤建军詹蕾
关键词:经桡动脉穿刺椎动脉狭窄围手术期护理高龄患者
一种带托臂桡动脉穿刺治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托臂桡动脉穿刺治疗车,包括:车架主体,车架主体内侧的下部设置有承载框一,车架主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承载框二,车架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承载框三,承载框三的一侧设置有滑轨组件,滑轨组件远离承载框三的一侧滑动连接有...
罗轩 白婷 范琼飞 梁甲 李林
综合护理对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护理效果,为肾结石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疼痛程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况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为(3.34±1.08)分,低于参照组的(4.0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参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中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开珍赵洁
关键词:微创肾结石护理效果

相关作者

赵宪林
作品数:69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CT监视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高血压脑出血 YL-1型
王庭忠
作品数:32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硬通道 微创穿刺术 CT监视 基底节脑出血
李文伦
作品数:93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经颅多普勒 超声诊断
张明荣
作品数:64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膀胱肿瘤 经直肠超声引导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 穿刺治疗
石艳辉
作品数:19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颌面间隙感染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 结核性胸腔积液 尿激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