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篇“ 秧田期“的相关文章
- 水稻秧田期施氮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016年
- 水稻育秧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试验表明,秧田期施氮对秧苗生长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秧苗含氮量显著升高,苗高和地上部干物质增加,在每秧盘施氮量达2~3 g后趋于稳定;秧苗根长和地下部干物质在每盘施氮量2g时最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冠比呈降低趋势,在每盘施氮量超过2 g后下降明显,产量在每盘施氮量2 g时最高,施氮处理显著高于未施氮处理。结合秧苗的各项指标及移栽后产量,基质育秧适宜的纯氮施用量是每盘2 g。
- 刘永成少华梁春玲迟金和
-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
- 秧田期无纺布覆盖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确定秧田期微喷灌溉模式下适宜的无纺布覆盖时间,以全程不覆盖无纺布为对照,设置无纺布覆盖6d、12d、全程覆盖(17d)3个处理,分析了无纺布覆盖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无纺布对秧苗的成秧率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秧苗的整齐度;覆盖无纺布有利于加快秧苗生长进程,使叶龄、苗高达到适栽标准的时间提前,但也使黄叶数增加、茎基宽变小、盘根质量下降,且覆盖时间越长,此影响越显著;无纺布覆盖时间过长会使产量水平下降。因此,应根据茬口、播期及天气条件,确定合理的无纺布覆盖时间,一般以覆盖6-12d为宜。
- 魏广彬金军钟剑文童璐朱萍孙和平徐蕊李勇
- 关键词:水稻育秧秧苗素质
- 秧田期微喷灌溉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为提升机插水稻育秧期的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研究了微喷灌溉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节水、灌溉速度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微喷灌溉的秧苗素质、产量与跑马水灌溉相当,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成秧率均在85%以上,播后15-20d,株高适宜、白根多、盘根好、苗粗、黄叶少,符合壮秧要求,且每667m^2产量均达700kg以上。同时,采用微喷灌溉的灌水速度更快,节水、节电效果明显。
- 钟剑文卞国珍魏广彬孙和平童璐朱萍徐蕊
- 关键词:微喷灌溉机插水稻秧苗素质
- 药剂处理种子预防水稻秧田期及本田前期病虫害试验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明确种衣剂包衣对水稻秧田期及本田前期病虫害的预防效果,于2014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芽谷在播种前用拌种机械拌药包衣,安全性好,且对秧田期和本田前期主要病虫害有预防作用,可推迟本田期用药时间和减少前期用药量,是省工节本、生态环保的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应大力推广应用。
- 陈轶
- 关键词:药剂拌种病虫害防效
- 沿江稻区秧田期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被引量:3
- 2014年
- 南京市六合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水稻的育秧方式呈多样化。本文分析了六合区水稻秧田期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加强测报网络建设、实行专业组织统防统治和积极推进商品化育秧等建议,目的是为大规模育秧生产提供参考。
- 殷晓蓉朱训泳郭吉山
- 关键词:水稻秧田期病虫害
- 防治水稻秧田期灰飞虱的药剂筛选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秧田药剂防治1代灰飞虱成虫是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不同药剂处理,在秧田1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拓胜可湿性粉剂25 g防治秧田灰飞虱不仅有较好的速效性,且持效期长,最终大田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最低。
- 刘延刚陈香艳王艳莹陈军刘进谦马宗国赵秀山冷鹏
- 关键词:水稻秧田期灰飞虱黑条矮缩病药剂防效
- 贵州水稻秧田期稻水象甲卵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被引量:5
- 2013年
- 为弄清秧田期稻水象甲卵的田间分布情况,采用6种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模型法,对稻水象甲卵在秧田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卵在秧田期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Taylor幂法则方程:lgS2=0.608 7+1.325 6lg(m),(1.325 6>1),说明卵的聚集强度具有密度依赖性;Iwao回归方程m*=3.518 1+1.458 m,α>0,β>1,说明卵在田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负二项分布,引起稻水象甲卵聚集的原因主要是其所生活的环境因素所致。根据Iwao m*-m回归关系确定卵的序贯抽样模型公式及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4.518 1/m+0.458)/D2,建立了精度分别为0.1、0.2和0.3时的理论抽样数表。在田间抽样方式上,以Z字形法最佳。
- 峗薇峗薇杨茂发彭炳富杨洪
- 关键词:稻水象甲水稻秧田期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
- 水稻种子药剂包衣对秧田期秧苗素质及病虫害防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水稻种子药剂包衣对秧田期秧苗素质及病虫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噻虫嗪和6.25%精甲.咯菌腈对水稻种子包衣的防虫治病效果好,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对恶苗病的控制效果远远高于常规药剂;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较高,秧苗根系发达,白根数多,叶色浓绿,株高、叶龄、茎基宽、根重、地上部鲜重等秧苗素质均较好;而且处理过的秧苗便于机插,返青活棵快,比常规处理早3~5 d活棵;同时处理后的秧苗移栽后分蘖早,扎根快,株高、根重、地上部鲜重等秧苗素质远远高于常规处理。大田示范防病治虫效果促进秧苗作用效果一致,可以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推广。
- 赵新农焦骏森蔡建华莫婷窦永秀
- 关键词:水稻种子包衣秧苗素质病虫害防效
- 水稻种子药剂包衣对秧田期秧苗素质及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 2013年
- 本文从介绍试验的材料和方法开始,将整个试验过程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最后得出结论。噻虫嗪+精甲·咯菌腈药剂做水稻种子包衣应该是种植农户的首选。
- 李伟雄
- 关键词:水稻种子包衣秧苗素质病虫害防治
- 水稻秧田期病害防治技术
- 2012年
- 总结了水稻烂秧、其他苗期病害及营养障碍等水稻秧田期病害的防治技术。
- 邹昊
- 关键词:水稻病害秧田期
相关作者
- 路明

- 作品数:3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木酮糖 木糖异构酶基因 木糖 木糖异构酶 重组质粒
- 杭晓宁

-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秧田期 水稻生育期 水稻 监测装置 温室气体
- 张卫建

- 作品数:255被引量:2,945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水稻 气候变暖 稻田 气候变化
- 郑成岩

- 作品数:61被引量:5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籽粒产量 耗水特性 耕作方式
- 邓艾兴

- 作品数:76被引量:67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春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