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6篇“ 秦腔艺术“的相关文章
返璞固本,强基开新 观第十届秦腔艺术节青年折子戏展演有感
2025年
秦腔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盛演不衰。秦腔所创立的板式变化声腔体系,突破了曲牌连缀体音乐结构形式的局限,引发了戏曲唱腔多元性、演出形式自由性、角色行当完整性、艺术流派创新性、题材剧目丰富性的诸多进步,实现了整个戏曲发展划时代的重大变革,在清康乾时期盛极一时,影响遍及全国,催生了各地拂子腔系剧种的诞生,也促进了多声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被誉为梆子腔戏曲的鼻祖。
丁科民
关键词:演出形式戏曲唱腔康乾时期梆子腔秦腔折子戏
秦腔秦韵唱古城新貌 经典艺术展时代风华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剧目观察
2025年
2024年11月1日至11日,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在古城西安、渭南成功举办。本届秦腔节以“秦声颂风华,腔音传千年”为主题,来自西北五省(区)的30家院团集中展演14台秦腔本戏、120余出经典折子戏,另有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越剧《楓叶如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的豫剧《清风亭上》《程婴救孤》参演。这是近年来秦腔创作整体成绩的检阅,评出的20位“表演艺术传承新星”,昭示着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的青春力量。综观本届秦腔节的14部“特别推荐剧目”,无论是对当代楷模的歌颂、对革命历史的致敬,还是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抑或是对经典名剧的整理移植,都遵循着秦腔艺术的审美风范,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穆海亮
关键词:秦腔艺术艺术传承豫剧
“人民”话语与延安时期红色秦腔艺术实践
2025年
延安时期红色秦腔作为一种深具人民性和革命性的戏剧形式,通过旧形式与新内容的结合,发挥了艺术的政治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戏剧艺术,更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和动员人民参与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红色秦腔的兴起与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的文化战略密切相关。通过对传统戏曲的改造,红色秦腔响应了人民对新文化的需求,适应了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红色秦腔创作强调“人民”话语,使人民成为戏剧的主体和观众,实现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目标。这种秦腔不仅推动了传统艺术的革新,还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形成了群众文艺运动,成为鼓舞人民斗志、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并且,这种艺术实践为新中国的戏剧改革奠定了基础,对后续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仝广辉
关键词:延安时期
秦腔艺术中板胡的表现力塑造与演奏分析
2024年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秦腔以其粗犷质朴、高亢激越的风格在众多剧种中独树一帜,而板胡以其圆润甜美而又尖锐明亮的音色,成为秦腔音乐中最具代表性和穿透力的声部。本文在简要梳理秦腔艺术发展脉络、论述秦腔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板胡艺术在塑造秦腔音乐风格方面的独特作用,进而分析了右手持弓与左手按弦等方面的要领,强调秦腔板胡演奏要以剧本人物为依归,将演奏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角色的喜怒哀乐相融合,做到演奏情绪、力度与剧情发展相适应,才能真正实现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统一。
张琦晗
关键词:秦腔艺术板胡演奏技巧
秦腔艺术形象在文创产品中的再设计初探
2024年
秦腔艺术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因为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种古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其特有的艺术形象被大众所熟知与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科技、新媒体的涌现,亟须增强秦腔艺术的传播效果。通过对秦腔艺术形象的视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下文创产品市场设计需求,以经典剧目《三娘教子》为例进行二次创造,探索出非遗与现代审美的对接口,并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达到有效传播秦腔艺术的目的。
赵婧璇
关键词:秦腔艺术视觉特征《三娘教子》
共同体美学语境下秦腔艺术的内容创新与传播
2024年
在共同体美学语境下,秦腔与广播影视创作、新媒体技术、AI数码技术、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实现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戏曲动漫、旅游文创、艺术人才培养、秦腔艺术传播路径创新发展等共同趋美的艺术实践。但是,随着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秦腔艺术如何通过内容创新、审美创新、技术融合、传播路径创新拓展等共同体美学的创新思路,在大众中得以更广泛地传播,是目前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从业者尤其是新媒体传播和文旅融合产业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探讨的话题。为此,笔者将以媒体融合为时代背景,结合秦腔剧目节目创排、媒体互融、美学实践、传播途径等方面探讨秦腔艺术在共同体美学语境下的内容创新与传播。
马琳娜赵益
关键词:秦腔艺术媒体融合
空间·场合·形态: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艺术展演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易俗社文化街区是融合秦腔展演、博物馆展示、教育传承以及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地方文化商业街区。文章分析了街区内文化空间与不同场合中的文化实践,通过对个案的参与观察,一方面考察戏曲艺术展演塑造了城市声音景观。另一方面试图阐释街区的空间运营是多方参与的“文化共谋”,即地方经营者、艺术生产者与文化消费者之间构建的被展示的文化共同体。这对理解秦腔的当代审美与文化价值、城市文化空间的重构和城市地方感的重建有重要意义。
庞洁
关键词:文化街区秦腔艺术展演文化消费
难以逾越的标杆 写在李东桥从事秦腔艺术50周年之际
2024年
作为一名秦腔艺术的忠实观众,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李东桥艺术成就与特色的文章,但考虑到东桥的艺术成就太大,影响太广,而自己功力不够,迟迟不敢下笔。加之东桥毕竟是戏曲艺术大家、秦腔传承发展的领军人物,媒体上关于他艺术成就的文章也不少,有谈《千古一帝》艺术反响的,也有揭示《西京故事》思想内涵的,还有追述他从艺心路与实践双重历程的,但未见给他艺术成就予以定位的,在他从艺50周年纪念之际,我就斗胆试论之,以求教于方家和广大秦腔艺术爱好者。纵观秦腔近些年的发展,李东桥算得上西北五省区秦腔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秦腔界生角行当的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之所以这样定位,理由在于以下几方面。
陈答才
关键词:秦腔艺术艺术成就传承发展标杆戏曲艺术
扞格中的形象存在及真实行动--从秦腔艺术的发展与人才建设谈起
2024年
在多元文化并行发展与消费时代到来的今日,所有关于秦腔或戏曲的讨论都应在历史之内,不能单纯地就艺术艺术,就人才而人才,那是没有意义的。秦腔艺术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是笔者进入戏剧工作中以后持续关注的话题。戏剧人为此前赴后继、四处奔走,千种方式、万种想法地走了三四十年,在多年的摸索和各方努力呼吁之下,秦腔艺术创作成果令人瞩目,人才队伍建设也举措纷纷,各有精彩展示和可喜回报。
李季
关键词:秦腔艺术多元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戏剧
秦腔艺术在幼儿园开展的有效途径
2024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戏剧以其特有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而著称于世。为弘扬传统文化,将秦腔引入幼儿园非常有意义。本文把秦腔引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秦腔教学的途径、方法上进行了实践,重点分析了营造浓厚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为传承经典,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燕
关键词:秦腔艺术

相关作者

辛雪峰
作品数:55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秦腔 易俗社 秦腔音乐 秦腔艺术 现代戏
李有军
作品数:35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秦腔 易俗社 新媒体 媒介传播 秦腔艺术
刘瑜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安欧亚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 文化 秦腔艺术 秦腔
何婷燕
作品数:1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声乐学习 气息 声乐 传承保护 秦腔艺术
邱菲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时装 中国传统戏曲 服装 故事 戏曲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