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0篇“ 神经浸润“的相关文章
- 胃癌神经浸润数字病理切片图像定位和分类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出一种胃癌神经浸润数字病理切片图像定位和分类方法及系统,首先将整张病理图像采用滑动窗口的方式切分小patch训练图像块;其次,构建并将训练图像块输入训练分割模型,分割胃癌细胞区域并输出胃癌细胞生成掩模,同时构建并...
- 高钦泉胡紫薇兰俊林陈刚张和军王健超
- 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浸润相关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2024年
- 背景胰腺癌相关死亡达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可显著影响胰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抑癌基因p53突变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相关性尚无统一证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三项侵袭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23-08-31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采用Meta分析评估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有14项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胰腺癌组织p53蛋白平均表达率为35.6%,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侵袭特征显著相关:胰腺癌p53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组相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发生的危险度比分别为:1.2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0-1.50]、1.23[95%CI:1.03-1.47]和1.22[95%CI:1.00-1.48].亚组分析显示,研究人群、样本量、和发表时间可影响总Meta分析结果.敏感性分析可改变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研究的总效应量,但不改变淋巴结转移的效应量.发表偏倚分析显示神经浸润研究存在发表偏倚,而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p53蛋白表达是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检测癌组织p53蛋白表达可为评估胰腺癌侵袭特征提供分子病理依据.
- 贾明昊张石垒刘铁兵角逸飞刘现立刘江波
- 关键词:胰腺癌抑癌基因P53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META分析
- 肝内胆管癌神经浸润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辅助化疗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神经浸润在肝内胆管癌(ICC)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临床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化疗可以改善ICC患者预后,但目前辅助化疗是否能够有效改善ICC合并神经浸润患者总体生存(OS)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研究探讨ICC神经浸润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辅助化疗对于是否合并神经浸润患者的疗效,以提供临床决策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ICC行意向性根治术的25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ICC患者发生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59例患者中,合并神经浸润者占17.7%(46/259)。无神经浸润者中位OS时间为25.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71.3%、38.2%、26.6%;神经浸润者中位OS时间为10.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39.1%、21.4%、0%,两者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0,P=0.004)。术前总胆红素水平、CEA水平、CA19-9水平、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血管侵犯、N分期、TNM分期与ICC神经浸润发生明显有关(均P<0.05)。CA19-9水平(OR=2.265,95%CI=1.061~4.833)、肝内胆管结石(OR=4.064,95%CI=1.809~9.130)、血管侵犯(OR=3.286,95%CI=1.551~6.964)及N分期(OR=2.365,95%CI=1.149~4.869)是影响ICC神经浸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后分析显示,CA19-9水平(HR=1.615,95%CI=1.142~2.283)、肝内胆管结石(HR=2.093,95%CI=1.401~3.127)、脉管侵犯(HR=1.563,95%CI=1.032~2.367)、神经浸润(HR=2.120,95%CI=1.392~3.229)、N分期(HR=2.304,95%CI=1.320~4.022)是影响ICC意向性根治术后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辅助化疗是影响ICC术后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33,95%CI=0.369~0.770,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在全组ICC患者中或在合并神经浸润的ICC患者�
- 李起陈晨刘恒超雷建军张东耿智敏
- 关键词:胆管肿瘤肿瘤浸润
- 直肠癌神经浸润的影像评估进展
- 2024年
- 直肠癌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生活质量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T1~2N0直肠癌治疗是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为主要手段,T3~4或N+患者推荐新辅助治疗。神经浸润(PNI)指肿瘤接近神经并包绕至少33%神经周径或者肿瘤细胞穿透神经鞘三层中的任意一层。PNI是直肠癌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目前只能通过术后病理诊断。不能手术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若能通过无创影像手段获取直肠癌PNI状态,将进一步完善患者的个性化诊疗并影响预后。本文对直肠癌PNI的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何蓉张义李盼盼宋歌声李爱银王艺
- 关键词:直肠癌神经浸润影像评估
- 神经浸润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神经浸润(PNI)与胃癌(GC)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G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PNI将患者分为PNI阳性组(n=65)和PNI阴性组(n=209),分析PNI与G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和预后情况。结果 PNI阳性与GC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T分期为T4期、N分期为N3期、有脉管癌栓是影响GC患者PN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GC患者预后与肿瘤直径、TNM分期、脉管癌栓、PNI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期、有脉管癌栓、PNI阳性是影响G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NI与GC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且存在PNI的GC患者往往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较低,临床可将PNI作为诊断和评估GC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冯鹏飞胡景岚宋红杰张鹏
- 关键词:胃癌神经浸润病理特征预后
- 基于增强CT的胆囊癌神经浸润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根治术的GB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存在PNI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由2位影像科医师评估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包括有无胆囊结石、影像肝侵犯、血管侵犯、T分期及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CT征象与PN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公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CA125和影像肝侵犯、血管侵犯(肝动脉或门静脉)、T分期及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PNI相关(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影像血管侵犯(肝动脉或门静脉)、影像T分期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公式并绘制ROC曲线,AUC为0.807(95%CI:0.734~0.879),灵敏度为0.792,特异度为0.69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卡方值为0.594,P=0.997,提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接近。结论联合CA199、影像血管侵犯、T分期等术前临床-增强CT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GBC术后PNI。
- 霍文礼寇雪纯李起刘哲梁挺
- AGRN在伴有神经浸润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超过70万患者因患结直肠癌而死亡。传统观点认为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直接播散、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等。而近年来肿瘤的神经...
- 孙尧
- 关键词:结直肠癌神经浸润生物信息学
- 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的胆囊癌神经浸润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胆囊癌患者神经浸润无创识别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意向性根治性切除术的180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1例,女性119例,年龄(65.3±10.2)岁。将180例患者分为训练集(n=126)和测试集(n=54),依据神经浸润情况,126例训练集患者分为神经浸润组(n=33)和非神经浸润组(n=93),54例测试集患者中神经浸润者15例,非神经浸润者39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神经浸润、肿瘤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肿瘤分期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囊癌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使用Python软件中的"feature_importance"包对临床变量与神经浸润的相关性进行重要度排序。建立胆囊癌神经浸润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混淆矩阵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A19-9>39.0 U/ml(OR=5.165,95%CI:1.650~16.174)、T3分期(OR=6.037,95%CI:1.571~23.197)、T4分期(OR=9.996,95%CI:2.177~45.898)及淋巴结转移(OR=7.829,95%CI:2.705~22.627)的胆囊癌患者,神经浸润发生的风险高(均P<0.05)。重要度排序中排名前3位的因素依次为:CA19-9、淋巴结转移、T分期。结合多因素分析及重要度排序结果,选择CA19-9、淋巴结转移及T分期建立胆囊癌神经浸润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250和0.7667。混淆矩阵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灵敏度分别为75.76%和73.33%,特异度分别为80.65%和76.92%,准确度分别为79.36%和75.93%。结论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建立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可作为胆囊癌患者神经浸润的无创识别手段。
- 杨敏李起霍文礼李文智李娜耿智敏杨健
- 关键词:胆囊肿瘤神经浸润
-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直肠癌脉管癌栓及神经浸润研究
- 杨立宏
- SMAD4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与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浸润的关系
- 目的:SMAD4抑癌基因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中心介导因子,在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SMAD4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MAD4与结直肠癌关键基因突变、临...
- 苏进达
- 关键词:SMAD4基因突变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
相关作者
- 黄志强

- 作品数:652被引量:8,556H指数:50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肝门部胆管癌 微创外科 肝切除术 腹腔镜
- 陆澄

- 作品数:89被引量:3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拉钩 胰腺癌组织 神经浸润转移 超声引导
- 李成刚

- 作品数:44被引量:2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肝门部胆管癌 病理学 神经浸润 肝切除 免疫组织化学
- 党诚学

- 作品数:155被引量:6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胰腺癌 胃癌 并发症 乳腺癌
- 邹声泉

- 作品数:510被引量:2,52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胆管癌 胆管癌细胞 胆管肿瘤 肝门部胆管癌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