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1篇“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章
-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诊疗路径单中心实践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探讨抗感染治疗在单中心的规范应用及感染控制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中心收诊住院的所有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及诊疗过程,对诊疗选择和诊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49例患儿中,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出率为59.2%(29/49),病毒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占80.7%(21/26);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检出率为18.4%(9/49),呼吸道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检出率4.1%(2/49)。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患儿相比,具有较高的阳性接触史(76.9%比30.0%,P<0.05),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较少(23.1%比60.0%,P=0.053)。所有患儿治疗用抗生素的使用率为26.5%,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的治疗用抗生素使用率差异显著(0比100%,P<0.05)。两组患儿NICU收治率无明显差异(11.5%比20.0%,P>0.05),均好转或治愈出院,7 d内再入院率均为0。所有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院内接受呼吸道隔离,院内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为0。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标准化临床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对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鉴别诊断和精细化诊疗,减低抗生素的应用比例和时间,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以全院和病区感染控制监测结果为依据的抗生素选择,明确的抗生素引入和撤退标准,准确及时的病原体检测,社区呼吸道接触病史和新生儿病房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控制是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诊疗的重要环节。
- 黄鸿眉徐晨光黄海波薛银易艳芝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诊疗病原体
-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初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流行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1084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进行呼吸道7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百日咳杆菌、咽拭子培养、血培养检测,记录并分析病原学检出情况,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情况。结果所有患儿的病原学总阳性检出率为33.5%(363/1084);病毒检出率为29.9%(324/1084),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者264例、占81.5%,副流感病毒1阳性者4例、占1.2%,副流感病毒2阳性者2例、占0.6%,副流感病毒3阳性者34例、占10.5%,流感病毒A阳性者18例、占5.6%,腺病毒阳性者1例、占0.3%,巨细胞病毒阳性者1例、占0.3%,未检出流感病毒B;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为2.2%(24/1084),其中肺炎衣原体阳性者18例、占75.0%,肺炎支原体阳性者6例、占25.0%;百日咳杆菌检出率为1.1%(12/1084),细菌检出率为0.3%(3/1084)。2016~2017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率最高在夏季(44.7%),其次是秋季(24.2%)。其中2017年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率最高为8月,其次为9月。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主,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夏季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最高,了解病原学流行情况,指导合理用药,能够减少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 汪无尽杨勇
- 关键词: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
- 金蝉口服液联合头孢美唑治疗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为有效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轻中度小儿患者,临床观察中药制剂金蝉口服液与注射用头孢美唑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80例经诊断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的小儿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单一组40例、中西组40例。所有患儿均根据临床病症给予对症治疗,单一组使用西药头孢美唑,中西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金蝉口服液,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患儿症状改善所用时间,同时对治疗前后患儿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超敏CRP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用药后中西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5%,单一组为85.0%,单一组较中西组治疗效果差,P<0.05;中西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用时较单一组少,P<0.05;入院时两组指标中性粒细胞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均有改善,且单一组指标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低于中西组,P<0.05。结论对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轻中度小儿患者,为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可选择中药制剂金蝉口服液与西药头孢美唑联合用于疾病治疗。
- 仇毅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头孢美唑轻中度呼吸道感染
- 急诊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诊疗新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在感染性疾病死亡率中居首位,多数老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及重症患者首诊于急诊。而准确诊断、早期给予患者正确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如何及时、准确做出诊断,正确判断可能的病原体及合理选择恰当的抗菌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 马青变
- 关键词:急诊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
- 2013—2014年中国二级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 调查2013-2014年我国二级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3-2014年中国9城市10家二级医院分离的860株非重复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299株,肺炎克雷伯菌221株,流感嗜血杆菌1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株及卡他莫拉菌39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以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菌株对受试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及MIC范围.结果 肺炎链球菌对口服青霉素的敏感度为19.7%(59/299),对头孢呋辛和头孢克罗的敏感度为25.6% (77/299),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曲松的敏感度分别为33.4% (100/299)和63.5% (190/299),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敏感度均为4.4%(13/299),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度分别为93.5% (280/299)和98.0%(293/299).未发现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的敏感度接近或>85.0%,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度分别为93.2%(206/221)和90.3%(200/221),8.1%(18/221)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和利福平的敏感度分别为83.5% (97/116)、82.8% (96/116)、89.6%(104/116)和83.5%(97/116).对红霉素及氯霉素的敏感度分别为37.4% (43/116)和34.8%(40/116).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亦有较高的敏感度(80% ~100%).结论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二代头孢菌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度低,但对头孢曲松敏感度较高;大环内酯类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
- 孙宏莉陈玲陈绪林贾馨兰李南洋刘卫红童辉向蓉张芳赵怀洲张继东徐英春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抗菌药抗药性
- 头孢丙烯与阿奇霉素对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头孢丙烯与阿奇霉素对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为80.95%(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35%稍低于对照组为7.94%(5/63)(P>0.05)。结论:采用头孢丙烯治疗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奇霉素,且发生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
- 李轶
- 关键词:头孢丙烯阿奇霉素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 急诊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解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急诊常见感染性疾病,因呼吸道感染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人数仍在逐年增加。深入了解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耐药特征对急诊科医生给予患者合理正确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将针对急诊常见社区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病原学进行探讨,并综述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致病菌的耐药特征。
- 胡毅张雷尹文
- 关键词:急诊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耐药
-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漳州地区呼吸道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漳州市中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呼吸道标本分离的252株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165株、肺炎链球菌63株、卡他莫拉菌24株)进行药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61.8%,氨苄西林30.4%,头孢克洛15.7%,其它药物均低于10%;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达91.7%,氧氟沙星16.7%,其它未见耐药;肺炎链球对菌对红霉素(93.6%)、四环素(87.0%)、克林霉素(84.1%)、复方新诺明(73.0%)耐药率较高,青霉素41.3%,左氧氟沙星较低4.8%,仅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结论漳州地区呼吸道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具有较高耐药性,临床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坚持耐药检测可延缓细菌耐药性的进展。
- 洪伍华林淑银
- 关键词: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耐药分析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 头孢地尼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探究头孢地尼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选择接受治疗的180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儿给予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服用头孢地尼颗粒,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为9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为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扁桃体肿大、咽充血、气促、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地尼在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练子平
- 关键词:头孢地尼获得性呼吸道感染阿莫西林
- 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患儿和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儿科10 895例住院患儿临床送检的痰液和鼻咽部分泌物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体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采用CLSI规定的纸片扩散法(K-B)。结果 10 895例住院患儿发生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7 105例,感染率65.21%;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标本中培养出病原体14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073株占72.30%,革兰阳性菌149株占10.04%,真菌261株占17.59%;副流感嗜血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90.4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5.00%、87.9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7.11%和68.00%。结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以副流感嗜血菌居首,提示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社区卫生宣教,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薛菊兰万正东胡晓原王向荣
-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