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4篇“ 社会形态理论“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2024年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李文才潘静
关键词:社会形态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斯大林
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革新的再探析
2024年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革新呈现为对社会历史的持续探索而不断地调整唯物史观整体致思方向的开放性过程。以人类史前史和东方社会史研究成果为理论前提并借助于地质学中用以描述地质层系构成的“原生、次生和再次生类型”概念,晚年马克思尝试性地构建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历史具体”内在张力的社会形态演进图式。新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完善了关于人类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论证了东西方社会形态演进的差异化路径,重新唤醒了东方社会作为“实际地改变和变革现存社会”推动力量的自觉意识,从而在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指明了从具体民族的生产方式与历史前提来探索人之解放这一根本指向的具体化路径。
孟茁胡海波
关键词: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公社制度地质构造
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构成部分,深入剖析了人类社会的核心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际上,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马克思头脑中灵光乍现的结果,而是贯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全过程。马克...
张荣炜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开展社会形态研究提供理论前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诠释,纵向上...
薛立森
关键词:社会形态
唯物史观视域下佩里·安德森的封建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2024年
佩里·安德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托,提出一种“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诞生之前欧洲封建主义社会的起源、社会结构及其构成因素,揭示中世纪欧洲各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成因及其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封建社会形态理论,其中“绝对主义”是其理论的独创成果。安德森的学术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而且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齐敏
关键词:佩里·安德森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
2023年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五形态说”传入、“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可以并存的论证等阶段。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程,跟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人的相关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密切相关,中国的“五形态说”并非起源于斯大林。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以下努力方向:对“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等核心概念进行更为精细的考辨;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把握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问题的理论逻辑;认真批驳学术研究中的“非社会形态化思潮”;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刘召峰
关键词:社会形态社会形式
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2023年
作为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向互动、融合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源起可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得以探寻,其演进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社会形态结构理论以及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前深入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既有助于在新的时空背景下推进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又有助于分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的思想精华,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基础,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深入发展。
张青兰林开蕾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论望月清司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释读与再构
2023年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日本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望月清司批判了阐释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出现的线性历史观倾向,并提出从分工视角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行历史性建构,这一建构工作借用市民社会、异化、分工和共同体等基本范畴,把传统马克思主义基于阶级斗争所体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社会形态演变机制解释为基于分工和交换平等性关系的运动机制。望月清司的独创性在于,依托马克思不同阶段的思想运演,切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行历史性(总体性)考察。但望月清司的问题在于,将劳动异化泛化为人类学概念并将之纳入交换领域,强调分工本体论而导向生产力进化主义。对望月清司的批判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彰显了批判性、否定性、情境论等历史性原则。这给予我们现实思想教益:立足当下社会实践寻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路径。
汝曼曼代利刚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异化分工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关系研究
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主干内容之一,各种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诠释。基于此,对唯物史观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在社会形态的研究中展开。马克思曾对社会形态进行过大量思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即“三形态说”和“五...
马莲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三形态说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历史方位与世界意义——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视角
2023年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重大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这一重要论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成果的最新概括。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有助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所具有的重要世界意义和历史作用。
张宇甜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作者

洪光东
作品数:31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科学发展观
牛方玉
作品数:22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形态理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中国古代史 管理理论 公权力
戚嵩
作品数:38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沈浩精神
赵家祥
作品数:197被引量:77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杨学功
作品数:173被引量:5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计量工作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 全国质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