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133篇“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相关文章
-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2024年
- 任何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出场语境与逻辑脉络,勾勒出文明形态历史演进的发展轨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出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由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在对资本主义文明辩证扬弃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特殊性,揭示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出场逻辑。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从主体力量、发展路径和逻辑结构三个方面,阐明了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路。列宁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指明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形塑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基本结构,展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光明前景,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价值启示。
- 赵荣锋
-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文明文明形态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四重蕴涵
- 2019年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多维度的现实指向,涉及民族文明、世界文明、社会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等不同领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种总体性反思,是对东西方文明基础上的旧有文明形态的一种扬弃与超越,能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提供积极启示和路径参考。中华民族文明复兴、亚洲文明高地再创、社会主义文明复合和世界文明秩序重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四重蕴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一种文明论意义上的综合性创造,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种公共主义的文明观指引,具有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深厚蕴涵。
- 于波王员
- 关键词: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世界文明
- 河源家训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研究
- 2017年
- 客家河源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融性,将弘扬客家河源家训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客家河源地区的家训资源,以弘扬客家河源家训文化来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对促进地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韦荣邹建辉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的丰富和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为考察视角
- 2016年
- 以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为视角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内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演变过程从两位一体逐渐演变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把握其全面发展的历史和理论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理解,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
- 周有健谢世诚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 2015年
-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曾经提出过很多观点,探索了很多具体方案。我们要把其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区分开来。文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三个方面阐释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关系。
- 吴光明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文明
- 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屡屡出现的关于文明的表述可以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种价值”“一条道路”来加以概括。“一个时代”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一个国家”就是文明国家;“一种价侑”就是文明的价值;“一条道路”就是文明发展道路。
- 宇文利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国家文明发展
- 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探索轨迹
- 人类社会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类发展史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本质,对文明的涵义、性质、规律、特点进行了阐释。列宁首次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念应用于俄国实际,在俄国社会主义进行建设。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带...
- 郭一宁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建设民主政治
- 文献传递
- 制度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被引量:1
- 2008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以制度文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邓小平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制度建设思想,以民主法治为重点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奠定了我国制度文明的基础。江泽民与胡锦涛的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思想发展了邓小平的文明观,强调了制度安排的配套和制度结构的合理。在和谐社会制度建设中,制度的规范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是重点,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这是社会和谐、国家持久发展的保证。
- 丁英宏
- 关键词:制度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进程被引量:6
- 2008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四大文明建设的理论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届领导人创立并逐步拓展形成的。回顾这四大文明理论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把握文明建设的规律,提高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 徐鸿武
- 关键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
- 唤醒道德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著——读黄钊的《儒家德育学说论纲》
- 2007年
- 李德永
- 关键词: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学说儒家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