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37篇“ 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
面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4年
全面推进研究型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为了有效开展研究型人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结合研究型人才教育特点,对当前课程实施与实践中存在的课程培养方向被弱化、课程案例实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改革主体的表象化、管理缺乏评价与反馈等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建议,结合课程思想教育和脉络,落实改革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改革质量;改革鼓励研究型人才自主参与课程实践;改革中注重评价和反馈的正向作用。
邱泽国徐耀群张帅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改革与实践
提升应用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水平 加快推进涉粮高校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为特色的应急管理专业建设
2024年
近年来,伴随国内环境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与各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逐渐呈现出发生频率高、波及地域广、破坏力度强、损失规模大等特征。加快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为特色的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提升应用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水平.
赵霞王晨钱煜昊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研究型人才培养
基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化学实验改革
2024年
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导向,根据沈阳药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环境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机融合;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该实验改革为培养合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张聪璐徐爽伦小文王婷
关键词:研究型人才
基于“双碳”背景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相应提出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双碳”领域人才培养。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与“双碳”的关系入手,分析“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并从文化建设、学科优势、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及产学研用等方面,探索“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途径,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李玉兰牛晓滨张媛媛刘新袁媛
科学和工程问题驱动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年
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创新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专业,如何破除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禁锢,激发创新人才培养各要素的活力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从“科学问题驱动”和“工程问题驱动”两方面探索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并分析其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将对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应用示范。
刘永强曹京亚郁洋邓飞跃
数据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分析数据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定位与层次,结合具体实践过程提出数据科学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最后通过典案例介绍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培养过程,说明取得的效果。
石川王啸杨成李清勇吴斌
关键词:研究型人才
基于导读式对分课堂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对分课堂的研究中,跨学科和反思是课堂实践探索后进行改进的积极研究方式。本科后半段的师范类专业课教学应基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差异给予更为科学全面的培养方式,在调研基础上提出研究型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培养核心在于问题分析意识和组织研究能力的提升,更贴合本科师范类高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根据对分课堂中的导读式教学的基本模块和自主讨论交流相结合,对传统文学史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得出三个研究结论。
武玥
关键词:研究型人才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本科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群建设的三条路径——基于语言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被引量:1
2023年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着眼于语言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提出未来本科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群建设的三条跨学科路径:语文学路径、数字人文路径、计算语言学路径,并在充分借鉴语言学研究领域全球知名院校本科课程设置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列出若干建议开设的选修课程。在管理制度方面,提出跨院系合作科研立项、优化系部学缘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等设想。认为唯有坚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将语言学研究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之下,寻求与国际学术体系接轨,才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
孟庆楠罗卫华付科
关键词:本科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基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思考被引量:1
2023年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理清学科建设与研究型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学科评估视角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特点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同时剖析学科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并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提升研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路径。
王嫚嫚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研究型人才学科评估
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基于当代英美发展的比较视角被引量:6
2023年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深化合作不断加强。因此,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英美两国国际教育中的区域国别研究至20世纪开始成体系化、正规化和集聚化发展,各有特色,其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也在半个多世纪里累积了大量实践经验,机构组建、课程建设和研究发展等方面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来反观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机制的发展和创新。本文对当代英美区域国别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并提炼其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和不足,通过结合我国现阶段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现状和实践,提出3“跨”课程体系创新和“2+2+2”核心竞争力构建,意在为我国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提出创新性观点和建议,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型人才培养路径提供更多视角和可能性。
朱兰王秀红
关键词:国际教育

相关作者

张丹
作品数:45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 高可靠性 复合钎料 合金钎料
陆培民
作品数:48被引量:122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物理实验 创业教育模式 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 GPRS
夏岩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物理 研究型人才培养 一体机 控制系统 物联网
周宁
作品数:72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图像 NSCT 目标跟踪 轮廓波变换 下采样
赵倩
作品数:73被引量:4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基因 高赖氨酸 赖氨酸 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