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6篇“ 矢状径“的相关文章
- 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头影测量相关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不同下颌平面角的年龄在18~35岁的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及牙颌面结构测量。采用二阶聚类统计方法以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为变量将60名骨型Ⅰ类成年女性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不同组间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差异性,并分析60名骨型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相关性。结果60名骨性Ⅰ类成年女性根据上气道各段矢状径聚类成两组,两组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U1-PP(mm)、U6-PP(mm)、L1-MP(mm)、L6-MP(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名骨型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鼻咽段(PNS-UPW)、腭咽段(U-MPW)与MP-SN(°)、MP-FH(°)呈负相关,与GoPog(mm)呈正相关;上气道舌咽段(TB-TPPW)上气道矢状径与U6-PP(mm)呈负相关。结论牙颌面垂直向结构是影响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上气道的重要因素,牙颌面矢状向结构中的下颌体长度影响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上气道的重要因素。
- 朱永潮车晓霞
- 关键词:上气道聚类分析头影测量
- Twin-block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下颌后缩患者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比较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下颌后缩患者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研究组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及治疗前后舌骨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上下颌形态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矫治时间(8.36±1.13)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12±1.02)个月(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舌骨位置指标H-NP、H-CVP、H-Or、H-PP、H-MP、H-FH、H-PNS大于治疗前,上气道矢状径指标PNS-Ba、SPP-SPPW、Mc1-Mc2、U-MPW、V-LPW大于治疗前,上下颌形态指标ANB小于治疗前,且SNB、Go-Gn、Ar-Go、髁突内外径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H-FH、PNS-Ba、Go-Gn、Ar-Go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均有一定效果,前者改善舌骨位置、上气道矢状径效果更明显,但矫治时间稍长。
- 樊文君杜娟王颖马然平刘志利杨捷
- 关键词:下颌后缩TWIN-BLOCK矫治器舌骨位置
-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logistic归因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影响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12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矫治器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用WinCeph8.0软件测量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鼻咽、腭咽、舌咽、喉咽)相关指标,根据上气道矢状径指标变化情况将患儿分为显著变化组、无显著变化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上气道矢状径变化的因素。结果:矫治后观察组SNA°、SNB°、ANB°较矫治前减小,且SNA°、ANB°小于对照组(P<0.05)。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观察组PNS-Ba、PNS-UPW、SPP-SPPW、U-MPW、Mc1-Mc2、PAS、V-LPW均有升高,且PNS-UPW、SPP-SPPW、U-MPW、Mc1-Mc2、PAS、V-LPW高于对照组(P<0.05)。128例患儿接受正畸治疗后52例患儿上气道矢状径有显著变化,显著变化概率为40.6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畸治疗方式、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矫治前ANB°是影响正畸治疗后上气道矢状径显著变化的因素(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增加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气道矢状径,正畸治疗方式、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矫治前ANB°是正畸治疗后上气道矢状径显著变化的影响因素。
- 王笑辰孟虹良周玭
- 关键词:正畸治疗
- 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影响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包含气道预测的正畸方案的制定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7-2018年就诊于本院正畸科9~15岁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共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儿一般信息(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牙弓测量数据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数据,分析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情况,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大小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喉咽段,与QCVMⅠ-Ⅱ期比较,喉咽段气道矢状径(V-LPW)在QCVMⅡ-Ⅲ期、Ⅲ-Ⅳ期明显增大;在鼻咽段,与QCVMⅠ-Ⅱ期、Ⅲ-Ⅳ期比较,鼻咽腔气道矢状径(PNS-UPW)在QCVMⅡ-Ⅲ期增大(P<0.05)。在喉咽段,喉咽腔气道矢状径(V-LPW)随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大而增大,在低体质量组与正常组、低体质量组与超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患儿鼻咽腔和下口咽腔气道段矢状径(PNS-UPW和U-MPW)低于正常组(P<0.05)。在鼻咽气道,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SNB)和患儿是否处于QCVMⅡ期是PNS-UPW的影响因素(P<0.05);在口咽气道,舌骨前下点距第三颈椎前下点距离(H-C3)、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和软腭长度(SPL)是U-MPW的影响因素(P<0.05);在喉咽气道,H-C3和患儿是否为低体质量是V-LPW的影响因素(P<0.05);在下口咽气道间隙,H-C3、ANB和患儿是否为低体质量是下口咽气道间隙(PA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上气道矢状径与周围软硬组织关系密切,在制定临床正畸治疗方案时需要全面评估上气道与患儿自身状况,避免医源性因素造成患儿上气道阻塞,同时为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陆晨萌张祎尹茂运米合日扎提·买买提刘新煜胡敏
- 关键词:上气道头影测量分析生长发育期
- 拔牙矫治对成人骨性Ⅱ类高角开患者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和角度的影响
-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Ⅱ类高角伴开患者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舌骨位置和角度的变化,分析正畸治疗是否会引起此类患者上气道矢状径缩窄、舌骨位置、角度发生异常改变。同时分析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舌骨线距和角度的变化量与上、...
- 白金
- 关键词:拔牙矫治舌骨位置
- 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掩饰性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变化的比较研究
- 目的:①了解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上气道矢状径与正常(牙合)人恒牙列上气道矢状径之间的差异;②了解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各类垂直骨面型正畸掩饰性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③了解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配合Ⅲ类颌间牵...
- 刘莉
- 关键词:上气道矢状径
- 延髓及上段颈髓矢状径计算模型的建立
- 2019年
- 目的建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延髓及上段颈髓(延脊髓)矢状径随距测量基线(C2椎体前下缘与C3椎体后上缘的连线)上方距离变化的计算模型(矢状径计算模型),并检验其误差.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治疗并行颈椎MR检查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64例进行影像学测量研究.将延脊髓分为上、下两段,定义其分界线(即平行于测量基线且经过寰椎前弓松质骨下缘的直线).选取100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的正中矢状位MRI,测量并计算延脊髓上、下段的矢状径随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的变化率,建立以个体枢椎下缘水平延脊髓矢状径和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为自变量的延脊髓矢状径计算模型.选取另64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前弓下缘处及其上、下10 mm处的矢状径实际值,并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及误差率.在分界线处采用替代估计法(以枢椎后下缘处实际矢状径作为分界线处拟正常矢状径)和均值估计法(以前100例的均值作为分界线处拟正常矢状径)估算延脊髓矢状径,与矢状径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及出现较大误差(定义为≥1 mm)的百分率.结果延脊髓矢状径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分界线下方)延脊髓矢状径=枢椎下缘水平矢状径+0.0472×测量基线上方距离,(分界线上方)矢状径=枢椎下缘水平矢状径+0.0472×分界线至测量基线距离+0.298×(测量基线上方距离-分界线至测量基线距离).计算模型的误差评估结果显示,矢状径模型计算值的误差随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寰椎前弓下缘上方10 mm处误差为(1.06±0.72)mm,误差率10.52%±8.26%.矢状径计算模型相较于均值估计法,出现较大误差的百分率更低(Z=-3.527,P<0.001);而相较于替代估计法,矢状径计算模型的误差更小(Z=-4.88,P<0.001),出现较大误差的百分率更低(Chi-Square=6
- 安岩李凌江田伟
- 关键词:延髓脊髓摄影测量法
- 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畸形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后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评估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为临床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20例为试验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选取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试验组矫治时间为(18.4±2.6)个月,对照组矫治时间为(18.6±2.0)个月,其中试验组包括佩戴Twin-block矫治器及建立稳定咬合关系两个阶段,两组分别于佩戴矫治器前2周及矫治完成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利用WinCeph 8.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测量,采用SPSS 17.0软件对矫治前后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完成后,对照组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AH-SN、AH-FH、AH-MP、AH-OP、AH-PP、AH-Ge、AH-Me、AH-C3、AH-NPo、C3-Me距离显著增加,AH-O距离显著减少(t=-5.178^-2.382,P<0.05);PNS-Ba、PNS-UPW、SPP-SPPW、Mc1-Mc2、U-MPW、TB-TPPW、V-LPW距离均显著增加(t=-6.728^-3.716,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使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的上气道矢状径明显增大,舌骨前下移位。
- 张帆车永顺侯凤春宋宇杨瑶瑶于艳玲
- 关键词:舌骨
- 针刀结合整脊对松解脊髓型颈椎病锥孔矢状径的效果验证
- 目的:为探寻保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可靠方法,特在临床中选取一名具有典型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观察针刀结合整脊疗法对松解脊髓型颈椎病锥孔矢状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对接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治疗...
- 袁慎强薛清天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整脊疗法
-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中椎板矢状径的X射线测量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在颈椎X射线侧位片上,分析椎板矢状径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病例中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颈椎X线片401张。以Pavlov-Torg指数小于或等于0.75为诊断标准,将此401张颈椎X线片分为非DCS组和DCS组。测量C_3~C_6节段关节突关节后缘至棘突椎板线的距离(简称椎板矢状径),比较两组间椎板矢状径的差异,随后使用相同方法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病例的椎板矢状径差异。结果 C_3~C_6节段非DCS组椎板矢状径分别为(5.23±0.93)、(5.55±0.94)、(5.64±0.97)和(5.12±0.84)mm,DCS组分别为(3.87±1.11)、(3.66±1.00)、(3.77±0.92)和(2.99±0.72)mm,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性别之间椎板矢状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患者C_3~C_6节段椎板矢状径较正常人明显缩短。
- 孙鑫沈康平金文杰刘兴振
- 关键词:颈椎椎管狭窄放射摄影术摄影测量法
相关作者
- 贾连顺

- 作品数:1,684被引量:11,087H指数:45
-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脊髓损伤 颈椎病 外科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 孔抗美

- 作品数:188被引量:7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颈椎病 颈椎 外科手术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
- 齐伟力

- 作品数:134被引量:51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颈椎 颈椎病 外科手术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
- 刘黎军

- 作品数:131被引量:5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雪旺细胞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运动神经元 骨折
- 田伟

- 作品数:1,043被引量:3,337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脊柱 椎弓根螺钉 机器人辅助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