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1篇“ 病原菌培养“的相关文章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培养结果及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探讨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与痰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的价值。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检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98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株1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结果与痰培养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0.788)。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革兰氏阴性菌的灵敏度为90.54%,特异度为86.84%,准确率为89.29%;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革兰氏阳性菌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9.02%,准确率为89.29%;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真菌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0.38%,准确率为89.29%。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用于病原菌检测准确率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李钊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
-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许昌医院进行诊治的7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送检,对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从7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1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5株,革兰阴性菌38株。革兰阳性菌占比为63.11%(65/103),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他菌株依次为链球菌、屎肠球菌、B型链球菌、其他。革兰阴性菌占比为36.89%(38/103),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其他菌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血链阴沟肠杆菌、其他。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对复方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不耐药。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偏高,对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偏低,对美罗培南不耐药。结论导致细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其耐药性整体偏高,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
- 张艳红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药敏结果
- 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痰液标本送检,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结果:89例患者共分离出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61株(62.89%),前三为铜绿假单胞菌(29.90%)、肺炎克雷伯菌(18.56%)、大肠埃希菌(14.43%);革兰阳性菌检出32株(32.99%),前三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31%)、表皮葡萄球菌(8.25%)、肺炎链球菌(6.19%);真菌4株(4.12%);主要革兰阴性菌未检出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耐药性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无耐药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性高。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存在少量真菌,还需积极参照药敏结果用药,更好促进感染消失。
- 穆艳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
- 2022—2023年某院ICU重症患者感染病原菌培养结果及其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22—2023年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培养结果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3例ICU重症患者,采集其痰液、灌洗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探究其病原菌培养结果与耐药性。结果:363例ICU重症患者共培养出363株病原菌,其中132例重症肺炎检出139株(38.29%),116例脑梗死检出118株(32.51%),96例脓毒症检出98株(27.00%),19例其他检出8株(2.20%);其中革兰阴性菌(G^(-))共252株(69.42%),以81株(22.31%)鲍曼不动杆菌、63株(17.36%)肺炎克雷伯菌、44株(12.12%)大肠埃希菌、10株(2.75%)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G^(+))共62株(17.08%),以19株(5.23%)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4.65%)屎肠球菌、6株(1.65%)粪肠球菌为主;真菌共49株(13.50%),以40株(11.02%)白假丝酵母菌、4株(1.10%)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主要G^(-)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等耐药率高,对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主要G^(+)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率高,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利奈唑胺等耐药率低。结论:2022—2023年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ICU重症患者病原菌以G^(-)较为常见,而无论是G^(-)还是G^(+),对于临床多种常见的病原菌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对此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 刘佳幸杨华斌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病原菌白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 临床不同标本病原菌培养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不同标本的病原菌培养检测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21年1—12月我进修单位(福州市晋安区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接收的3233份临床患者不同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均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本组3233份样本中,检出阳性463份,占比14.32%。其中,细菌培养2728份,阳性236份(8.67%),真菌培养505份,阳性227份(44.95%);病原菌检出中,阳性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51%)、鲍曼不动杆菌(16.52%)、肺炎克雷伯菌(11.44%);去除重复菌株后,大肠埃希菌有37株,肺炎克雷伯菌19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通过药敏实验,大肠埃希菌主要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均在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100%,其次是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均在6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耐药100%,其次是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均在80%以上,再次是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均在70%以上。结论临床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且其常用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因而,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必须做好病原菌培养检测,明确耐药情况,以实现科学合理用药,确保疗效,减少耐药发生。
- 郑玲滢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肺部感染患者诱导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耐药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肺部感染患者诱导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27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痰液、BALF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127例肺部感染患者,BALF样本培养的细菌阳性率为26.77%(34/127),真菌阳性率为16.54%(21/127);痰液样本培养的细菌阳性率为24.41%(31/127),真菌阳性率为25.98%(33/127)。2种样本阳性病原菌的种类基本一致。综合所有标本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发现,细菌的定性一致率为91.34%(116/127),真菌的定性一致率为79.53%(101/127),且均具有显著一致性(P<0.001,Kappa=0.773;P<0.001,Kappa=0.397)。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艾米卡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均达100%。结论痰液和BALF标本的培养结果在肺部感染的诊断上无差异,但出现高度疑似侵袭性肺部的真菌感染时,建议及时采取BALF检查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在不延误患者病情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过度治疗。
- 刘景丽陈晓光林全德王威
- 关键词:肺部感染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
- 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包括底座和半球培养观察箱,底座和半球培养观察箱之间通过卡接部件可拆卸连接,底座和半球培养观察箱之间连接时形成培养腔室,底座上设置培养网板,用于培养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底座内设置...
- 宋英培王瑞凯周会汶孔可可
- 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接受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及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组根据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对照组则以临床经验结合患者临床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统计观察组痰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两组时间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痰液病原菌培养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7.5%,并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革兰阴性菌占比为55.4%,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磺胺甲恶唑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9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仅为4.8%,对美罗培南无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均较高,超过60.0%,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相对敏感,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十分敏感,无耐药发生。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鲍曼不动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多见,及时接受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
- 苏永发
- 关键词:痰液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慢性心力衰竭抗菌治疗
- 男性泌尿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病原菌培养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病原菌培养结果,并对主要病原菌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方法:选取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47例,采集尿道分泌物标本,分离病原菌并记录结果,对主要病原菌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结果:147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4株(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1株(屎肠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较复杂,临床可根据尿道分泌物标本病原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合理指导抗生素选择。
- 刘晓琳
- 关键词: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培养耐药性分析
- 我院肛瘘合并感染患者脓液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我院肛瘘合并感染患者脓液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旨在为肛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74例肛瘘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患者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结果:174例肛瘘合并感染患者共检出234株病原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17.09%)、革兰阴性菌194株(占82.91%)。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株,占8.56%),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18株,占50.4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9.41%)。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极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较为耐药(耐药率均>80%)。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极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亦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极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我院肛瘘合并感染患者脓液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虽具有多种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但多为特殊抗菌药物,临床治疗时应采用以抗革兰阴性菌药物为主,并结合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任俞华韩敏
- 关键词:肛瘘脓液病原菌培养药敏分析
相关作者
- 王争艳

- 作品数:166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害虫 诱捕器 储粮害虫 诱捕 昆虫
- 朱力

- 作品数:69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志贺菌 双向电泳 糖蛋白 蛋白质组学 细菌
- 潘超

- 作品数:1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结合疫苗 糖蛋白 多糖结合疫苗 疫苗制备 病原菌培养
- 王恒樑

- 作品数:137被引量:30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双向电泳 志贺菌 炭疽杆菌 蛋白质组学 炭疽芽胞杆菌
- 曾明

- 作品数:148被引量:3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疫苗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幽门螺杆菌 乙型脑炎病毒 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