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01篇“ 疼痛症“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探究
2024年
探讨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常规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医组的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0%(P<0.01),中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6%(P<0.01),中医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4%(P<0.01)。结论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唐筱暄
关键词: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
2024年
对中医在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医治疗方法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具备安全性高、易接受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李苓伟
关键词:中医治疗
一种疼痛用香灸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疼痛用香灸及其制作方法,它涉及香灸技术领域。香灸中各药材的重量份比如下:党参14份、川断14份、当归10份、菟丝子10份、香附10份、艾叶15份、川芎8份、益智仁3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安息香14份、雄黄5份...
陈丽军
少腹逐瘀汤联合针刺对Ⅲ型前列腺炎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针刺对Ⅲ型前列腺炎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符合标准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61)。对照组接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加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少腹逐瘀汤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疼痛、生活质量、相关炎指标及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中医候积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计数、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中医候积分及WBC计数、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PL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疼痛与不适程度、改善排尿状,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节炎指标,同时无不良反应增加,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彭博王琳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针刺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
2023年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 把我院妇科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疼痛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号抽签法分作对比组与实验组,两组均有患者47例。对比组实施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方法。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及总满意率。结果 与对比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实验组的明显更高(P<0.05);相比于对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更低(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满意度比对比组的明显更高(P<0.05)。结论将中医治疗方法应用在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中,可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确下降,获得良好的疗效,并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要在临床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纪红
关键词: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
202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扩大样本量,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为医院收纳的122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后者采用中医治疗。结果 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治疗后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观察组的炎水平CRP、IL-6、TNF-α等炎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调节炎反应,对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痛苦有积极作用。
李晓娜
关键词: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中医炎症反应VAS评分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探究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招募患者人数共60例,招募时间:2021.5月-2023.4。对患者随即抽签的形式进行建组。对照组:单数签,西医方式治疗,观察组:双数签,中医治疗,对患者实验中的各项结果数据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中西医治疗前,患者疼痛分值无较明显波动,P>0.05;中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分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患者的临床状分值波动幅度小,P>0.05;中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状分值相对比较低,P<0.05;中医治疗效果高于西医治疗效果,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期间,对其实施中医治疗,降低患者疼痛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状,使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刘妍
关键词:中医治疗临床症状妇科疾病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内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单纯中药内服,共治疗三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SF-MPQ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盆腔体征量表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节点SF-MPQ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盆腔体征量表评分较前明显降低、WHOQO-LBREF量表评分较前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埋线在缓解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盆腔疼痛状,减轻盆腔体征,改善中医证候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
季晓黎宋晓庆
关键词:穴位埋线肾虚血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疼痛
一种治疗人体关节神经疼痛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治疗人体关节神经疼痛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该药丸的药材重量份数为麝香4~8份,熊胆8~12份,冰片4~8份,藏红花20~40份,白芷40~80份,土茯苓60~150份,独活60~150份,威灵仙40...
杨丰强
少腹逐瘀汤联合中药穴位贴覆对Ⅲ型前列腺炎疼痛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2023年
联合应用少腹逐瘀汤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对68例Ⅲ型前列腺炎疼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少腹逐瘀汤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各34例,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79.42%(27/34),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尿情况、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61±0.37)分、(3.14±0.45)分、(1.26±0.32)分,低于对照组(2.49±0.52)分、(5.46±0.67)分、(2.14±0.49)分,P<0.05;研究组尿路状、放射痛状、性功能障碍、全身状评分分别为(8.75±1.44)分、(4.96±1.12)分、(3.17±0.84)分、(7.48±1.35)分,低于对照组(14.23±2.26)分、(7.18±1.75)分、(5.22±1.09)分、(11.33±1.97)分,P<0.05;研究组CRP、IL-6、TNF-α、NGF水平分别为(3.86±0.52)mg/L、(8.73±1.45)ng/L、(11.49±2.78)pg/L、(17.66±3.84)ng/L,低于对照组(5.21±0.68)mg/L、(11.04±1.87)ng/L、(18.11±3.53)pg/L、(22.65±4.36)ng/L,P<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疼痛可改善炎反应及患者临床状,降低疼痛,可推荐应用。
李林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中药穴位贴敷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曲晓伟
作品数:109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精索静脉曲张 大鼠附睾 强精胶囊 小金丸 精子质量
杨国胜
作品数:468被引量:59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绿激光 腹腔镜 输尿管软镜 尿道 钬激光
钟瑞伦
作品数:301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绿激光 输尿管软镜 腹腔镜 尿道 钬激光
单玉喜
作品数:458被引量:1,238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 绿激光 前列腺肿瘤
张蜀武
作品数:241被引量:628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精索静脉曲张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大鼠附睾 勃起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