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篇“ 用笔方法“的相关文章
- 略论粉笔字的用笔方法
- 2009年
- 粉笔易磨损的特性决定了粉笔的用笔有其自身的技术要求和规律,了解、掌握其用笔技巧和原则是写好粉笔字的基础和关键。
- 张青山
- 关键词:用笔方法粉笔字用笔技巧
- 略论粉笔字的用笔方法
- 2008年
- 粉笔易磨损的特性决定了粉笔的用笔有其自身的技术要求和规律,了解、掌握其用笔技巧和原则是写好粉笔字的基础和关键。一、把握切笔,凸现力感。粉笔是通过其在黑板上浮着粉未的多少来体现笔画形态和力感的。在用笔得法的前提下,用力大浮着在黑板上的粉未多,力感强。
- 张青山
- 关键词:用笔粉笔运笔初学者书写笔
- 大专美术色彩教学中的用笔方法初探
- 2018年
-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学也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大专美术色彩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创新完善。根据对国内院校的实际调查,发现美术色彩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盲目跟风、滥用用笔方法等等。最近几年,美术作品以及美术教育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对大专美术教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篇文章主要就大专美术色彩教学中的用笔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且分析了用笔方法对于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 林榕
- 关键词:用笔方法色彩教学
- 从用笔方法看《张迁碑》的艺术特色
- 2014年
- 《张迁碑》是汉隶横平竖直的典型代表。这种横平竖直的选择使拙味更加突出。起笔收笔以方笔为主,即使是"蚕头雁尾"的笔画,起笔也多为方头,而"雁尾"则于重顿之后轻轻收笔。折笔以硬折为主,往往为横画与竖画的紧密搭接,折角呈方整形态。点都比较小,多成三角形或短小的竖画。这种用笔方法所形成坚实、朴茂、古拙等特质令人回味无穷。
- 赵婧
- 关键词:用笔古拙
- 透过刀锋看笔锋——从刻、拓角度再析《张猛龙碑》被引量:1
- 2019年
- 启功先生《论书绝句》有云:“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这里虽然只讲到魏碑的代表作《始平公造像记》,但“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一句,是对魏碑学习方法的精辟总结。他认为在魏碑的学习中,要结合书法墨迹中的用笔方法,来还原拓本上的字在未经镌刻成石前的书丹效果,这也被不少碑帖学习者奉为书法学习的箴言。
- 冯茜
- 关键词:笔锋刀锋书法学习用笔方法造像记魏碑
- 非“藏锋”
- 2018年
- 一“藏锋”一说,作为学书者的“常识”,几乎无人不知。然而其中原委、是非,却始终是一笔糊涂账,常识而被扭曲,扭曲而被视为常识,贻害无穷。一般理解的“藏锋”,大体都是要求在用笔上起止不露痕迹—起笔藏头,收笔回锋,都被具体解释为“藏头护尾”、“欲左先右”之类的用笔方法。(图1)各类书法教材中所标示的行笔路线图,几乎无不如此。然而自魏晋直到宋元以来的书法传统,却未尝以此为法则。
- 王义军
- 关键词:藏锋用笔方法书法教材书法传统收笔行笔
- 秦小篆的静中之动
- 2018年
- 作为秩序的极致,小篆极具静态美,这应该是人们能普遍感受到的。不过,静与动,本是相对而言的:与后世行书、草书相比,小篆当然是静的;与前世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相比,小篆则已经是动的了。宋代朱长文的《墨池编》摘编前代书论,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相传是李斯自述用笔方法。
- 子乔
- 关键词:用笔方法静态美甲骨文石鼓文行书
- 没骨之骨——没骨花鸟画的骨法用笔被引量:3
- 2017年
- 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访问学习期间,我着重研究了没骨花鸟画的技法语言和审美意趣。在此过程中,除了利用宣纸创作外,我还尝试在金卡等材质上作画。我的导师是专擅大写意花鸟画的于光华教授,同时,我还得到了擅工笔花鸟画的金纳教授、擅没骨花鸟画的谢青教授和擅兼工带写花鸟画的刘万鸣教授等大家的悉心指导。在诸位名师的指导与影响下,我开始意识到写意、工笔、兼工带写与没骨之间在用笔方法上的区别。
- 张岩松
-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画骨法用笔审美意趣用笔方法
- 临王羲之行书
- 2017年
- 我以《淳化阁帖》为主线,不断把线放长,不敢拉高,遍读唐以下名家手迹。但日常以读为主,不去临习。读懂作品的用笔方法及线条语言,分析书者对二王如何取舍,摒弃他们时代的共有特征。如米芾,我取他的用笔方法及对二王的理解,并不强调他的线条特征。
- 张利安
- 关键词:行书《淳化阁帖》用笔方法线条
-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基础教学——线描的临摹与写生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历经汉、魏晋、南北朝,到了唐宋时期发展到高峰,创造出多种笔法。线条从简约到充实,从初期的实用功能,发展到后来的既有实用性又具审美价值的中国画特有的线条。这个飞跃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发展之路,一直传承至今。通过线描临摹,学习传承古代画家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线描技法。通过写生训练以线造型的能力和线描的组织能力,勾勒能力。"文人画"的兴起工笔人物画开始衰落,但随着社会的新发展,我们迎来了复兴的曙光。军旅工笔人物画无论从题材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还有广阔发展的空间。
- 刘泉义
- 关键词:线描临摹用笔方法写生
相关作者
- 邬晨晖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奉化市实验小学
- 研究主题:笔画教学 笔画 形象思维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 祁小春

- 作品数:25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兰亭序》 书法 篆书 尺牍 兰亭序
- 袁顺华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创作题材 感悟 心灵 绘画艺术 中国画
- 张岩松

-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画 笔墨结构 选修课 课程设置 就业
- 熊炜

-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画 绘画 审美特性 笔法 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