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5篇“ 特超稠油油藏“的相关文章
- 特超稠油油藏热化学协同作用研究
- 2024年
- 渤海D油田属于典型的特稠油油藏,此类稠油在地层条件下流动性差,常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需要辅助化学增效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一维高温驱替实验装置和高温高压微观驱替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利用室内物模实验研究了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过程及热复合化学驱增效机理。研究发现:蒸汽复合化学驱能明显提高特稠油采收率,其增产机理体现在利用蒸汽热降黏,化学药剂辅助降低黏度,并通过调堵提高蒸汽利用率,蒸汽复合化学驱较单一蒸汽驱驱油效率提高幅度达到16%,蒸汽复合化学体系中降黏剂能溶解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降黏率达70%,并大幅度降低屈服值改变稠油流变性,降低启动压力,利于特稠油在储层渗流;120℃条件下,蒸汽复合化学增效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5)mN/m水平,提高驱油效率;此外,泡沫还能对高渗层进行封堵,提高低渗层驱油效率15%。研究成果为海上特稠油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 罗宪波
- 关键词:降黏封堵
- 一种深层特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井网方法
- 一种深层特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井网方法,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设计布井方式如下: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具有转驱初期汽腔高度大,重力泄油能力强,产量上升速率快,受非均质和夹层影响较小,直井水平井组合SAGD直井与水...
- 何慧卓李迎环邹兆玉王中元韩冰王国栋尚策葛明曦郗鹏曹峻博张甜甜平原毓石栗吴楚梁近冬
- 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针对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初期面临的油层厚度薄、原油黏度高、蒸汽热损失大、吞吐有效期短等问题,提出了冷热交替大周期吞吐开发模式,有效改善开发效果。为此开展了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三维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顶底盖层热损失影响,蒸汽吞吐温度下降迅速,峰值产量较高,但单周期生产时间较短,约100 min;降黏吞吐可以降低吞吐井附近含油饱和度,提高产油速度,降低含水率,延长吞吐周期50 min以上;提高温度可以增强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第二周期开始冷热交替改善效果优于第一周期,其生产时间延长60 min,含水率降低45%,周期采出程度提高1.7%。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冷热交替的注入参数,建立了该技术的政策界限:最佳转冷热交替的时机为2~3周期,注入强度为0.02 t/m;适用的油层厚度小于8 m,原油黏度小于200000 mPa•s,含油饱和度大于0.6,渗透率大于1000 mD。
- 张兆祥张仲平郑万刚殷方好佟彤
- 关键词:浅薄层特超稠油物理模拟
- 海上特超稠油油藏小井距蒸汽吞吐汽窜堵调工艺
- 2024年
- 渤海某大规模热采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在一轮次注热期间井间汽窜率超70%,严重影响油田产能。针对该情况,基于探井、测井认识,先后开展药剂性能评价、单/双管驱替实验及现场堵调应用,对高含水层物性得到了进一步认识,随后开展泡沫调剖、井组同注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井间汽窜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局部高含水低渗储层经蒸汽冲刷后平均渗透率或高于探井阶段测量值,对于已汽窜井开展井组同注措施,对于未汽窜井及井组边部井采用强化泡沫调剖,该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汽窜,同时可均匀动用储层,优势层段吸汽剖面级差降低46.8%。泡沫调剖辅助井组同注的工艺策略实施后单井产能提高12%~33%,对海上特超稠油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 张建亮宋宏志宋宏志张卫行李毓潘玉萍
- 关键词:蒸汽吞吐泡沫调剖
- 深层特超稠油油藏SAGD注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层特超稠油油藏SAGD注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对直平组合井网中的水平井和直井进行预热处理,直平组合井网包括一个水平井和多个直井,多个直井对称分布在水平井的两侧;判断预热处理是否完成;...
- 何慧卓李迎环邹兆玉王中元平原毓曹峻博石栗王国栋尚策葛明曦郗鹏张甜甜韩冰吴楚梁近冬
- 热气交替助驱提高特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气交替助驱提高特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现场井网条件,选择一注采完善的蒸汽驱井组;步骤2,将生产井关闭,根据实际油藏条件,在中心注入井连续注入一定量的蒸汽;步骤3,中心注入井关井焖井一...
- 韦涛吴光焕李洪毅王可君赵衍彬刘西雷唐亮李伟王传飞尹小梅
- 特超稠油油藏超破裂压力注汽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特超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降粘难度大,开发过程中需要提高周期注汽量,保证足够的注入热量。超破裂压力注汽是一种改善特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通过高压大剂量注入蒸汽,增大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高效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
- 陈晓春曲丽郝婷婷张兆祥翟勇
-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吞吐
- 特超稠油油藏超破裂压力注汽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特超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降粘难度大,开发过程中需要提高周期注汽量,保证足够的注入热量。超破裂压力注汽是一种改善特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通过高压大剂量注入蒸汽,增大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高效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
- 陈晓春曲丽郝婷婷张兆祥翟勇
-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吞吐
- 双柱塞注采一体化抽油泵在特超稠油油藏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石油开发中心胜凯采油管理区位于利津县明集乡,所辖郑411、坨826、郑32等主力开发单元均为深层特超稠油油藏,具有原油粘度高、易出砂、油层埋藏深、油层薄等特点,开发方式为HDCS强化采油技术开采。随着蒸汽吞吐伦次的增加,地层亏空日益严重,油井周期生产时间缩短,排水期延长,生产效果逐渐变差。油井生产效果的变差凸显出来的主要矛盾是油藏开发的高成本、低效益,在当前效益开发的大形势下,如何有效降低区块开发成本,是摆在胜凯人面前的难题。注采一体化泵在管理区的引进与应用,有效降低了油井的作业费用,缩短了作业占产周期,从而降低了区块开发成本,增加区块开采效益。注采一体化泵自投用以来,在我管理区稠油开发区块取得了良好效果。
- 华玉军
- 关键词:超稠油
- 特超稠油油藏热采中温敏损害机理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特超稠油油藏储层的影响,文中通过对比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碱敏和盐敏实验,结合高温黏土转化实验、不同温度下的驱替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特超稠油油藏的开采有明显影响。在高温条件下,稠油油藏更容易发生碱敏和盐敏损害,易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在高温条件下,储层胶结物质容易发生破坏,释放出大量的微小固体颗粒,微小颗粒随着流体的注入运移到狭窄的孔喉处,导致部分孔喉失去流通能力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在高温条件下,黏土矿物易发生转化,生成方沸石和伊利石,方沸石和伊利石随流体的注入运移到狭窄孔喉处,易造成储层损害;在注采过程中提高蒸汽干度,充分利用高温"溶蚀增孔"效应,提高储层的采收率。该研究成果为同类稠油油藏的注蒸汽开采提供了理论指导。
- 苏晓明练章华李忠伟熊汉桥吕振峰闵令元
- 关键词:超稠油藏盐敏
相关作者
- 王传飞

- 作品数:17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研究主题:提高采收率 特超稠油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氮气 降粘剂
- 韦涛

-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研究主题:特超稠油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氮气 降粘剂 蒸汽腔
- 杜殿发

- 作品数:97被引量:4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底水油藏 超稠油油藏
- 李晓娜

-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特超稠油油藏 吞吐 浅层 特超稠油 水淹特征
- 王红庄

- 作品数:350被引量:47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稠油油藏 稠油 注入井 生产井 SA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