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5篇“ 浮现“的相关文章
浮现
(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关键词:长篇小说
“够N”语义量级的浮现及其认知机制
2025年
“够N”常规用法是对事物或事件是否满足数量或达到标准的足量判断。随着名词类型由具体到抽象、由可计量到不可计量扩展,“够”动词词性弱化,激活了名词的内涵义,“够N”整体性状化,并浮现出不同的语义量级。不同类型的名词在语境和句法的共同影响下制约“够N”的量级表征,“够N”由足量或达标量引申出程度量。量级表征是人类特有的认知参照能力。“够N”基于客观需求量、社会常规量和个人心理预期量等不同参照基准实现量级表征。其中,主观赋量是一种重要的量化手段。
尹夏燕吴炳璋
关键词:浮现
全球视野下女性艺术的浮现--西岸美术馆展览探索
2025年
西岸美术馆自开馆至今策划了一系列与“女性”议题高度相关的艺术对话,从标志性的大型群展“她们与抽象”到各具特色的女性艺术家个展,无不体现其对女性创作的关注。本文以西岸美术馆近年来举办的展览为窗口,深入探讨国内外女性主题展览的多重面向,并结合当前艺术赞助体系出现的新趋势,展望全球视野下日渐浮现的女性艺术。
张文婧
关键词:女性艺术威尼斯双年展
浮现主义视阈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发展空间
2025年
浮现主义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理论视角,引发学界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范式、方法路径以及未来发展空间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首先从浮现主义的最新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出发,探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三大理论(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基于使用的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基于此阐释浮现主义的核心观点。其次,本文梳理了跟浮现主义密切相关的五种研究方法(语料库、神经科学、计算机建模、网络分析和Q方法),基于此探究浮现主义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路径。最后,本文对如何利用浮现主义观深入挖掘二语习得的机制问题进行了展望,基于此拓展语言习得和教育研究的发展空间。
陈默张允怀
关键词:联结主义第二语言习得
隐性确认话语标记的语义浮现与语用功能生成
2025年
隐性确认话语标记是用来标记后段话语对前段话语进行确认的话语标记,其构成是系统多维的:从确认的事实特征看,它由近确认、远确认和理性确认三类构成一个系统;从确认的发话主体看,它可分为自确认和他确认两类。隐性确认话语标记的功能也是系统多维的,在语义上除可以浮现确认意义外,还能产生隐含意义;在互动语境中可以引出证实、评论、质询、析因、批评、反问、推测等言语行为功能,还能表现不满、无奈、置疑、平淡、调侃、感叹、高兴、赞赏等多种情感功能。然而,最主要的言语行为功能是证实,最主要的情感功能是感叹和无褒贬的平淡陈述。
周明强
关键词:话语标记
“根本”浮现极性特征的信息博弈研究
本文研究浮现极性特征词语“根本”被肯定和否定结构允准的语境以及深层语用动因。“根本”由其扩域功能而使得句子的信息量增大,在其三个义项之下都存在显现和不显现其极性敏感性的语境,而在不影响句子通顺度的情况下,说话人是否使用“...
王佳敏
比况句式义的浮现与固化
2024年
学界普遍意识到,比较与比况在形式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在语义上仍然没有将二者分离,只认为比况是特殊的比较,甚至把比况视为修辞上的比喻。实际上,比况在形式和语用上均显著不同于比较,比况义“X很W”更已发展为独立的句式义,与比较义已经相去甚远了。比况句是由比较句发展而来的独立句式,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状态。比较到比况在语义、形式、语用上出现了多个连续统。这一演变过程受语义推理、语用推理、高频效应、重新分析等机制的深刻影响。比况义“X很W”是比较句在语篇中浮现出来并逐渐固化的句式义,比况句式是交际需求下比较句篇章语法化的结果。
许光灿
关键词:比况句式义
“拉倒”隐性否定义的浮现机制
2024年
“拉倒”由动补结构演变为包括“拉倒吧”“你可拉倒吧”等多种变体的话语标记,表现出隐性否定的语义。这篇文章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以“拉倒”及其变体中的隐性否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语料,考察了“拉倒”隐性否定义的语义表现和言语环境。研究发现,“拉倒”的隐性否定义在语境吸收和语用推理、主观化与主观性以及语义的激活扩散等机制作用下浮现。From being a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 “ladao” has developed into a discourse marker with several variations, including “ladao ba” and “ni ke ladao ba”, which show implicit negation semantics. Using the theory of pragma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licit negation in “ladao” and its variants to investigate the semantic expression and verbal context of implicit negatio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rpus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licit negative meaning of “ladao” emerges under the mechanism of contextual absorption and pragmatic reasoning, subjectivism and subjectivity, and semantic activation and diffusion.
王洁
关键词:语境
坦言标记 “说白了”的形成机制与浮现性语义特征
2024年
“说白了”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崇祯年间,民国后又由中补结构短语逐步发展为坦言标记,后来其被大量应用于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语体的表达中.本文尝试从形成机制和“说白了”的语意特征出发,对坦言标记“说白了”的标记化过程与形成动因进行分析.“说白了”一词受到了构式压制与去范畴化,以及语境吸收与交际互动的影响,并在标记化过程中逐步浮现出“非真值条件性”“主观性”“确定性”“±真实性”的语义特征.
关凯骞
互动视角下“算了”的三个变体以及立场义的浮现
2024年
本文从互动语言学的视角对“算了”进行了自然语料的分析,重点对“算了”三个变体的句法位置及会话位置、话语关联及功能辖域、语义功能及有无互动性等特征进行了考察,论述了句法环境与会话序列位置对“算了”立场义浮现的重要作用。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variants of “Suan le (算了)” from a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 using natural corpus data.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discourse positions, discourse relations, functional domains, semantic functions and interactive natures of the three variants of “Suan le (算了)”. It argues that the syntactic environment and discourse sequence posi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stance of “Suan le (算了)”.
王桢
关键词:话语关联立场浮现

相关作者

张慧瑜
作品数:168被引量:30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国产电影 大众文化 好莱坞电影 中国电影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陈默
作品数:52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母语 声调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 汉语声调
方梅
作品数:49被引量:2,06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研究主题:北京话 互动行为 主语 句法 合作共建
杜洪晴
作品数:38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简·奥斯丁 《浮现》 女性 生态女性主义
丁林棚
作品数:36被引量:15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研究主题:阿特伍德 加拿大文学 《可以吃的女人》 民族性 《羚羊与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