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862篇“ 流行病学意义“的相关文章
- 云南省大臭鼩鼠疫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 2023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臭鼩携带鼠疫噬菌体情况,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2018年,在云南省家鼠鼠疫历史疫源地、新增疫源地(1982年后)和顽固疫源地的10个调查点进行鼠疫宿主动物调查。利用大臭鼩的肠道标本分离培养鼠疫噬菌体,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的生长情况,电镜下观察鼠疫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同时检测肠道标本鼠疫耶尔森菌特异标识基因F1抗原结构基因caf1。结果共捕获大臭鼩157只,分离出16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10.19%;历史疫源地(10.00%,1/10)与顽固疫源地(16.22%,12/74)、新增疫源地(4.11%,3/73)的鼠疫噬菌体分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65;Fisher检验,P=1.000),而顽固疫源地与新增疫源地鼠疫噬菌体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15);不同性别、生长发育期和生境鼠疫噬菌体的分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离噬菌体的噬菌斑形态表现多样;电镜下显示4株噬菌体均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所有标本F1抗原结构基因caf1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大臭鼩在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分布广泛,且该动物携带一定数量的鼠疫噬菌体。定期对大臭鼩及其携带噬菌体进行监测,对云南省鼠疫监测预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赵晓飞石丽媛邵宗体苏超董珊珊杨丰义王鹏钟佑宏
- 关键词:鼠疫噬菌体流行病学
- 2004--2021年中国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相关因素研究及隐性梅毒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
- 背景:目前梅毒在全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排序中居第3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与传统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相比,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为梅毒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但我国尚未见以县区为单位对梅毒长期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
- 吴月琳
-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 青海省1980—2011年鼠疫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青海省30年人间鼠疫疫情相关鼠疫菌株其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省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和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980—2011年间青海省发生的29起典型人间鼠疫疫情中分离的35株鼠疫菌,对其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荚膜抗原(Fra1)、毒力抗原因子(VW)、色素沉着因子(Pgm)、鼠疫杆菌素Ⅰ(PstⅠ)4种毒力决定因子检测,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s,DFRs)基因分型研究病原学特征,同时结合青海省近年来人间及动物间鼠疫流行现状,分析当前鼠疫防控形势及流行特征。结果实验检测的35株鼠疫菌株生物型分型均为古典型;生化分型有2种类型,其中29株(82.86%)为青藏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及环湖地区,2株(5.71%)为祁连山型,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DFR分型有6种基因型,其中5型16株、8型12株、10型2株、36型1株、30型3株、1b型1株,以5型和8型为主,5型和1b型菌株主要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地区和祁连山南麓,8型、10型、36型、30型菌株主要分布于青南地区。结论青海高原鼠疫菌病原体生化型复杂,动物间鼠疫疫情连年不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鼠疫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扎实做好鼠疫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杨建国靳娟游陪松谢辉李存香何建马林德熊浩明张强田富彰代瑞霞
-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
- 婴儿百日咳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临床特点被引量:8
- 2022年
- 婴儿百日咳是社区百日咳持续传播的明确证据。婴儿是百日咳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群体,也是百日咳社区网状传播的重要节点,预防婴儿百日咳是疫苗免疫等防控措施的核心。目前国内报道百日咳虽然以婴儿百日咳病例为主,但实际发生的婴儿百日咳病例更多,临床上还需提高警惕和加强认识,普及相关实验室检测。在重视识别婴儿百日咳的基础上,及时诊治、随访观察和规范管理百日咳患儿的密切接触者,才能减少和阻断百日咳的社区传播。
- 姚开虎胡亚红袁林
-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婴儿
- 锡金小鼠中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调查云南锡金小鼠体内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2016-2017年,在云南鼠疫疫源地梁河县、宜良县及文山市3个调查点进行锡金小鼠的捕获,取其肠道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进行鼠疫噬菌体的分离,所分离噬菌体进行噬菌斑及电镜观察;同时进行鼠疫菌特异基因caf1的检测。结果共捕获86只锡金小鼠,从中分离到3株鼠疫噬菌体,分离率为3.49%;其噬菌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特大(直径>3.0mm)、中(~1.0mm)及小(<0.5mm)3种噬菌斑;对3株噬菌体进行电镜观察,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caf1基因检测皆为阴性。在家鼠鼠疫疫源地锡金小鼠中存在鼠疫噬菌体,锡金小鼠在鼠疫菌保存及远距离传播中的作用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 杨丰义苏超张海鹏吴鹤松王鹏李伟钟佑宏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儿童和青少年2019冠状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意义
- 2022年
- 2019年底开始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几个月内迅速蔓延全球,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疫情。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近1300万儿童确诊为COVID-19。总的来说,儿童和青少年COVID-19的症状比成人轻,病死率也较低。了解儿童和青少年中COVID-19的症状、传染性和传播模式对及时识别可疑患者和采取完善的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总会有一部分儿童尚不能接种疫苗,提高对儿童和青少年COVID-19的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认识就显得更重要。该文总结了儿童和青少年COVID-19临床表现的当前认识,分析其流行病学意义,为临床诊治、管理,以及幼儿园和学校等儿童聚集机构制订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46-852]
- 胡亚红姚开虎
- 关键词:流行病学儿童青少年
- 肠道病毒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406例。收集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应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肠道病毒HEV各亚型。结果:患儿中肠道病毒HEV检出21例,其中肠道病毒HEV-D6815例为主。易感因素:营养素缺乏12例,被动吸烟9例,早产9例。结论:肠道病毒HEV感染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其中主要以肠道病毒HEV-D68感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肠道病毒HEV感染率较高,营养素缺乏,被动吸烟和早产是肠道病毒HEV感染的易感因素。
- 王欣李宁
- 关键词:肠道病毒反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103株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本院住院患者粪便标本艰难梭菌培养和毒素分型,了解其感染情况及毒素型别。方法收集2021年1月—6月1000份患者粪便标本,对培养阳性并经质谱确认菌株应用PCR扩增法检测毒素A基因、B基因以及二元毒素基因。结果艰难梭菌培养阳性标本103份,阳性率为10.3%;患者平均年龄为60.3岁,平均住院天数为26.6 d。PCR检测产毒素tcd(A+B+)型67例(占65.1%);tcd(A-B+)型16例(占15.5%);tcd(A-B-)型20例(占19.4%),二元毒素(CDT)均为阴性。tcd(A+B+)型、tcd(A-B+)型、tcd(A-B-)型血液科分别有18例、4例、4例;消化科分别有16例、3例、2例。产毒素A+B+型粪便隐血试验结果≥1+的阳性率为27.3%,患者使用喹诺酮占比35.4%。结论本院艰难梭菌及毒素阳性者以老年患者居多,对有高危因素患者应加强检测和预防。同时临床抗感染应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艰难梭菌的发病率。
- 秦巧莲侯佳妤舒春晖杜秋儿胡丽庆
- 关键词:艰难梭菌
- 鼠疫噬菌体PZH114的分离鉴定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对四川攀枝花地区鼠盲肠内容物中分离的一株鼠疫噬菌体(PZH114)进行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以EV76为宿主菌,从攀枝花捕获的小家鼠盲肠中分离鼠疫噬菌体。对噬菌斑大小、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宿主谱、电镜下形态等一般特性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对紫外线、氯仿的敏感性。结果噬菌体PZH114噬菌斑透亮,大小约1-2 mm;该噬菌体具有特异性,其宿主谱较窄,只裂解疫苗株EV76;效价最高可达到10^(8)PFU/ml;电镜观察下,为蝌蚪形态,头部为正六面体,总长度200 mm,属于肌尾噬菌体;对鼠疫疫苗株最佳感染复数为0.1;90 min时,PZH114生长曲线达到峰值为8×10^(5)PFU/ml;紫外线照射15 min后,效价明显降低;对10%以下氯仿不敏感。结论由于鼠疫噬菌体对鼠疫菌具有特异性,在鼠疫疫源不明地区分离出鼠疫噬菌体,加大了证明攀枝花地区为鼠疫疫源地的可能性,同时对研究鼠疫噬菌体及流行病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 王庶弛申小娜王忠惠鞠成陈磊段天一关心李海峰黄英贺金荣陈祖华沈来红李伟徐成
- 关键词:鼠疫噬菌体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
- 云南鼠疫近史疫区弥渡县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调查云南鼠疫近史疫区弥渡县鼠疫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选取弥渡县曾流行过鼠疫的6个乡镇进行鼠类标本(盲肠)的采集,以鼠疫疫苗株EV 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分离结果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1)共获得287份标本(其中中华姬鼠123只,黄胸鼠104只,其余鼠种60只),分离到21株鼠疫噬菌体,分离率为7.32%;(2)弥渡县的2个乡镇(寅街镇、苴力镇)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另外4个乡镇(弥城镇、新街镇、红岩镇及弥祉乡)未分离到鼠疫噬菌体;(3)21株鼠疫噬菌体中,14株分离自中华姬鼠,4株分离自黄胸鼠,2株分离自齐氏姬鼠,1株分离自臭鼩鼱;(4)初次分离到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呈现出多态性,大噬斑(直径3~4 mm)、中等噬斑(直径1~2 mm)及小噬斑(直径<1 mm)均存在;(5)4株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云南鼠疫近史疫区弥渡县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可推定该地鼠疫自然疫源性长期存在,且所分鼠疫噬菌体具有一定多态性,提示应从基因组学及生态学方面,对其在鼠疫及其噬菌体微生态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 赵丹妮吴鹤松苏超李伟王鹏钟佑宏宋志忠
-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
相关作者
- 王鹏

- 作品数:174被引量:4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流行病学意义 鼠疫耶尔森菌 噬菌体
- 钟佑宏

- 作品数:93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 研究主题:鼠疫 噬菌体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意义 疫源地
- 李伟

- 作品数:423被引量:1,73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耶尔森菌 分子分型 鼠疫菌 噬菌体
- 熊浩明

- 作品数:173被引量:3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流行病学 病原学 鼠疫耶尔森菌
- 杨晓艳

- 作品数:159被引量:3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自然疫源地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