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9篇“ 汉武帝时期“的相关文章
西汉武帝时期“三争车师”探究
2025年
本文借新出土之西北汉简相关研究,并借鉴交叉学科的思路,以探讨西汉、车师、匈奴三者互动过程中的战略考量。在“三争车师”的历史进程中,西汉与车师的关系自对抗渐趋缓和,车师充作西汉对匈奴作战的安全缓冲区,而匈奴为弥补自身的战略损失,与西汉进行军事对抗,对车师进行关系巩固。三方势力基于各自的战略安全意图,在缠斗与合作中不断进行博弈。
卑子涵
关键词:西汉匈奴汉武帝
《郊祀歌》十九章与汉武帝时期郊祀仪式考论
2024年
本文结合汉武帝时期的郊祀仪式讨论了《郊祀歌》十九章的篇旨及排列顺序,认为其虽然写作时地不一,但是《汉书·礼乐志》的载录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了汉武帝晚期封禅、明堂祭祀太一、后土时所用乐曲的顺序。《郊祀歌》十九章主要包括太一祭祀组曲(从《帝临》至《天门》)和后土祭祀组曲(从《景星》至《五神》)。这两组乐曲可以分别搭配上迎、送神曲,单独施用于甘泉泰畤和汾阴后土。在合用于封禅、明堂祭祀时,《郊祀歌》添加了《朝陇首》《象载瑜》,用于满足汉武帝在此类祭祀中为国、为己的宗教诉求。此外,《郊祀歌》十九章还具有超出当时祭祀场景的诗歌史意义。
曲利丽
关键词:《郊祀歌》汉武帝
汉武帝时期儒生任用研究
儒生任用并非始于汉武帝时期,早在春秋时期儒生任用现象已经出现,儒生群体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积极寻求进入政权内部的机会。春秋战国时期,儒生任用经历了由任职广泛到不得任用的演变趋势。秦朝时期,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进入...
张钧宁
关键词:汉武帝儒生职官
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国家能力构建的路径研究 ——以《盐铁论》为中心
中国有着独特的国家构建传统。以中央政府为权力核心,以郡县为基础性结构,以选贤任能为制度保障,以国泰民安、协和万邦为价值追求的共同体形态深深扎根于秦汉以来的大一统国家能力的构建,尤以汉武帝时期为典范形式。汉武帝时期对“郡县...
毛永胜
关键词:汉武帝时期《盐铁论》
汉武帝时期敦煌渥洼普氏野马辨析
2022年
汉武帝时期在敦煌渥洼成群野马中捕获奇异马匹,文献认为渥洼野马就是普氏野马。由于历史文献缺乏科学描述,无法准确断定渥洼野马就是普氏野马。通过文献考证,对照普氏野马行为特征,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渥洼奇马与汗血马同类,不太可能是走失的家马,而可能是渥洼野马群内出生的个体,因此推测渥洼野马是家马与某种野马混血而成的野生种群,但不太可能是家马与普氏野马的混血野生种群。总之,渥洼奇马是混血野生种群中出生并显现汗血特征的个体,渥洼野马不太可能是普氏野马。
谢新平莫保儒王俊杰
关键词:普氏野马汗血马野马驯化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和亲公主的政治使命——以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为例
2022年
和亲是两汉时期中原政权的统治者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的重要对外形式。西汉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国家,和亲公主的政治使命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汉初国势衰弱,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来维持边境的和平。直到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势,有了正面对抗匈奴的实力,于是武帝一改前代对匈奴的怀柔态度,断绝与匈奴的和亲,企图武力征服匈奴。汉武帝为了对抗匈奴,实施“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积极拉拢西域诸国,而和亲便是拉拢的主要手段。对于西域大国之一的乌孙,汉武帝先后派遣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前去和亲。本文将通过上述两位和亲公主的和亲活动探究汉武帝时期的和亲政策。
冯逸群
关键词:汉武帝和亲解忧公主
汉武帝时期方士与文学
汉武帝统治的5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方士群体最为活跃的时期。淮南王刘安与汉武帝刘彻重用方士,先后组建起规模庞大的方士集团。随着方士集团的建立,大量方士涌入汉帝国的职官系统,承担起部分官方职能。方士的神仙学说与方术实践深刻地...
羊凌霄
关键词:汉代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源——以西汉武帝时期族群整合为研究对象被引量:3
2022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中国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契合了汉武帝的政治诉求。民族一统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民族一统就必须进行族群整合。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对“华夷共祖”民族意识的塑造,为当时的族群整合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对其后的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华夷共祖”的民族意识是当今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思想源泉,重新审视与探讨西汉时期的政治一统与族群整合,不仅有利于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历史经验,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邹国力李禹阶
关键词:民族意识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的礼乐想象与文士的“美政”观念被引量:2
2021年
武帝时期是汉代进行礼乐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将"政治与美"加以联系并进行明确理论表述的开端。在"大汉继周"观念的统驭下,士人阶层积极复兴周代礼乐。尽管这种复兴带有"想象性"成分,但客观上却为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美政"理论的成熟提供了现实土壤。董仲舒是"美政"观念的主要建构者,在其理论体系中,天地秩序、道德良善、感官愉悦成了风俗美、政治美的应有之义。同时,以"同类相动"为思维指导,天地、道德、感官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使"美政"观念具备了理论的周延性。
韩伟
关键词:汉武帝礼乐美政
汉武帝时期文学的经学意蕴研究
汉武帝时期是汉代文学发展史上首次出现大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汉代乃至中国经学发展史上首次开启“经学时代”的时期。经学从汉武帝时期起,正式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近两千年来独尊的官方学术,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
马健
关键词:汉代文学经学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韩志成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汉武帝时期 公共风险 理财观 不确定性 中小企业
秦开凤
作品数:35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宋代 文化消费 宋代文化 工商业 黄帝
陈金凤
作品数:78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政治 述论 道教 民族政策 唐代
徐卫民
作品数:142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研究主题:西汉 秦汉 秦始皇 汉代 雍城
张跃
作品数:14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政策 模型分析 汉武帝时期 史观 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