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23篇“ 水利开发“的相关文章
- 额尔齐斯河流域水利开发情况
- 2024年
- 1自然概况。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我国新疆西部的阿尔泰山南坡,由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形成,自东南向西北流出中国,一路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 孙扬波李锴强崔慧敏
- 关键词:额尔齐斯河流域水利开发自然概况
- 水利开发影响下雷州滨海洋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024年
- 被誉为“广东第三大水利枢纽”的雷州滨海洋田区,经过历代水利开发与围海造田,建成了集防洪、防潮和灌溉于一体的综合水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独特的传统聚落景观。以水利开发为视角切入,从时空上对滨海洋田区的水利发展历程和水利系统结构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大发展阶段和四大功能结构单元;进一步从宏观聚落空间分布、中观聚落景观格局和微观居住地景观特征进行多层级分析;最后从“人-地-海”互动关系揭示了滨海洋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成机制,为区域内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 潘莹范佳伟施瑛
- 关键词:雷州半岛传统聚落景观特征水利开发
- 清代浙南地区的水利开发——基于海塘、陡门、埭为视野的考察
- 2024年
- 清代浙南乡村地区水利修筑频繁,为了修筑海塘、陡门、埭等水利工程,官员、士绅、乡民积极捐资,其中,士绅的捐资修筑是清代最为重要的水利经费筹措形式。士绅的捐资又可以分为士人与乡绅两种类型。清代浙南地区捐资助修水利的士人主要有廪生、生员、监生、贡生、增生、童生等几类。除了民间捐资修筑水利工程以外,清代浙南地区的水利经费筹措还有官府拨帑、按亩摊征等形式。
- 康武刚
- 关键词:清代水利
- 农田水利开发与湖运关系演变——以唐宋时期临平湖围垦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考察唐宋时期临平湖淤积、围垦背后的水环境因素,可以透视农田水利开发与湖运关系演变之间的互动。唐代以前,杭州湾北部沿江高地分布有众多湖泊,江南运河沿钱塘江北岸狭长碟边向东北行,运河局部形态呈湖运一体。高地湖泊水域得以长期维持并且未被大规模围垦,与其特殊的潟湖湖沼淤积物以及土壤受咸水浸渍影响有关。中唐以后引西湖清水入运河,湖泊群的咸性水土环境得到改善,逐渐形成适宜荷花与水稻种植的清水生态。随着临平湖落淤扩大与围垦扩张,围湖造田、湖中筑圩使湖运关系由一体向分离转变。南宋筑永和堤以后,运堤切割临平湖水环境的格局基本确立。运堤对湖泊的切割既是适应农田水利开发的举措,亦是对漕运用水不足的因应。唐宋时期,以临平湖为中心的运河水环境在落淤、围垦与筑堤的互动中演变,湖运一体的运河水网完成了向以上塘河为纲的圩田水网的转变。
- 敬淼春
- 关键词:围垦
-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水利技术西传及其社会影响——以敦煌地区水利开发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23年
- 古代敦煌地区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平台与熔炉,羌、塞种、月氏、乌孙、匈奴、鲜卑、吐谷浑、粟特、吐蕃、回鹘、党项、蒙古及裕固等民族或其先人先后活动在此地区,形成这个地区五彩斑斓的独特文化景观。从河西走廊到敦煌,农业生产是保障这一地区各个民族及不同文化交往交融得以长期延续的基础。水利在河西走廊开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是中原汉文化向西传播并在包括敦煌地区在内的河西走廊能够固化下来、促成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根基。水利技术从中原地区向西部的传播,拓展了汉文化影响的空间,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形成与稳固、屯田与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稳定的生计环境。水利技术在西部的传播也是中原文明向边疆地区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 郑晓云
- 关键词:汉代河西走廊
- 豫西北沁河支流安泉河水利开发与管理初探
- 2023年
- 安泉河发源于济源市五龙口镇阳洛山山麓的东逯寨村西安泉。安泉,原名瀛泉。元至元三年(1266年)大雨后村民在瀛泉处开挖河渠,更名安泉。清嘉庆后,每逢干旱,周边村民便在安泉周边开辟新渠,以解旱情。安泉河的开发经历了从最初的纳粮换水到按地派钱开辟河渠、疏浚河道的过程。由于疏浚河道需要经费,沿河村庄因利益纠纷对簿公堂。这种民间自主管理的方式,在1949年后得到了妥善解决。1958年,安泉河河身得到疏浚,向东延伸,在常乐村入仙神河、尧河,向东南流汇入沁河,最终实现了暴雨季节排泄太行山洪水的功能。
- 牛永利
- 关键词:水利开发
- 肯尼亚斯瓦克多用途水利开发项目施工围堰设计
- 2023年
- 肯尼亚斯瓦克多用途水利开发项目的施工围堰为土石围堰,上游土石围堰最大高度为27.5 m,围堰河床基础存在厚约20 m的细沙层,地质情况复杂。根据业主标书要求,设计人员采用欧美标准进行了施工围堰设计。笔者详细介绍施工围堰的导流方式和设计标准、围堰结构设计,以及采用GeoStudio设计软件对施工围堰的渗流稳定进行计算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并提出围堰填筑材料参数要求。施工围堰安全度过了2022年、2023年汛期,证明设计方案是安全可靠的。该文对国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围堰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罗国纯
- 关键词:土石围堰渗流稳定计算
- 清代兰州府水利开发研究
- 兰州府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清代水利开发的成效显著,特色鲜明,是水利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区域。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研究清代兰州府所辖2州4县:河州、狄道州、渭源县、金县、皋兰县、靖远县的水利开发。研究表...
- 陈继鹏
- 关键词:清代水利开发
- 明清苏皖三湖地区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
- 本文以明清时期苏皖两省的南京市、马鞍山市接壤的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习称三湖)地区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代湖区水利开发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明清时期三湖地区的水利开发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比如水权纠...
- 曹阳
- 关键词:明清时期环境变迁
- 清代宁夏地区水利开发的空间过程
- 2023年
- 传统农业社会条件下,水利开发是发展生产的基本条件,也因此成为地方社会控制的重要途径。水利资源是宁夏平原的农业开发的核心资源,农业对水利颇有依赖。宁夏平原也具有较好的水利环境和较为悠久的水利开发过程。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水利开发必然表现为具有阶段性特征和空间差异的时空过程。清代前期,在西北屯田的背景下,水利职官专司其职,修浚开挖多道大渠;乾隆宁夏地震后,水利开发成为地方性事务,水利开发的技术方式和空间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清代宁夏水利开发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区域空间转变过程,其所表现出的时空特征,往往受制于社会历史过程。
- 王大宾
- 关键词:清代水利开发社会过程
相关作者
- 谢继忠

- 作品数:45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
- 研究主题:河西走廊 水利 社会史研究 明清 生态环境
- 潘春辉

- 作品数:33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 河西走廊 水利开发 戒律 水案
- 杜静元

- 作品数:12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水利开发 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 中国农业 移民社会
- 邓涌涌

-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水利工程 水利开发 水费 灌区 水价
- 吴军

- 作品数:61被引量:51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骨干网架 差异化 电网 特高压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