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2篇“ 氯代有机物“的相关文章
填埋场及周边地下水中有机物组成与风险研究
2024年
有机物降解难、毒性大,填埋场是有机物的重要汇集地。针对填埋场渗滤液泄漏进入地下水中有机物风险不明现状,采集了一个非正规填埋场的地下水样品,并结合收集的中国、德国、美国、西班牙、波兰、挪威共6个国家13个填埋场附近地下水有机物组成与浓度数据,采用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所研究填埋场地下水总共检出10类41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中,环烷烃类的致癌风险最大,均超过了10^(-4),远超人体可接受的水平,具有明确风险;多氟烷基醚磺酸盐的F-53B的致癌风险最低,为10^(-6)~10^(-4),具有可能致癌风险。烷烃类的非致癌风险最大,其中α-六环己烷的非致癌风险值均超过1,超过人类可接受水平;而有机农药类如丙环唑和菊酯的非致癌风险最低,其非致癌风险值未超过人体可接受的水平。需要加强关注γ-六环己烷、苯、1,2-二苯等有机物风险管控,可采用氧化脱、还原脱及共谢脱等途径,加速其脱和降解,消除其风险。
郑敬潘琦王玉欣沙浩群王宪革刘洪宝何小松
关键词:氯代有机物地下水填埋场健康风险评估
一种净化有机物污染土/水的铁粉-Fe<Sup>3+</Sup>/生炭功能材料
本发明为一种净化有机物污染土/水的铁粉‑Fe<Sup>3+</Sup>/生炭功能材料,所述功能材料以废弃生质为原料热裂解制备生炭,采用浸渍法在生炭上负载Fe<Sup>3+</Sup>,获得Fe<Sup>3+<...
马小东王姣
含氮芳香杂环有机物的催化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氮芳香杂环有机物的催化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合成方法是取含氮芳香杂环化合加至非极性溶剂中,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化试剂和有机碱进行化反应,即得所述含氮芳香杂环有机物。本...
赵娜张耀林田学芳张丽荣李合军贾成国
一种修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污染土壤除杂质、破碎、研磨、筛分;2)将预处理土壤置于反应容器中,按照固液比为1:1~1:2添加强化生修复效能的药剂;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乙酸或者乙...
王琪
一种高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一种高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高有机污染难氧化降解、易还原脱的特性致使污染土壤中高有机污染存在修复效率低、降解不完全的问题。方法:先将净化后的去离子水加...
张颖曲建华田雪
一株有机物降解微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物降解微杆菌及其应用,涉及微生技术领域,微杆菌为微杆菌J1‑1(Microbacterium oxydans J1‑1),于2021年08月23日在中国典型培养保藏中心(中国武汉大学)进行保藏...
唐鸿志黄逸群许平王伟伟胡海洋陶飞
一种土壤中有机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土壤中有机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取一定质量的三生污染土壤,和一定体积的超纯水、过氧化氢、碱性催化剂混合,将混合的料放入反应釜中,升温至预设温度后反应一段时间。该处理方法在原始的水热氧化法基础上通...
史瑞胡亚菲章荣陈禹霜骆虹君
有机物处理方法研究
2023年
有机物自全球工业生产以来就一直是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根源。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且持久性高,迁移程度大。根据我国最新水体环境报告,全国水资源总量31 605.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4.0%。河流劣Ⅴ类水占5.5%,我国境内水域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由有机污染引起的地面水污染。所以研究出一个高效绿色的处理有机物的方法迫在眉睫。
周易汤木娥刘舒玥王春媛梁平娟刘宏华乜波超林陆秋唐莉
关键词:氯代有机物有机污染电催化
电化学氧化体系处理高含垃圾渗滤液过程难降解有机物有机物的转化机理
白洁
一种地下水有机物修复装置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有机物修复装置,包括从上至下连接的热处理修复罐和生修复罐;其中,所述热处理修复罐包括注入口、抽提装置、加热装置、第一搅拌装置与第一水槽;所述生修复罐包括进料口、第二...
谌伟艳孙丰瑞龚斌郑伟何祥黄子强颜涵

相关作者

吴德礼
作品数:182被引量:817H指数:1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催化 结构态 黄铁矿烧渣 还原脱氯 羟基
马鲁铭
作品数:295被引量:1,723H指数:2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催化 催化铁内电解 铁 催化铁内电解法 还原脱氯
蒋建国
作品数:249被引量:1,586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污泥 稳定化 餐厨垃圾 重金属 焚烧飞灰
张莉
作品数:105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硫酸亚铁 H酸废水 冰晶石 氯代有机物 纯度
崔春月
作品数:76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林蛙 五氯苯酚 林蛙 光电极 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