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篇“ 毕单15号“的相关文章
不同密度对杂交玉米15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2年
为探讨杂交玉米15在织金县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设置6个不同密度进行研究,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织金县主要种植的常规密度53 325株/hm2为对照。结果表明:比对照产量高的密度有4个,产量最高的是68 370株/hm2的处理,平均产量11 523 kg/hm2,比对照增产22.6%。
代世英范厚明
关键词:杂交玉米毕单15号经济性状
杂交玉米15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进一步探讨杂交玉米新品种15的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提出相应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采用3种不同种植密度及3个氮肥用量,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研究出15玉米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中高密度(67 500苗/hm2或75 000苗/hm2)、高氮量(385 kg/hm2N)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试验结果充分说明,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大重要因素,要提高玉米产,就必须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量的氮肥施用量。
代世英范厚明
关键词:玉米栽培氮肥用量
杂交玉米新品种15播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杂交玉米新品种15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高海拔山区,玉米栽培最佳播期为3月26日至4月5日。
梁黔云罗仕文杨远平孙开利张丽君吕丽丹范厚明
关键词:杂交玉米毕单15号播期经济性状
杂交玉米15在高海拔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1年
15在高海拔地区获得高产,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15产量与其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15在高海拔地区获得产量≥11000.00kg/hm2的栽培方案:密度74827~79335kg/hm2,施纯N量436.56~480.05kg/hm2,施P205量233.7~274.65kg/hm2,施K2O量170.01~219.96kg/hm2。
马俊梁黔云赵庆洪梅艳王荣芳孙开利马杰
关键词:毕单15号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玉米新品种1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1年
从播种前准备、适期播种、苗期管理、移栽、科学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杂交玉米新品种1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杂交玉米15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梁黔云范厚明罗仕文马俊吕丽丹孙开利孙云
关键词:杂交玉米毕单1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杂交玉米品种1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1年
杂交玉米新品种15是贵州省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地区复杂生态环境成功选育的集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为进一步探讨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总结提出了一套适于贵州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15高产栽培技术.供大面积生产上参考应用.
梁黔云范厚明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品种玉米新品种
高产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09年
15节地区农科所2000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5年6月23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8年连续两年在区内外示范有效面积77249.24hm^2,平均增产玉米733.5kg/hm^2,增产效益极为显著,为高海拔山区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梁黔云付业春范厚明阮培均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杂交栽培选育玉米自交系
杂交玉米新品种15不同种植方式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适应杂交玉米新品种15的最佳种植方式。[方法]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15进行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他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杂交玉米新品种15的最佳种植方式提供了依据。
强兴明
关键词:毕单15号玉米
高海拔特殊生态中熟玉米品种15的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3
2007年
15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系97178作母本,y174作父本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贵州省海拔1310-2230m之间的中上等肥力地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为贵州省特别是海拔较高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现将15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马贤森龙卫金
关键词:玉米品种高产制种技术生态制种技术要点
玉米杂交种15种植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玉米杂交种15籽粒产量、主要经济性状与种植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玉米籽粒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获得玉米籽粒产量≥10500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在施有机肥22500kg/hm2的基础上,种植密度56415~66795株/hm2,施N量160.35~229.65kg/hm2,施P2O5量111~159kg/hm2。合理密植,适当增施氮、磷肥,保证位面积有充足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对15高产的实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阮培均梁黔云马俊梅艳杨远平
关键词:毕单15号高产玉米

相关作者

梁黔云
作品数:21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杂交玉米 玉米 栽培技术 毕单15号 玉米杂交种
范厚明
作品数:35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杂交玉米 玉米 栽培技术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毕单15号
孙开利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杂交玉米 栽培技术 毕单15号 选育 高海拔地区
马俊
作品数:14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栽培技术 杂交玉米 玉米 高产 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阮培均
作品数:63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半夏 玉米 氮肥 总生物碱 鲜草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