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篇“ 正红花油“的相关文章
- 正红花油中血竭掺伪龙血竭检查方法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正红花油中血竭掺伪的检测方法。方法:以7,4’-二羟基黄酮为指标建立薄层色谱(TLC)法,快速筛查正红花油中掺伪的龙血竭。TLC筛查出可疑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行确证并定量分析,采用SuperLu C18(2)(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柱温25℃,选择m/z 253.1→117.1(定量)和m/z 253.1→91.0(定性)作为7,4’-二羟基黄酮检测离子对。结果:TLC方法专属性、耐用性良好。采用UPLC-MS/MS法,7,4’-二羟基黄酮质量浓度在0.470~37.58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加样平均回收率(n=6)为96.1%,RSD为3.2%。对30批正红花油进行薄层初筛,结果有24批疑似检出7,4’-二羟基黄酮。疑似样品通过UPLC-MS/MS验证,有24批正红花油超出拟定的限度,验证结果与TLC方法一致。结论:本方法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正红花油中掺伪龙血竭筛查与分析。
- 刘岩庭陈在敏王勇
- 关键词:正红花油掺伪血竭龙血竭薄层色谱法
- 正红花油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正红花油属传统老字号外科常用非处方药,因止痛、消肿效果好且价格适中、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或家庭常备。其外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因在原有患处红肿、疼痛、损伤等症状的掩盖下不易被及早发现,往往会增加患者病痛甚至误诊误治。本文结合1例老年骨折患者因外用正红花油致迟发性过敏反应而延缓病程的病例,分析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使用说明书、老年人慎用等建议。
- 朱秀芳
- 关键词:迟发性过敏反应正红花油骨折患者非处方药误诊误治老年人
- 正红花油局部按摩治疗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后静脉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正红花油局部按摩治疗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后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红花油组36例、硫酸镁组35例。硫酸镁组在发生静脉炎的穿刺处外敷33%的硫酸镁,正红花油组于静脉穿刺点周围3~5 cm处涂搽正红花油并按摩。2组均治疗48 h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标记法标记、测量局部红肿面积。结果正红花油组治疗后48 h时VAS评分[0.81±0.13)分比(0.94±0.11)分;t=4.543,P<0.01]以及治疗后24 h[(3.62±1.22)cm2比(4.42±1.72)cm2;t=2.335,P=0.022]和48 h[(1.07±0.25)cm2比(3.26±1.07)cm2;t=11.952,P<0.01]局部红肿面积较硫酸镁组显著下降和缩小。结论正红花油局部按摩可有效缓解静脉炎程度,减轻患者自觉症状,降低VAS评分及局部红肿面积,促进受损组织恢复正常。
- 李玉琢魏兰薛娜娜王敏张京京栗爱珍
- 关键词:静脉炎输注静脉内红花油按摩
- 正红花油质量研究进展
- 2014年
- 正红花油属于家庭常备中成药,具有活血祛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由于其原料种类较多,来源较广,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故本文综述了正红花油从原料到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刘华锋
- 关键词:正红花油
- 正红花油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索使用正红花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正红花油及非处方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使用正红花油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经上述数据库报道,共遴选出相关文献66篇,文献中共报道了正红花油的相关不良反应个案339例。进一步遴选出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共48篇,涉及56例不良反应个案。结论虽然正红花油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但药物安全性不容忽视,也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并合理使用。
- 王嘉伦王璞王培杰王亚旭
- 关键词:正红花油非处方药中成药
- FT-IR用于正红花油的快速质控
- 2013年
- 正红花油是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应用广泛的药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厂家的正红花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正红花油红外光谱的直接观察.可得知其中的主要成分,而对不同样本中某些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初步比较,可实现对产品的快速质量控制。
- 陈建波
- 关键词:红花油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控跌打损伤
- 正红花油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正红花油中挥发性成分(水杨酸甲酯、丁香油、桂叶油、香茅油)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香叶醇、丁香酚、桂皮醛、水杨酸甲酯、香茅醛和香茅醇进行定性鉴别,并用外标法测定制剂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结果香叶醇、丁香酚、桂皮醛、水杨酸甲酯、香茅醛和香茅醇6种成分均达到良好分离,水杨酸甲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3.2%,RSD值为0.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隆颖栗建明
- 关键词:正红花油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正红花油的新用途
- 本发明提供正红花油的一种新用途:用正红花油治疗冻疮。将正红花油涂抹于发生冻疮部位的皮肤表层,用手摩擦,至冻疮部位发热,每日进行1—2次,一般3—7日即可治愈,1—4日明显好转。本发明正红花油用于治疗冻疮的新用途不适用于治...
- 程咏梅
- 文献传递
- 包装盒(依马打正红花油)
- 1.产品名称:包装盒(依马打正红花油);;2.产品用途:包装用;;3.设计要点:各视图中图案及字体设计;;4.指定立体图1。
- 孙国龙
- 文献传递
- 正红花油外用致皮肤变态反应2例
- 2010年
- 彭力科
- 关键词:正红花油皮肤变态反应
相关作者
- 孙素琴

- 作品数:517被引量:3,452H指数:35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法 FT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唐金凤

-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绞痛 正红花油 辅助药物 心前区 涂擦
- 武彦文

- 作品数:114被引量:68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研究主题:矿物油 红外光谱 掺伪 中矿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何翠薇

- 作品数:50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苦玄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薯叶 大学英语
- 李耀华

- 作品数:178被引量:8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挥发油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成分 HPLC 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