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篇“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章
- 针刺项八穴配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为中老年人好发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脑、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临床表现有突发头晕、视物旋转常伴恶心、呕吐、构音障碍、四肢麻木乏力或行走不稳,甚则出现猝倒。多呈发作性,时间短者仅数秒钟,持续时间长者可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笔者采用针刺项八穴配合中药治疗VBI,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常盛金灵青
- 关键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针刺中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 2011年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VBI,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 李德梅李敬会蔡莉莉李丽娜夏忠诚余武
- 关键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 自拟清眩汤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研究
- 目的:眩晕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自拟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痰湿中阻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检查,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痰湿中阻型)的发病机理,提出清热化痰、行气活血、...
- 李志勇
- 关键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痰湿中阻型眩晕血液流变学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39例
- 2010年
-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之眩晕,是由于椎-基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眩晕,时伴头痛、恶心、呕吐或感觉障碍,意识或视野障碍,心悸,震颤,纳差,乏力,失眠多梦等。本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明显上升,并趋于年轻化,
- 王欣英
- 关键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 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控制血压、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可以改善全脑局部的血液,改善微循环,防止缺氧损害,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组织代谢,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脑供血不足造成的高级脑功能活动障碍。
- 张晋岳
- 关键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金纳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其病症特点为起病急,病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几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钟山林道强
- 关键词: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68例疗效观察
- 本文对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68例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盐酸丁咯地尔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良药。使用至今,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同时用该药治疗如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老年性痴呆等...
- 张明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供血不足盐酸丁咯地尔临床药理
- 文献传递
-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使用GEVivid3型和Vivid7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凸阵、线阵和扇形变频探头,椎动脉起始段及其近段(VA1)选用探头频率5~7MHz,椎间段(VA2)选用10MHz,颅内段(VA3)及基底动脉(BA)选用2.5MHz。颅外段椎动脉检测时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及侧颈部。以二维图显示起始段及椎间段,避段观察椎动脉走行有无变异或扭曲,血管内膜有无增厚或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并测量椎动脉内径(D)。再以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观察各段血流方向、充盈程度及湍流,用脉冲多普勒(PW)于各段取样显示血流频谱,观察频谱形态,并计测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峰值平均血流速度(TApeak),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S/D值及血流量(Q)的测算。椎动脉颅内段检测时患者转为俯卧住,使前额抵放在床面上,经枕大孔窗用CDFI显示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的“Y”形彩色血流信号,调节增益,测量血管内径,用PW取样显示频谱,观察并计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00例VBI患者按血管分段计数,共700段,各段血管分别从血管走行异常、管径狭窄变细、管腔闭塞、频谱形态异常、Vs减慢、Vs加快、RI、P1增高、血流量减少等方面计测,单一诊断符合率较低,综合诊断符合率迭77.4%。结论:为了全程系统地了解椎-基动脉形态结构及供血情况,可在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通过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显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综合评估,采提高超声诊断VBI的准确率。
- 吕康泰田家玮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彩色多普勒显像血流动力学参数
-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68例疗效观察
- 盐酸丁咯地尔能有效地增加脑部缺血缺氧组织的营养血液供应,全球有30个国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血管性脑血管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院近3年来,应用该药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68例疗效十分满意。文章对治疗过程进行了总...
- 张明
- 关键词:脑血管病动脉供血不足盐酸丁咯地尔临床药理
- 文献传递
-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30例的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动脉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VBI患者被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与对照组,通心络胶囊组口服通心络胶囊、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14天。结果:通心络胶囊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76.6%,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组可以显著改善VBI的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 叶建全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相关作者
- 张明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昆山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盐酸丁咯地尔 疗效观察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性头痛 疾病复发率
- 潘鹃

- 作品数:4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眩晕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患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病
- 郑国庆

- 作品数:231被引量:1,31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脑出血 帕金森病 中风病 中医药疗法 脾阴
- 贺顺龙

- 作品数:32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421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上灾害 脑出血 偏头痛 抗生素
- 蔡莉莉

-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疗法 老年 疗效观察 下肢动脉闭塞症 补肾壮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