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 篇“ 核仁蛋白 “的相关文章
大麦核仁蛋白 基因HvNOP58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2024年 Nop(nucleolar protein)结构域蛋白 可参与核糖体装配、核苷酸甲基化修饰、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物进程,是制约真核生物发育遗传、细胞周期调控和衰老机制等研究的关键因素,但少有大麦Nop结构域核仁蛋白 基因的报道。本研究以北青7号和Ynbs突变体为材料,克隆了大麦HvNOP58基因的CDS序列。结果表明,HvNOP58基因位于大麦Chr2H基因组负链的49019790~49023604 bp区间,具有10个外显子,编码区长度为1674 bp。所编码蛋白 属于亲水性的稳定蛋白 ,其高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具有N端结构域、NOSIC结构域和Nop结构域。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vNOP58蛋白 与同族物种的核仁蛋白 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亚细胞定位、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HvNOP58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在叶、茎、幼穗、根和叶鞘5种组织中有表达。 王梦玥 罗振蒙 詹开旺 毛孝强 周洪斌 魏红霞 高洪铭 陈升位关键词:大麦 核仁蛋白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核仁蛋白 7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024年 人核仁蛋白 7(nucleolar protein 7,NOL7)基因位于染色体6p23,其作为宫颈癌的抑癌基因于2006年被首次报道。研究表明,NOL7通过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上调抗血管生成因子发挥调节血管生成的作用,其受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调节,且可调节血小板应答蛋白 -1的表达,从而调节肿瘤的血管生成,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NOL7的多种功能使其对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潜在作用,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阐述NOL7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NOL7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机制等提供思路。 郑健 赵海燕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恶性肿瘤 核仁蛋白 编码基因MDR-Y1在水稻多病害抗性中的作用研究 白亦飞核仁蛋白 ZmLRD6调控玉米侧根发育的研究 孟凡莹核仁蛋白 PPAN募集至DNA损伤位点的作用研究 PPAN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核仁 的RNA结合蛋白 ,属于BRIX结构域蛋白 ,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为负责核糖体合成。对于其同源蛋白 而言,可通过对核糖体合成的调控从而影响细胞生长乃至组织和器官以及胚胎个体发育。... 彭宇鹏关键词:DNA损伤修复 RNA结合蛋白 抗细胞凋亡 肿瘤发生 基于核仁蛋白 和胞内microRNA逻辑门控的体系、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核仁蛋白 和胞内microRNA逻辑门控的体系、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在基于负载金碳点GCDs的NCL‑AS1411的逻辑门的引导下,人造细胞可以对乳腺癌标志物核仁蛋白 NCL以及miRNA‑21进行逻辑响... 沈薇 吴芳琪 王丽娜 吴俊雯 李梦秋 张景慧 唐盛核仁蛋白 16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022年 目的探讨核仁蛋白 16(NOP16)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比较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445例LUAD和54例正常肺组织样本NOP16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收集、验证并比较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226例LUAD和20例正常肺组织样本NOP16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LUAD患者NOP16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评估NOP16在LUAD中的预后价值;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NOP16在LUAD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学通路;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评估NOP16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ICs)的关系。结果在LUAD中NOP1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的LUAD患者NOP16 mRNA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NOP16 mRNA的高表达与LUAD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GSEA显示在NOP16高表达组,核糖体、DNA复制、错配修复、p53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P<0.05,FDR<0.25)。在LUAD中,NOP16 mRNA表达水平与B细胞(r=-0.22)、CD4^(+)T细胞(r=-0.25)、CD8^(+)T细胞(r=-0.12)、中性粒细胞(r=-0.18)、巨噬细胞(r=-0.27)和树突状细胞(r=-0.25)的浸润丰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NOP16有望成为LUAD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王帅帅 周燕斌 黄丽霞 汪昕 邱艳丽 陈思民 邓佳婷 徐雄业 苏严 李少丽 谷金萃关键词:腺癌 预后 免疫治疗 生物信息学 核仁蛋白 NOL6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子宫内膜癌是导致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分型与靶向药物成为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方法、新手段。因而深入研究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改变... 梁君慧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病理机制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核因子κB、核仁蛋白 14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2022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核仁蛋白 14(NOP14)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NF-κB、NOP14的表达水平,并对NF-κB、NOP14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NF-κB、NOP14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期、有门静脉癌栓、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NF-κB、NOP14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Ⅰ期、无门静脉癌栓、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NOP14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TNM分期、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NF-κB、NOP1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相关性研究发现NF-κB、NOP14表达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密切关联,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检测NF-κB、NOP14表达水平对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李会平 代爱军 李亚辉 王帅 邢鲁奇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 核因子ΚB 核仁蛋白 FBL通过参与氧化损伤修复调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排名前三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对于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导致DNA损伤、突变和染色体不稳定等,在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 邱艳芳关键词:结直肠癌 DNA损伤修复 PARP1
相关作者
张杰 作品数:52 被引量:100 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 研究主题:弹性体 仰卧位 家禽 核仁蛋白 疗效 杨新林 作品数:12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核仁蛋白 细胞 中核 细胞增殖 细胞有丝分裂 陈剑平 作品数:448 被引量:1,216 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培养基 病毒 壮苗培养 小麦 周惠 作品数:106 被引量:355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SNORNA 冬凌草甲素 隐丹参酮 粟酒裂殖酵母 酿酒酵母 余伟师 作品数: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核糖体 核仁蛋白 核定位信号 细胞周期进程 蛋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