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4篇“ 标准大骨瓣开颅“的相关文章
双侧去减压术与传统单侧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双侧去减压术与传统单侧标准开颅减压术(SLT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侧标准SLTC治疗,研究组采用双侧去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分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手术前后颅内压水平、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水平、神经因子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两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jvO2、CjvO2、CERO2等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NSE、MBP等神经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改善预后分级和脑氧代谢指标水平,以及降低颅内压和神经因子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传统单侧标准SLTC治疗。
石钟阳
关键词: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神经因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标准开颅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
2024年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标准开路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减压手术,观察组应用标准班开路减压手术,对比两组颅内压、颈内静脉-脑动脉乳酸差,脑功能障碍评分、脑灌注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颅内压、颈内静脉-脑动脉乳酸差降低程度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功能障碍评分降低程度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灌注压提升程度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李坤业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功能障碍
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4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十分危重,脑功能受损严重,若未能及时得到救治,患者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并发症,或直接死亡。临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应第一时间予以手术治疗。开颅手术是既往治疗该病的术式,该术式往往难以彻底清除血肿,患者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神经外科新兴了一种手术方式—标准开颅减压术,为了分析该术式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及安全性,本文展开对照研究。
赵淑云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标准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4年
分析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研究挑选医院2021年至2023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减压术,观察组采取标准开颅减压术,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脑氧代谢指标,预后功能评分改善效果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采取标准开颅减压术可发挥出较功效,预后患者功能恢复表现良好,安全性高。
李强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颅脑损伤神经功能
探讨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探讨临床外伤性脑出血(TCH)治疗中实施标准开颅减压术(SLT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本次病人筛选从2022.05内开始,以TCH病人为主,筛选于2023.10内结束,共80例TCH病人入组,将其中实施常规开颅减压术(RTC)的40例病人设为RTC组,将另外实施SLTC的40例设为SLTC组。对比项目涉及并发症结局、疗效结局、预后结局及ADL量表(生活能力)得分、NIHSS量表(神经功能)得分等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TCH病人的ADL得分值均提高,而NIHSS得分值均降低,其中SLTC组TCH病人得分值均更优(P<0.05)。与RTC组TCH病人相比,SLTC组TCH病人的并发症更少(P<0.05)。与RTC组TCH病人相比,SLTC组TCH病人的疗效更高(P<0.05)。与RTC组TCH病人相比,SLTC组TCH病人的恢复良好率更高(P<0.05)。结论 临床TCH患者治疗中实施SLTC的疗效更为确切,利于恢复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少,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还可改善预后,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优势。
陈冬郭盛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安全性临床疗效
标准开颅减压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标准开颅减压手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Decompression,SLTC)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29例,予以传统开颅减压手术处理)和观察组(31例,予以SLTC术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颅内压、神经功能、脑氧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5天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观察组神经缺损状况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与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5,P=0.045)。结论SLTC术可更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脑氧代谢状况,且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徐传林杨道明于群吴德骥李玉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颅内压神经功能
标准开颅减压术与传统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对比标准开颅减压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SLTC)与传统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sTBI患者病例资料,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传统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24例,SLTC)。比较两组颅内压、脑氧代谢指标、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7d,观察组颅内压为(14.30±1.59)mmHg,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arterial jugular vein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Da-jvO_(2))为(50.39±3.01)ml/L,均低于对照组(18.41±2.01)mmHg、(55.22±3.72)ml/L;静脉血氧含量(oxygen saturation in venous blood,CjvO_(2))为(97.54±11.38)ml/L,动脉血氧含量(arterial oxygen content,CaO_(2))为(162.22±11.57)ml/L,高于对照组(88.75±9.21)ml/L、(153.24±9.75)ml/L;术后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为(4.13±0.28)分,高于对照组(3.52±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TC能够更有效降低sTBI患者颅内压,调节脑氧代谢,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范瑞龙王泼泼汪美婷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开颅减压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脑氧代谢
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改良标准开颅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对比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改良标准开颅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对比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7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内镜血肿清除组(n=60)和改良开颅组(n=57)。内镜血肿清除组行内镜血肿清除术,改良开颅组行改良标准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脑动脉收缩期最血流速、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平均血流流速)、神经功能损伤状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生化指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血乳酸、S-100β蛋白(S-100 β protein,S-100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的收缩期最血流速、平均血流流速均上升,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NIHSS评分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碎吸组的血清IL-2、IL-4、TNF-α水平均低于改良开颅组(P<0.05);术后,两组的S-100β蛋白、血乳酸、MBP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血肿清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与改良开颅组(5.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生化指标水平,减少对神经功能损伤,其中,内镜血肿清除术对机体炎性反应较轻。
柳泽彬李力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肿碎吸术生化指标
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6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3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研究组行标准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颅内压指数、治疗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指数。结果对术后1 d、3d和7d,观察组颅内压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16,P=0.036<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生长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手术,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颅内压指标。
范辉
关键词: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开颅术)和研究组(30例,标准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意识恢复和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脑血动力学指标、颅内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脑血动力学指标、内压具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术相比,标准外伤减压术治疗脑出血可获得较窗,术野暴露更加充分,有利于彻底清除额顶部血肿和坏死脑组织,提高患者生存率。
李天军
关键词:脑出血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神经系统功能脑血流动力学

相关作者

刘锦平
作品数:17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创伤性脑疝 救治 脑疝
郑锦亮
作品数:17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 预后 重度颅脑损伤 夹闭手术
刘文广
作品数:20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林艳
作品数:5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长安医院
研究主题: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护理措施 脑疝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护理
黄海能
作品数:149被引量:576H指数:13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 高压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