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0篇“ 术后炎症“的相关文章
- 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白内障术后炎症的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 2025年
-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控制白内障术后炎症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选取本院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均分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而对照组则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结果 观察组在眼压调控、视力恢复、黄斑中心凹厚度缩减、眼部症状缓解、炎症因子下降及治疗效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在控制白内障术后炎症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寿军妹
- 关键词:普拉洛芬滴眼液白内障术后炎症控制
-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抗菌药物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抗菌药物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福建省惠安县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手术治疗的74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术后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结肠癌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术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康细堂
- 关键词:结肠癌酪酸梭菌活菌片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
-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变化的比较研究
- 2025年
-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早期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手术治疗的111例≤2cm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46例(A组),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65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时间、术后72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和血清IgG、IgA、IgM水平等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手术。A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引流量低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CRP、PCT、IL-6、IL-8、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且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各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与B组(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在技术和短期疗效上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但在免疫功能方面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 马常天
-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早期肺癌炎症反应
- 艾司氯胺酮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炎症细胞因子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艾司氯胺酮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炎症细胞因子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低剂量组(n=53)、高剂量组(n=55)。3组患者均常规行全身麻醉,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术前10 min单次静脉注射0.2 mg/kg和0.4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恶心呕吐、幻觉噩梦、躁动、嗜睡和头晕发生情况和VAS评分。分别于术前1 d(T_(0))、术后第1天(T_(1))和术后第3天(T_(2))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T_(2)时基于一般资料生成的各因素HAMA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恶心呕吐发生率、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T_(1)、T_(2)时间点的NLRP3、IL-6、IL-1β、TNF-α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T_(1)、T_(2)时间点的BDNF水平更高,NPY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间点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_(1)、T_(2)时间点HAMA、HAMD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T_(1)、T_(2)时间点HAMA、HAMD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改善焦虑与抑郁情况,减轻患者炎症水平。
- 周森刘洋袁培根金晓伟
-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焦虑抑郁炎症
- 术中强化保温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低体温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术中强化保温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62例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拟在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术中护理)和研究组(常规术中护理+术中强化保温措施),每组各8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炎症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3.70%,低于对照组18.52%(P<0.05);干预后,两组术前、术中、术后24 h体温情况比较,研究组术中和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PCT、CRP、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升高幅度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3.70%,低于对照组14.81%(P<0.05)。结论在起搏器植入术中采取强化保温措施,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避免出现低体温,有效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大大降低了术中压力性损伤、寒战等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王斌梁玉虎
-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炎症反应并发症
- 仙方活命饮加减优化方治疗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炎症期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研究围绕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为目标,分析仙方活命饮加减优化方疗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医院89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为对象,根据采取干预措施不同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5例,常规坐浴及换药)和观察组(常规方案联合仙方活命饮加减优化方),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创面中医症候评估,观察组创面分泌物(1.30±0.21)分、新生肉芽形态(1.32±0.25)分及创面红肿(1.21±0.33)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分泌物(1.81±0.25)分、新生肉芽形态(1.68±0.33)分及创面红肿(1.85±0.47)分。术后创面恢复方面,观察组疼痛评分(2.71±0.56)分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3.85±0.94)分,且新生上皮出血时间(7.08±0.85)d、创面愈合时间(22.08±1.35)d均短于对照组新生上皮出血时间(8.51±0.96)d、创面愈合时间(24.13±1.76)d,且血清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机体容易伴有一定程度炎症期,通过仙方活命饮加减优化方进行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炎症指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恢复效果。
- 易清秀
- 关键词:肛周脓肿炎症期创面愈合
- 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对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0例进行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肛门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炎症因子水平、肛门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肛门功能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肛门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肛门功能,使患者获得理想预后。
- 钱宜平胡军罗俊峰李包根周文斌蓝俊松
- 关键词:直肠癌肛门功能
- 双反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炎症指标和效果的比较
- 2025年
- 目的双反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与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炎症指标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229例患者资料。男155例,女74例;年龄为(48.7±10.9)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8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和微创组142例(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和复合炎症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基线特征和治疗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6.5±2.8)个月随访。与各自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LYM、ALB降低,WBC、NEUT、Mono、PLT、NLR、PLR、SII、SIRI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血液学指标和复合炎性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间WBC、NEUT、LYM、ALB和N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Mono、PLT、PLR、SII、SIRI较常规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双反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在降低炎症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手术效果更好。
- 史泰龙丁凯宇文培之郑占乐吕红芝朱燕宾张奇陈伟侯志勇张英泽
- 关键词:胫骨骨折牵引术单核细胞
- 胆囊后三角入路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观察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案划分为观察组(胆囊后三角入路)和对照组(胆囊三角入路)各56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及72 h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RP、TNF-α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胆囊后三角入路凭借其微创、安全、高效的特点,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急性胆囊炎手术的优选路径之一。
- 刘销锋樊晓鹏
-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三角胆道损伤
- 一种术后炎症反应预测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术后炎症反应预测系统,包括:相关因素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患者数据,根据患者数据确定相关因素,判断相关因素是否包含预设因素;强相关因素确定模块,用于当相关因素不包含预设因素时,根据患者数据确定预设因素对应数据并...
- 邓小荣熊寰刘朝霞吴凯
相关作者
- 储勤军

- 作品数:45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芬太尼 痛阈 凶险 前置胎盘
- 余敏斌

- 作品数:185被引量:1,34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 姚昶

- 作品数:205被引量:8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生肌玉红膏 血管新生 胶原 乳腺癌 慢性创面
- 孙国英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白内障术 连续用药 吡非尼酮 术后炎症 肥胖症
- 林羡钗

- 作品数:35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吡非尼酮 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蓝黄视野 难治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