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68 篇“ 晶状体超声乳化 “的相关文章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2024年 目的观察在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使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法分两组,每组40例。采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治疗法的作为对照组,对比术前、后视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及眼压。结果术前,两组的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中央前房深度及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中央前房深度及眼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使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及眼压,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杨学秋 王存波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中央前房深度 眼压 并发症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2024年 目的探析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患者采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D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摘除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观察组接受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比较两组视力功能指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非矫正、最佳矫正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M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素渗出、角膜水肿、房水混浊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结论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DC患者可取得理想效果,相较摘除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术后患者视力功能、CMT水平改善均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 张川灵 李素美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临床疗效 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的患者57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切口组和梯形切口组。常规切口组28例(34眼),男15眼,女19眼,年龄41~82(65.0±10.1)岁;梯形切口组29例(34眼),男21眼,女13眼,年龄46~87(66.0±11.1)岁。两组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 乳化 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常规切口组采用3.0 mm透明角膜切口,梯形切口组为改进的梯形透明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眼压及角膜散光度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3个月梯形切口组患者裸眼视力均优于常规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及角膜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常规切口组患者出现前房塌陷的眼数以及需要水密切口的眼数均大于梯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常规切口组患者出现切口水肿、切口哆开的眼数均大于梯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常规切口组因前房变浅出现人工晶状体 移位18眼,水密切口前房形成后人工晶状体 位置正常;水密时2眼发生虹膜脱出切口嵌顿、3眼发生人工晶状体 囊袋内旋转或囊口嵌顿。术中梯形切口组患者术毕3眼发生前房变浅,使用水密切口形成前房;无人工晶状体 前囊口嵌顿、移位或虹膜脱出等情况。结论改良的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可以在保证白内障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防止因术中前房塌陷而导致的人工晶状体 移位,也能减少冲洗针头水密切口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使患者尽早恢复视力。 袁超峰 陈菲 高文娜 马成霞 赵晓华 张玲 张凤妍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PHACO)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PHACO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用药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泪河高度、泪膜稳定性、视觉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长于治疗前,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眼表疾病指数(OSDI)、标准干眼症状评估量表(SPEED)评分低于治疗前,泪河高度、基础泪液分泌实验(LST)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UT长于对照组,FL、OSDI、SPEED评分低于对照组,泪河高度、LS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用于白内障PHACO术后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可通过改善泪河高度及泪膜稳定性,提升效果,并提高患者视觉质量,且用药安全。 曾令岩 李英俊 张蕾 夏丹 郭彬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泪膜稳定性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吸出联合人工晶体 植入手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2024年 探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吸出联合人工晶体 植入手术(PHACO+IOL)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接受研究,以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小切口组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超声 组PHACO+IOL。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黄斑容积,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黄斑容积对比(p>0.05);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对比(p>0.05)。超声 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2.50%(1/40) vs 10.00%(4/40),p>0.05)。术前两组患者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对比(p>0.05);术后两组CLVQOL评分对比(p>0.05)。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PHACO+IOL是可行的,其治疗疗效与小切口手术基本相当,同时可控制手术并发症风险,使患者获得理想的生活质量。 宋欣关键词:白内障 糖尿病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小切口 玻璃体 抽吸联合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摘除及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的疗效观察 背景:青光眼(Glaucoma)一种以特征性的视神经损伤及视功能损害为表现的眼病,其最典型临床特征为病理性的眼压升高、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及视野的特征性缺损及缩小,最终导致视神经及视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陈奇奇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研究2023年 分析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用于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 6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样本,均单眼发病,时间2019年7月-2022年7月,随机分组,A组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B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提高率、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并发症、治疗满意度差异。结果 A组视力提高率较B组高,P<0.05;A组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散光度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A组手术满意度较B组高,P<0.05。结论 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可提升视力、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高效可行。 寇博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疗效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不同情况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不同情况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将乐县总医院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血糖控制较为良好(良好组),20例血糖控制不佳(不良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不良组最佳矫正视力(0.65±0.10)明显低于良好组(0.8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8,P<0.05)。不良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总有效率(60.00%)低于良好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而言,无论是血糖控制不佳或者血糖控制较为良好者均可接受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术治疗,且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更佳。 朱玲芳 兰旻 钟民金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糖尿病 白内障 最佳矫正视力 治疗疗效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联合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 超声 乳化 联合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PAG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 超声 乳化 (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n=42);行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46)。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变化及中文版视觉相关生存质量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Vision-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25,CVRQol-25)评分,并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2组眼压均显著降低(均P<0.05),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度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前房角度、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大(均P<0.05);2组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88.10%,稍高于对照组的78.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相比对照组的26.09%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VRQoL-2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GG合并白内障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相比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并发症较少,且能改善患者视觉相关的生存质量。 王文珍 庄海容 张虹 许艺莲 王晓闪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晶状体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究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房角分离术运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1年6月-2022年1月纳入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采取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房角分离术,对照组开展晶状体 超声 乳化 +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两组术前视力、眼压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但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散光度、前房深度与角度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但前房深度、前房角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平均细胞面积、角膜中心厚度、六角形细胞比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高出对照组,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晶状体 超声 乳化 +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视力,减低眼压,改善角膜内皮细胞指标,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王广江 董竟关键词:白内障 晶状体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相关作者
宋耕 作品数:48 被引量:259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超声乳化 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丁颖 作品数:54 被引量:266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超声乳化 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刘继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 晶状体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 巨朝娟 作品数:31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TORIC 晶状体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常英霞 作品数:29 被引量:144 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青光眼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